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题。(共
8
分)
①
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
“
中国式过马路
”
。什么意思?有人描述为
“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
,还有图为证:在城市街头,有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便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骑电动车、三轮车的轻人。
②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也正因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
“
中国式过马路
”
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
“
中国式跨栏
”
;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
“
中国式上车
”
;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
“
中国式并线
”
。类似现象还有不少。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
“
中国式
”
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感到不这么做,反而会觉得不正常。
③
这种现象,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
“
潜规则
”
。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
“
中国式过马路
”
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④
为什么会这样?
。以
“
中国式过马路
”
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⑤
破解
“
中国式过马路
”
,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因此,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过马路是这样,就业招聘、商业经营、为政用权等各个领域,又何尝不是这样?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答:
21.
分析文章
①-⑤
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4
分)
首先
,其次
,接着
,然后
,最后提出如何破解
“
中国式过马路
”
。
22.
请依据第
④
段所举事例,在横线上补写作者的观点。(
2
分)
答:
答案
:
共
8
分
20.
答案:只有人人行动起来,不断完善规则,共同遵守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共
2
分。)
21.
列举
“
中国式过马路
”
的现象;阐述这种不文明的现象具有普遍性;剖析这种现象的实质是陷入一种
“
规则困境
”
;又进一步分析
“
规则困境
”
产生的原因。(共
4
分。)
22.
答案示例:
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共2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25182.html
相关阅读:《坚持“一件事原则”》(9分)阅读答案
《人生的标点符号》阅读答案
当自己的伯乐 阅读答案(盐城中考)
《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阅读答案及解析
学会“拐弯” 阅读答案(湖州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