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
命制人
汶南一中
李因娥
教师寄语:
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
法布尔
学习目标
1
积累词语,掌握“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等成语。
2
、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3
、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
童稚(
)
鹤唳(
)
怡然称快(
)
土砾(
)
丘壑(
)
癞虾蟆(
)
藐小 (
)
项为(
)之强(
)
2
、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鞭
数十,驱之别院() 以虫蚊为兽() 项为之强()
兴
正浓()
果如鹤唳云端() 以丛草为林()
方
出神() 驱之别院()
则或千或百()
3
、 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
必细察其纹理() ②
昂首观之()
③
使之冲烟而飞鸣() ④
蹲其身()
⑤
观之,兴正浓() ⑥
驱之别院()
二、理解探究
1
、(1
) 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2
) 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3
) 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4
) 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5
)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
)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7
) 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2
、“
我”
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
驱之别院”
,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三、合作释疑
3
、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
⑴
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
物外之趣”
,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⑵
课文第3段中,“
林”“
兽”“
丘”“
壑”
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
⑶
第4段中“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
⑷
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
物外之趣”
?
⑸
文中有哪些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表现出儿时的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4
、学生合作探究: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围绕“
趣”
字着墨,展现了一幅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图。“
趣”
既在事中,拟夏蚊为群鹤舞空等,更在超乎物外的稚情,那么,这种“
物外之趣”
是怎样产生的?
四、课内精读
1、填空:
课文《童趣》选自《______》,作者是__代文学家___。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儿时以为有“
物外之趣”
的事情:一是“
戏蚊于素帐”
看到“
”
的景象;二是“
观虫斗草间”
遇到“
____”
的经过。
2、下列加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心之所向 B、昂首观之
C、使之冲烟飞鸣 D、项为之强
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果如鹤唳云端 B、又留蚊于素帐中
C、为之怡然称快 D、项为之强
4、文章描述了“
我”
从不失童稚的游戏中获得了“
物外之趣”
,“
物外”
是指 的意思。
5、古诗文中有很多表意精练的语句,被当作成语保存到现代汉语中来。试从文中摘录这样的语句,并解释其大意:
⑴
( )
⑵
( )
⑶
( )
⑷
( )
6、结合课文,给古今词作如下分类,每一类举一例并作分析:
⑴
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词:
⑵
消亡不再使用了的词:
⑶
意义转移了的词:
7、“
鹤唳”
是鹤鸣叫,你知道关于“
风声鹤唳”
的成语故事吗?请简单叙述。
8、“
又留蚊于素帐中”
句中“
素”
的意思是 ,写出两个含有“
素”
的成语。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94908.html
相关阅读:“三味书屋”片段阅读答案
《伟大的悲剧》课文整体理解及语段阅读答案
?浙江省湖州市阅读《五柳先生传》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理解及莫顿?亨特的故事
《云南的歌会》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