杨
凡
①人类的大脑是高塑性的,神经元和突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我们依赖电脑作为理性世界的媒介时,大脑就会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
②脑科专家斯茅与他的研究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让12
名互联网老用户和12
名互联网新手开始使用谷歌,同时对他们进行了大脑扫描。结果显示,两组研究对象大脑之间的显著区别在于大脑皮层一片被称为背侧前额叶皮质的区域,它的功能是处理短期记忆和决策制定,新手的扫描结果显示这片区域活动微弱,而老手的则非常活跃。
③斯茅要求12
名互联网新手在以后的5
天每天使用互联网。第6
天,他们重新扫描了各组的大脑两组大脑扫描图片显示,代表大脑活跃程度的亮斑图案几乎一模一样。可见,仅通过5
天的训练,互联网新手大脑皮层前部的神经回路就被激活了。
④实验证明:从事某个特定活动的频率越高,神经通路负责执行这项活动的能力就越强。如果反复刺激同一区域,那个区域的神经回路将变得兴奋。后来的实验也证明:如果你忽略其他区域,其他神经回路将会相应变得衰弱。由此科学家认为,互联网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和深度思考的频率。
⑤阅读并非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人们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这种能力。网上阅读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使用大脑的方式,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成为一种阅读新趋势。
⑥伦敦大学用5
时间做了一个网络研读习惯的研究。报告说:“很明显,用户们不是在以传统方式进行在线阅读,相反,一种新‘阅读’方式的迹象已经出现:用户们在标题、内容页和摘要之间进行着一视同仁的‘海量浏览’,以求快速得到结果。”
⑦即使不在电脑前时,上网养成的阅读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上网使我们的神经集中在略读和多任务同时处理。以这种方式阅读时,我们充其量只是一台“信息解码器”,而我们专注地进行深度阅读时所形成的那种理解力、那种丰富的精神联想,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⑧美国哈佛大学的丹尼尔·
⑨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和查找功能助长了我们的惰性,我们不必记忆什么,因为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复制”加“粘贴”来完成。这种便利让人难以抗拒。但是,当我们开始利用网络代替个人记忆,从而绕过巩固记忆的内部过程时,我们就会面临掏空大脑记忆的风险。
(选自《发明与创新》)
11.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网络改变了我们大脑的哪些方面。
(3
分)
12.
文中划线句中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2
分)
13.
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
3
分)改变了思维方式;改变了阅读方式;改变了记忆方式。(每点
1
分,若有关键词“思维、阅读、记忆”等也可以得
3
分)
12
.(
2
分)
不能,“几乎”表示接近之意,表明两组新手经过短期互联网的训练对大脑活跃程度的影之大。(
1
分),如去掉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
分)
13
.(
3
分)作比较(
1
分),传统方式的深度阅读与网络海量浏览的浅阅读比较(
1
分),充分说明网络正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
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76261.html
相关阅读:《说园(节选)》阅读答案
迎接氢能时代的到来 阅读答案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阅读答案(伊春,佳木斯,鹤岗,七台河,
《电子时代的阅读》阅读答案
《神秘的花香(16分)》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