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奶妈”
时代》
①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后,文化传承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向罗马的捷径。本来是给闲人解闷的讲坛,成了普及经典文化的圣地。一批嘴皮厉害的讲人次第登场,于此扬名立万,跻身学者兼畅销书作家的行列,名利双收。
②自余秋雨开始,文化找到了他的“
传教士”
,“
传教士”
也先后找到了文化。人们买名著经典,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并不就去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要等待“
传教士”
的出现。比如,刘心武之于《红楼梦》,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孔庆东之于鲁迅著作。从普及文化的角度看,这样的现象令人欣喜。每一个讲解者都复活了一本书甚至一个领域,读者也经由他们的讲解,激起强烈的阅读经典的兴趣。在一个精神无指向的时代,他们给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之路。
③一大批文化“
传教士”
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文化传播的方式。我把讲解者称为“
文化奶妈”
,把这种传承方式命名为“
文化奶妈”
式——
就是得有奶妈吃了文化之草,再挤出奶汁喂养嗷嗷待哺的文化学童。
④
“
文化奶妈”
出现的原因很复杂,但大致可以找到这么两条:一是长期与文化的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极度下滑,已经很难弄明白老祖宗的字意了。这就需要人把文化通俗化,导入大众之耳。二是缺乏耐心,渴求速成。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即使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也得服从这个硬道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体味先哲的精神,我们要的是结论,能让我们受用的东西。因此,文化方便面大行其道。
⑤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要放声赞美奶妈的功劳。他们尽管不是最有水准的学者,不能给我们提供学术标杆,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传达出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文化。当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的时候,有这样安慰国人的二手经典,当然不是坏事。
⑥如果往深里思考,忧虑也不少。已经出版的种种解释,都是个人化的探究与心得,毫无疑问,都在放大或缩小原著的思想空间,甚至背离原著主旨,把读者引向理解的歧途。在读者与经典之间,他们可能是桥梁,也可能是阻燃剂。出版的一窝蜂,使咀嚼式文化产品急速繁殖,读者越来越懒了。由此造成的阅读依赖心理,将使名著远离人们,取椟还珠。
⑦如果注意到《百家讲坛》的产业化运作方式,我们对其弊端就不能不加以警惕。在我看来,“
奶妈文化”
商业化操作的后遗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急功近利,以市场定选题定人选,完全工业化操作,把精微的理解纳入程式化的规范里,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俗的风气。其次,为了标新立异,对原著发挥离谱,靠过度解释吸引大众耳目。三是庸俗化家常化,以探究人性做幌子,把历史拆解成逗乐子的庸俗段子。
⑧提醒咂巴奶头的文化学童,你们吃的东西毕竟不是原汁,而是替代品,如果想弄明白中国文化的原味,一定要去啃原著啊!(
选自《中国青报》
12
月4
日
1
、根据文章,“
文化奶妈”
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这种现象功劳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弊端在于
。(分别用一句话概括)(3
分)
2
、下面不是“
文化奶妈”
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3
分)
A
.大众长期与文化隔离,大众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B
.效率主导了人的生活,人们没耐心去阅读渴望速成。
C
.普通人读不懂传统文化字意了,需要“
文化奶妈”
将其通俗化。
D
.《百家讲坛》产业运作的结果,是现代媒体发达的产扬。
3
、有人认为:某些中学生以看电视连续剧代替读名著也是一种“
请文化奶妈”
的做法。你同意吗?结合自己体验,阐明你的观点。(4
分)
答:
参考答案:
1
、人们热衷于《百家讲坛》的“说名著,讲经典”,以它代替读名著;传播中国文化魅力,使百姓愿意亲近,利于传统文化普及;急功近利,曲解原著精神甚至庸俗化,百姓所得到的是“二手货文化。
2
、D
3
、应该观点明确,能结合自己读书体验
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33226.html
相关阅读:《担起我们这代人的使命》阅读答案
朗读 阅读答案(江西)
《学术人尤其需要自律意识》阅读答案
季羡林《我们要奉行“送去主义”》阅读答案
《多责己 少怨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