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校组织高一级学生和家长一起做
“
拓展训练
”
,其中一个项目叫
“
信任背摔
”——
由
13
个孩子分列为两排,搭成
“
人床
”
。其中第
13
个孩子站在队伍最顶端,负责保护背摔者的头部。
13
个孩子的妈妈要依次登上
1·5
米高的背摔台,背对着孩子们,平身摔到
“
人床
”
上。
②
搭
“
人床
”
的时候,资深培训师让妈妈们都过来参观。
6
组孩子面对面站立,总共要搭成三个防护层。最上一层是每组孩子紧密相连的肩与手,中间一层是他们各自弓起的右腿,最下面一层则是大家伸出的右脚。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妈妈摔下时砸开了肩手的防线,还有腿的防线;万一又砸开了腿的防线,还有脚的防线。培训师说:
“
成人搭
‘
人床
’
一般只需要
5
组,因为孩子力气小一些,我们多加出了一组。这个游戏我们经常做,安全绝对有保障,哪怕是体重
100
公斤的大胖子砸下来,一般都砸不坏第一道防线。我对妈妈们的要求很简单,你们一定得挺直着身子向后摔,挺得越直越好,因为那样的话,你的重量就平均分到了
13
个孩子身上。
——
听明白了吗?
”
妈妈们齐声回答说:
“
听明白了!
”
培训师说:
“
好!每个妈妈在台上准备好了之后,就喊一声
‘
某某妈妈
’
,同学们就一起高喊
‘
加油
’
!
——
大家都听清楚了吧?
”
孩子、家长齐答:
“
听清楚了!
”
③
培训师将第一个妈妈的双手缚于胸前,引导她登上了背摔台。
“
人床
”
早已搭得十分牢固,孩子们一律瞪大了眼睛看着台上的妈妈。妈妈站在高高的背摔台上,背对着大家。培训师冲她喊:
“
后退!再后退!脚后跟要悬空!只用三分之二的脚掌踩着台面!
”
那个妈妈按要求做好了,突然颤声喊道:
“
杨亮妈妈
——”
,孩子们喊声震天:
“
加油!!!
”
但是,那个杨亮妈妈却没有摔,只回头疑惧地看着孩子们。
杨亮急了:
“
妈妈,你快摔呀!
”
杨亮妈妈便重新调整自己,又颤声喊了一遍:
“
杨亮妈妈
——”
孩子们依然喊声震天:
“
加油!!!
”
喊完了,杨亮妈妈还是没有摔!非但没有摔,居然在背摔台上蹲下,哭起来了。
④
培训师忙跑过去,问她道:
“
您身体不舒服吗?要不要换下一个人?
”
杨亮妈妈还没来得及回答,杨亮就带着哭腔叫了起来:
“
妈妈,我们不会让你摔坏的!你看,我们为了接住你,手臂都都伸疼了呀!妈妈,你究竟怕什么?难道你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任吗?妈妈,你总得给我们一个机会呀!我们早就准备好了!妈妈,现在你可以摔了!
”
⑤
杨亮妈妈几乎是把身体缩成了一个团儿摔下来的。这个
“
团儿
”
只砸住了前面三组同学,即便如此,第一道防线也没有被砸破。
⑥
后面的妈妈们也差不多是杨亮妈妈的翻版
……
⑦
培训师在做这个训练项目的点评时说:
“
在这个游戏当中,毫无疑问,孩子们是赢家。他们表现得非常出色:认真负责,配合默契,情绪饱满,激励他人。应该说,他们真正
‘
把细沙变成了混凝土
’
。妈妈们值得肯定的地方就是都没有当逃兵,都是从背摔台上摔下来的,而不是沿着台阶走下来的。但是,
妈妈们存在很多问题:执行拖沓,环节重复,动作走样,怯懦流泪……最重要的是,不信任自己的‘队友’——也就是孩子。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信任背摔’,我们故意没有安排让孩子摔、妈妈接,而是颠倒过来了。这一颠倒就暴露出了问题。妈妈这个一直被孩子依赖的角色,一旦转而依赖孩子,就变得疑虑起来、畏惧起来、悲伤起来。不是我们的孩子不值得信赖,而是妈妈们很难克服‘我要给孩子当靠山’的心理定势。在我们的家庭中,妈妈们都过于能干了!我听说现在美国高中流行一个词语,就叫‘中国妈妈’——这可不是个褒义词啊!它的含义是过度爱护、过度操心、不肯放手、凡事包办……你们看,我们的家庭是多么迫切需要信任的重建啊!
刚才,杨亮同学焦急地说对他妈妈说:
‘
妈妈,你总得给我们一个机会呀!
’
我拜托每一位母亲都记住这句话,记住在你们茫然无助的时候,身边有一个很好的分担者,不要粗暴地剥夺了他分担的权利,让他在分担中深刻,让他在分担中成熟吧
……”
14.
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分)
15.
第
②
段写搭
“
人床
”
的时候,资深培训师为什么要让妈妈们都过来参观?(
2
分)
16.
第
③
段划线句“但是,那个杨亮妈妈却没有摔,只回头疑惧地看着孩子们。”,此时杨亮妈妈会怎么想?(
3
分)
17.
体会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
分)
(
1
)
“
人床
”
早已搭得十分牢固,孩子们一律瞪大了眼睛看着台上的妈妈。
(
2
)杨亮妈妈几乎是把身体缩成了一个团儿摔下来的。
18.
日前,一篇《美国高中“中国妈妈”为何成了贬义词》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结合本文,你想对中国妈妈们说什么
?
(
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4.
本文主要记叙了“背摔台”上的妈妈在做“信任背摔”游戏时,不敢信任孩子的事。
15.
资深培训师想让妈妈们亲眼看到“人床”有多层防护,绝对安全,让妈妈们放心往下摔。
16.
略
17.
(
1
)
“
人床
”
十分牢固与下文妈妈们的疑虑胆怯形成鲜明对比,“一律瞪大眼睛”表现了孩子们的期盼、自信。
(
2
)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杨亮妈妈内心的恐惧,对孩子们的不信任。
18.
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29127.html
相关阅读:衡山路上的两个卖花少女 阅读答案
消逝的钟声 阅读答案
阅读《每个人只错了一点点》附答案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阅读答案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