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河中石兽》一课一练及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课内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河中石兽 ①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 一讲学家设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
)一寺临河干
(2
) 山门圮于河
(3
)二石兽并沉焉

(4
)竟不可得
(5
)是非木?
(6
)棹数小舟,曳铁钯,
(7
)阅十余岁
(8
)但知其一
(9
)湮于沙上
(10
)以为顺流下矣

(11
)不亦颠乎 (12)
如是再啮
(13)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4

可据理臆断欤?
(15)

颠 (16)
然则天下之事
2.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1
)如是再啮
古义:(

今义:(

(2
)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今义:(

(3
)二石兽并沉焉
古义:(

今义:(

(4
)但知其一
古义:(

今义:(

(5
)求之下流,固颠
古义:(

今义:(

(6
)阅十余岁
3.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闻之笑曰 B.
当求之于上流
C.
一老河兵闻之 D.
其反激之力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2
)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5.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
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7.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1
)靠近 (2
)倒塌 (3
)一起
于彼
在那里
(4
)终于,到底
(5
)这
削下的木片(6
)划船
拖 (7
)经过,过了
(8
)只
(9
)埋没
(10
)认为
(11
)同“癫”,疯狂
(12
)像这样
侵蚀、冲刷
(13
)形成
(14
)吗
句末语气助词
(15
)本来
(16
)既然这样,那么
2.
(1
)这样
判断动词“是” (2
)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3
) 一起
并列 (4
)只
但是,却
(5
)本来
坚固
(6
)经过,过了 3.D 4.
(1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5.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6.
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7
.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399008.html

相关阅读:《小石潭记》阅读答案(湖北省咸宁市2015中考)
八级语文上册错题集及分析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阅读《爱莲说》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