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
》阅读答案
浮云散去月自明——
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词句深层含义的理解和把握,是
阅读
各类文体文章的基础。《九义务
教育语文
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
语言
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已成为
中考现代
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在中考阅读
试题
中,许多题目就是围绕这个能力点设置的。
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
重在对词句内容的理解,这里的“
意义”
应该是指该词语在词典中找不到的“
特殊意义”
,它是上下文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临时意义,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它就不存在了。“
作用”
重在对词句表达效果的分析,要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具体分析词句在铺垫、照应、过渡等方面的作用,或从表现中心的角度,具体分析词句的表现意图、表现力等等。
这个能力点在中考
试卷
中会以什么样的考查形式出现?在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我们以2007
镇江市中
考试
卷中的阅读为例来加以探讨。
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
刘心武
①
情感世界好比一座蓊郁的森林,其中有着多种多样乃至复杂微妙的群落,爱与恨也许是其中最壮美与最森严的群落,但除了爱与恨,人的情感森林里还会有诸如钦慕与嫉妒、欣悦与懊恼、痛快与惆怅、祈盼与绝望、崇信与狐疑、满足与失落、狂喜与沮丧、快乐与忧伤等等互相纠结的乔木灌木藤萝草菌。大体而言,一个人的感情森林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树种,也不可能都是“
落叶林”
或都是“
常青树”
,并且也不可能只有比如说钦慕这种明亮的情感苗木,而完全没有嫉妒那样的灰暗草菌。
②
我们首先承认,我们的情感世界难免有纠结杂芜、妍媸混生的状况,并且那情感的森林难免会在外界阴晴风雨、雷霆雨雹的影响下,波动翻腾,变化万千;但是,我们又应懂得,作为这个情感森林的主人,我们不仅应该而且能够做到,使这座森林保持一种良性的“
生态平衡”
,就是说,到头来,我们要使美丽有益的情感得以蓬勃润生、发展壮大,而使阴暗猥琐的情感受到抑制;某些最具破坏性的情感,比如说膨胀不已的嫉妒,则应如同对待森林害虫与蚀叶霉菌一般,将其尽可能消灭排除。
③
上面我们讲到,你应当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对大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大爱,那是巨大的情感树丛,但这并不等于说,你可以忽略或轻视许许多多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比如你在一个叶尖凝出露滴的清晨,忽然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欢愉,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
这就好比在大爱的树丛中,还有些蕨草藤蔓、杂花蘑菇;这些情感因子的存在不仅无伤大雅,而且更证明着你
人生
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珍惜你整座的情感森林吧,你的人生使命不是使它单一枯涩,而是让它摇曳多姿!
④
每个人的情感森林,应当有不同的风格。有的人情感可能比较浓重,有的人可能比较淡薄,有的人可能比较细腻,有的人可能比较朗阔……
你属于哪一种?
在欣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正是因为人们的情感风格并不一致,我们大家相处时才会有更多的乐趣与回旋余地。当然,情感过分枯涩粗糙,就像没有大树,甚至连灌木草丛也稀稀拉拉的植被,那会导致情感的“
沙漠化”
;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那会滋生瘴气腐物,这些都属病态,是我们应尽力改进的。
⑤
到过丰茂壮丽的原始森林吗?
至少,在影视或照片里,看到过从空中所鸟瞰到的广袤无际的山林,看到过那爽人眼目、动人心魄的景象。凡在平衡中健康发展的森林,都显得那么青翠葱绿!
我们的情感世界,便应当如那般充实而鲜活,丰盈而瑰丽!
⑥
轻的
朋友
,祝你拥有一座永葆青葱的情感森林。
1
.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①
段中加点的词“
群落”
和“
草菌”
的含义。
2
.结合上下文,说说对第③
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3
.文中有大量的比喻句,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一篇阅读文章就在这个能力点上设置了三道题目,可见这个考点的重要。第1
题是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第3
题其实就是考查对句子表达作用的分析,只不过更换了一种提问的方式,而第2题则综合考查了对一个句子的内容理解和作用分析。
做“
理解词句”
试题要把握一个基本准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也就是说一定要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理解词句,不可照抄词典,背诵词条;也不可望文生义,随意揣测。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
联系修辞特点来理解词句的意义和作用。作者为表达的需要,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多为比喻)
来表达深刻的意味。这样的词句,常常是含蓄难懂的。我们可以抓住比喻修辞的特点,通过将比喻还原为本体的办法来透过表象去领悟其中的深意。比如第1题中要解释“
群落”
的含义,从字面上说,“
群落”
是指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各种动植物的总称,文中的“
群落”
肯定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产生了临时意。细读文中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它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情感世界”
比作“
森林”
(喻体是“
森林”
,本体是“
情感世界”
),“
群落”
在这里也是一个喻体,我们还原本体,显然这里“
群落”
的意思是喻指人的一类情感。同理我们可以知道,“
草菌”
喻指灰色暗淡的情感。
2.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句的意义和作用。要正确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最重要的是要有语境意识。联系上下文,联系全篇,是理解词句语境含义最为重要的方法。题目是要理解一个句子,但我们的眼光不能只盯在这一个句子上,而要对上下文有一个总体把握,这个句子前后各说的是什么,与这个句子是什么关系,前后句在意思的归属上怎样确定,如何呼应与照应等等。把这些都弄明白了,答案往往也就出来了。如第2题要理解“
又好比你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心尖倏地掠过一丝无端的忧伤”
这句话,通过仔细阅读我们发现,这句话应该是对这个语段开头的中心句的一种形象解说,由此我们知道,这句话列举
生活
中的一个特定情境,生动说明了一个人在具有大爱情感的前提下,也可以有微妙琐屑的情感瞬间。
3.
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理解词句的意义和作用。一篇好文章总是紧扣中心思想来遣词造句的,因此,当我们剖析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时,首先要考虑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想一想这个词语或句子在体现文章主旨上起到什么作用。如第3题,
如果我们选择“
情感过分细腻脆弱,犹如森林中充斥着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
来谈喜欢的理由(即分析作用),就应该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去分析,认识到这句话把“
过分细腻脆弱的情感”
比作“
森林中过多的藤蔓苔藓等寄生物”
,从反面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病态的情感会导致人心灵失衡,我们必须尽力改进。
除此之外,对一些叙事类文章,我们还可联系
人物
形象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句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句的含义与作用。我们还可结合作者的感情去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不要忘记考虑语句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总之,答题时要不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乃至文章的中心主旨分析问题,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思路一般是:分辨清楚所选语句或短语的表面含义,瞻前顾后把握它的真实内涵;联系上下文作答,考虑词语和文章中心的关系;联系文章结构以及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词句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题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望文生义,眼睛只盯着题目。所以分析关键词句的含义一定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不能局限于词句的字面意思;分析关键词句的作用要从多个方面去思考,内容上、结构上都要考虑到。有些题目让同学们自己谈对一些词句的理解,题目开放,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既要谈含义,还要分析作用,要尽量条分缕析地说全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29222.html
相关阅读:《为汉语的处境忧心不平》阅读答案
《简单与复杂》阅读答案
波兹曼的诅咒 阅读答案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阅读答案
《做人的科学》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