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赏“钻”“拱”“破”
甘肃白银市银光中学李焕东
15209435232
(《新课程》
.8
主题词:品赏“钻”“拱”“破”、写活春天
连续两执教北师大版七级下册语文教材,在备第二单元“斑斓春色”时,对同是描绘春天草木生长的三个动词“钻”“拱”“破”有较深刻的感悟,巧用一字,就写活了春天,真可谓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辛弃疾、朱自清、王宜振三位大家的练字功夫,不能不令人敬佩。
(一)“钻”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一个“钻”(
zu
ā
n
),取词典中的“穿透”义,表现出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出春草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一个角度,写出东风的神奇,写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教辅书、教参书都这么写,但我认为,远远没有写出这个“钻”字的韵味。笔者认为,这个“钻”之所以
用得好,好就好在它与前面“偷偷地”三个字的巧妙配合。
首先,“偷偷地”而且是“钻”出来,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几只潜伏在洞里的小老鼠,趁老鼠妈妈没留意,“偷偷地”从洞里“钻”出来挤在洞口,观察到周围暂没危险,便一只接一只溜出来觅食的情景。这“偷偷地”、
“钻”,活灵活现地写出了那群小老鼠又好奇,又害怕,又兴奋,又紧张的情态,多么可爱的小老鼠!又是多么有表现力的文字!第二,“钻”表示的是一种动作方式,照应句子中的对小草神态描写的“偷偷地”三个字,你要是写“大摇大摆地”“钻”出来,前后语境就不那么想融洽了。最主要的,
第三、初春天气,乍暖还寒,一棵棵“嫩嫩的”小草,它既没有大“芽”那份“拱”的力气,也更没有江南桑叶那份蓄势而破的爆发力,也只有寻找缝隙,“偷偷地”“钻”出来。
”,
与其说
生动地写出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不如说形象地描绘出了初春小草生长的情态。也许这更符合
(二)“拱”
“泥土里拱出两片新叶,?说是浅绿,更是鹅黄;?像是两只闪闪烁烁的眼睛,?望着新鲜的世界痴痴畅想。……”
——王宜振《初春》
在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拱”有以下六个一项。①双手在胸前合抱,表示恭敬。②围;环绕。③弧形的(建筑物)。④(肢体)向上耸或向前弯曲成弧形。⑤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向前或向上顶;向里或向外钻。⑥植物的幼苗从土里向外钻。似乎还没有一种教参书对王宜振《初春》这个“拱”字作出像模像样的分析,而词典里也找不出一个令人满意的完整的答案。意象大于概念,笔者认为,“泥土里拱出两片新叶”的“拱”至少综合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对“拱”解释的六个义项中的四个,即义项③④⑤⑥,甚至比这四项更多。我们仿佛看到了泥土里一颗嫩芽,正用自己那个稚嫩的脑袋,用力地向上耸、向上顶、向外钻……而一旦钻出地面,那稚嫩的脑袋,便慢慢地裂成两瓣弧形的黄灿灿的新叶,而那完全没有展开,完全没有长成真正新叶的芽胚,在晶莹的露珠中,俨然如两只闪闪烁烁的眼睛。
想象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儿童诗更甚。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儿童诗,不是一首好的儿童诗,作为“西北笛王”、“儿童诗重镇”的王宜振当然深知此理,新颖奇特的想象,正是《初春》这首儿童诗的最大特征。“拱”字之妙,就是由“拱”字本身所蕴含的义项,展开的种种联想,种种想象。一个“拱”字,不仅写出了新叶从泥土中长出的强劲的力量,也写出了新叶刚刚钻出土面时那可爱的形状。概括起来,诗中“拱”有两义:动态的“拱”,可简单的理解为一个“钻”;静态的“拱”,可理解为一个弧形,一双眼睛。
(三)“破”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使我国南宋最杰出的词人,和苏轼并称,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词豪壮雄奇,即使是写春天的桑条吐芽,下笔也是惊天动地、豪气盈虚。第一次读这首词,当读到句中的“破“时,首先想到的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一“裁”一“剪”写出了春风的神奇,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客观地说,辛弃疾的这个“破”,远没有贺知章的这一“裁”一“剪”有韵味。江南的春天是缠绵的,这个“破”似乎只宜写进林斤澜的《春风》里。可再一次读这首词,把词人曲折的一生读进字里行间,对“破”便有了全新的理解。
光从声韵来讲,这个“破(
p
ò
)”就比“裁(
c
á
i
)”和“剪(
ji
ǎ
n
)”有气势。先来读一读带“破”字的成语:“石破天惊”、“势如破竹”、“破门而入”……再来读一读带“破”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其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哪一个“破”字不铿锵有声,豪壮有力!如果单就这一点立论,一个“破”字,远远要比其它字有力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90594.html
相关阅读:《醉翁亭记》“欧阳修初谪滁山”比较阅读答案
九级语文(下)古代诗词文背诵默写检测题
《星星变奏曲》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
《口技》复习整理
《捕蛇者说》《小石潭记》比较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