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初中议论文阅读《我寻求挫败》有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 我寻求挫败
①我一直在寻求挫败。
②有人出发去“征山”,我却从来不是,而且刚好相反,我爬山,是为了被山征服。有人飞舟,是为了“凌驾”水,而我不是,如果我去亲近水,我需要的是涓水归川的感受,是自身的消失,是自我复归拉于零的一次冒险。
③记得故事中那个叫“独孤求败”的第一剑侠吗?终其一生,他遇不到一个对手,人间再没有可以挫阻自己高人,天地间再没有可匹敌的力量,真要令人忽忽如狂啊!
④生来有一块通灵宝玉的贾宝玉是幸福的,但更大的幸福却发生在他掷玉的刹那。那时,他初遇黛玉,一见面,彼此惊为旧识,仿佛已相契了万。他在惊愕中竟把那块玉胡乱砸在地上,那种自我的降服和破碎是动人的,是真爱情最醇美的倾注。
⑤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陈师曾一遇见黄山谷,就烧掉自己的书稿,虚心去向黄山谷学习。一个人能碰见令自己心折首俯的人,并能一把火烧尽自己的旧作,应该算是和种极幸福的际遇。
⑥《新约》中的先知约翰,一见耶酥,便屈身降志。他对人们说:“我仅仅以水为你们施洗礼,他却以灵为你们施洗礼,我之于他,只能算是一声开道的吆喝声。”《红拂传》里的虬髯客一见李靖,便知天下大势已定,于是飘然远引。那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大唐盛世的李靖,我多么想见他一眼啊!清朝末的孙中山也有如此风仪,使四方豪杰甘于俯首授命。生的悲剧原不在头断血流,而在于没有大英雄可以为之赴命,没有大理想供其追求。
⑦我一直在寻求挫败,人生天地间,还有什么比失败更快乐的事?站在千丘万壑的大峡谷前,感到自己渺小得像蝼蚁一样,还有什么时候能如此心甘情愿地卑微下来,享受大化的赫赫天威?曾记得一个夏夜,卧在海滩上,看到满天繁星如雨阵如箭簇,一时几乎惊得昏了过去,感到一种投身在伟大之下的绝望,知道人类永远不能去逼近那百万光之外的光体。不过,这份绝望使我一想起来就觉兴奋昂扬。试想,宇宙如果像一个窝囊废一样被我们征服了,日子会多么无趣啊!读圣贤书,其理亦然。读一些好书,仿佛看见洞照古今长夜的明灯,听见声彻人世的巨钟,心中自会涌出一份不期然的惊喜,知道我虽遇鲁,天下人间能人正多,这一番心悦诚服,使我几乎要大声宣告说:“多么好!人间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书!我连死的时候都可以安心了!因为有这样优秀的人,有这样美丽的思想。”此外,在印度见到特瑞沙,在非洲见到史怀哲,或是在美术馆看“八大山人”、石涛,在博物院看周鼎宋瓷,都会兴起一份“我永世不能追摹到这种境界”的激动。这种激动,这种虔诚的服输,是多么难忘的大喜悦啊。
⑧如果问我此生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便是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地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22
、③④段列举的一反一正两个例子,各说明什么道理?(2
分)
答:

23
、第⑦段画线句子中,“这份绝望”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兴奋昂扬”?(3
分)
答:

24
、作者“寻求挫败”的目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
分)
答:

25
、本文标题是“我寻求挫败”,但③-⑥段列举了别人的例子,这是否有必要?请说说你的理由。(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3
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2.
(2
分)前例说明没有挫败使人孤独、痛苦;后一例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惊喜、幸福。(意思对就得分)
23
.
(3
分) “这份绝望”指的是对宇宙的伟大,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之处的光体。
“兴奋昂扬”原因:(2
)“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也永远
不会失去追求和理想。(第二问答“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但绝举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意识到人类虽然永远不能逼近那百万光之处的光体,但绝不会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意识到人们有时无法追摹到某种境界,但会在追求和发现中心悦诚服”也得分。意思对就可)
24.
(2
分)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更探得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25
、①有必要。作者广泛举例,可以证明“寻求挫败”不仅是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②无必要。既然写“我”寻求挫败,就应该只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
③有必要,但略嫌多。可以删去一点,以突出“我”寻求挫败这一重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40770.html

相关阅读:《善读可医愚》阅读答案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阅读答案(安顺)
《时间 蒋子龙》阅读答案
蒋子龙《心灵的“海底坐垫”》阅读答案
议论文《学会珍惜》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