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起身的饺子落身
的面》(有删改),完成18—21
题。(20
分)
①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这风俗令我幸福
和忧伤
。
②轻的父亲是一位在外地做工的石匠,每个星期都会回来一次。那时的母亲,正在灶间忙碌。轻的母亲头发乌黑,面色红润。鸡蛋在锅沿上磕出美妙的声响,小葱碧绿,木耳柔润,爆酱的香气令人垂涎。那自然是面,母亲的手艺令村人羡慕。那天的晚饭自然温情并且豪迈。
③父亲在家住上一天,就该起程了。可是我很少看见父亲起程。每一次他离开,都是披星戴月。
④总在睡梦中听见母亲下床的声音,那声音轻柔舒缓。母亲的贤惠,与生俱来。母亲和好面,剁好馅,然后,擀面杖在厚实的面板上,辗转出岁月的安然与宁静。再然后是拉动风箱的声音,饺子下锅的声音,父亲下床的声音,两个人小声说话的声音。满屋子水汽,迷迷茫茫。父亲就在水汽里上路。父亲干了近三十石匠,回家、进山,再回家、再进山,两点一线,一千五百多次反复,母亲从未怠慢。起身,饺子;落身,面。即使那些最难熬的时日,母亲也不敢马虎。除去饺子和面的时日,一家人,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啃着窝头和咸菜。
⑤父亲纪大了,再也挥不动开山锤,而我,却开始离家住校了。那时我的声音开始变粗,脖子上喉结突出,见到安静的穿着鹅黄色毛衣的女孩,心就会怦怦跳个不停。逢周末,回家。
⑥迎接我的,同样是热气腾腾的面。盖了蛋花,葱花,木耳,虾仁,肉丝,绿油油的蔬菜,油花如同琥珀。学校里伙食很差,母亲的面,便成为一种奢求。好在有星期天。好在有家。好在有母亲。
⑦返校前,自然是一顿饺子。晶莹剔透的饺子皮,香喷喷的大馅,一根大葱,几瓣酱蒜,一碟醋,一杯热茶。我狼吞虎咽,将饺子吃出惊天动地的声音
——
那声音令母亲心安。
⑧毕业了,我去到城市。那是最为艰难的几,工作和一日三餐,开始都没有着落。当我饿得受不住,就会找个借口回家住上一阵子。一段时间以后,感觉伤疤已经长好,然后再一次回到城市,再一次衣食无着
——
城市顽固地拒绝着一个来自乡村的只有职高文化的腼腆的单纯的孩子
——
城市不近人情,高楼大厦令我恐惧
并且向往
。
⑨回家,坐在门槛上抽烟,看母亲认真地煮面。母亲是从我迈进家门的那一刻开始忙碌的,几天时间里她会不停地烙饼,她会在饼里放上糖,放上鸡蛋,放上葱花,放上咸肉,然后在饼面上沾上芝麻,印出美丽的花纹。那些烙饼是我回到城市的一日三餐,母亲深知城市并不像我描述得那么美好,可是她从来不问,把她的爱和责任,全都变成了饺子、烙饼和面。母亲看着我吃,沉默。沉默的母亲变得苍老,我知道这苍老,全因了我。
⑩母亲很少出门,自然,她没有机会吃到我们为她准备的“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可是那一次,母亲要去县城看望重病的姑姑。我和父亲商量好,第二天一早会为母亲准备一盘饺子,当我们醒来,母亲早已坐上了通往县城的汽车。
⑾头一天晚上,我几乎彻夜未眠。我怕不能够按时醒来,我怕母亲吃不到
“
起身的饺子
”
。我还是没能按时醒来,似乎刚打一个盹儿,天就亮了。可是,父亲的那些月,我的那些月,母亲却从来未曾忘记未曾耽误哪怕一次“起身的饺子”。我
想母亲已经超越了一个母亲的能力,她变成一尊神,将我和父亲守护。
⑿然而她却是空着肚子走出家门的。家里有她伺候了大半辈子的儿子和丈夫,却无人为她,煮上一碗饺子。
⒀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这习俗让我忧伤并且难堪。
⒁母亲是在三天以后回来的。归来的母亲,疲惫异常。我发现她真的老了,这老在于她的神态,在于她的动作,而绝非半头的白发和佝偻的身体。走到院子里,母亲就笑了
——
她闻到了蛋花的香味,小葱的香味,木耳的香味,虾仁的香味
——
她闻到了“落身的面”。那笑,让母亲暂时变得轻。
⒂母亲吃得很安静,很郑重。吃完一小碗,她抬起头,看看我和父亲。母亲说,挺好吃。
⒃三个字,一句话,足够母亲和我们,幸福并珍惜一生。
18
.
文章以
“
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
”
为题,有什么用意?
(4
分
)
19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
分
)
(1
)第
①
段中加点的“幸福”和“忧伤”是否矛盾,为什么?
(3
分
)
(
2
)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
)
20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
是
(4
分
)
A.
第⑧段“高楼大厦令我恐惧并且向往”,可以改成 “向往并且恐惧”,不影响情感表达。
B.
第⑾段“我怕不能够按时醒来”写出我想为母亲做起身的饺子的决心,“我还是没能按时醒来”则抒发心愿未能达成的愧疚。
C.
第⒂段用“安静”“郑重”来描写母亲吃面时的情形,突出爱的回馈让母亲感到欣慰、幸福。
D.
整篇文章中,母亲只说了三个字“挺好吃”,可以看出母亲不善言辞,不懂得表达爱。
E.
写母亲外出归来闻到“落身的面”的香味的情节,意在突出家人间互相传递的温暖和爱意,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升华。
21.
请比较
本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在刻画的母亲形象和刻画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6
分)
【链接材料】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
的痛苦,对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8.
(
1
)是文章的叙事线索;(2
)是指当地的一种风俗;(3
)是指蕴含家人的爱与深情(与责任)的载体;(4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前三点即可得满分。)
19.
(1
)
不矛盾,(1
分) “幸福”指父亲和我在离家、回家的生活中因这一风俗而享受母亲浓浓的爱。(1
分)“忧伤”是指自己因没能为母亲做一顿起身的饺子而感到忧伤、难堪。(1
分)
(2
)从听觉、视觉、嗅觉的角度写到母亲做饭时的配料,(1
分)既写出了母亲做饭手艺高超,又写出了母亲做饭时的用心、精心(1
分),体现出母亲对丈夫的爱(1
分)。
20. A D
21.
第⑨段中母亲“认真地煮面”“不停地烙饼”,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一个沉默少言的母亲形象,她将爱和责任,全都变成了饺子、烙饼和面。(3
分)
链接材料通过神态、
语言描写,刻画出母亲矛盾的心理,她一方面期待着以严训使儿子成才,一方面又为子女的受责揪心般痛苦。(3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92461.html
相关阅读:《掌心化雪》阅读答案
《乡村不言谢》阅读答案
《石榴(莫怀戚)》阅读答案
龙应台 《怎么跌的有尊严》阅读答案
《闪光的戒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