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市附城中学
郭为华
语文教学中的“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读”是师生互动的纽带。因此,“读”是语文教与学的本,不能只是教师的“讲”本。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培养高尚的情操。通过阅读,领悟教师的讲解,使读和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读”不够重视,不乐于读,也不善于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我根据多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姑且称为“导读二步法”。
一、激发学生的“读”趣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望。学生的“读”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它与教师的“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教师通过多种方法的“讲”激发学生的“读”
是教学关键的一步。
1
、故事激趣法导“读”。许多课文的故事成分非常丰富,在要求学生“读”前,可以由老师先说故事,吸引学生对课文的注意。听故事后再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习《出师表》,教师先用“草船借箭”的故事说明诸葛亮料事如神,接着用“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忠心耿耿”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在故事的吸引下,就想深入了解诸葛亮,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课文。
2
、让学生体味语言美,诱发“读”的兴趣。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力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体现的思想道德情操的力量,取决于听众和读者对语言所表达的情与理的共鸣与认同。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体味语言美,重视语言与美育的关系,在体味语言美的过程中,吸引学生“读”的兴趣,使看似干巴巴的文字包含着妙趣横生的美的因素,并让美充分地显露出来,引发学生的“读”欲。例如《故乡》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响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文字,虽然是对环境的客观描写,但时值“深冬”,天气“阴晦”、冷风“呜呜”作响,“荒村”散落在“苍黄”的天底下——这一切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感染力:冷落、荒凉、萧索、死气沉沉的环境,让读者顿觉“悲凉”起来。通过品味、想象这些词语的内在感情,再在“读”中升华了这种认识,就能有机地把对语言美的咀嚼和“读”结合起来,“读”时就在脑中有了文字所描绘的意象,再经过“读”的深化,学生欣赏、鉴别和创造美的能力就得到提高。
3
、设置疑问,由问题产生“读”欲。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地读课文,进而形成自已个人的见解呢?我认为,根据文章特征,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文章,在“读”中思考,在“读”后分析、综合,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通过“读”来解决疑问,培养语文探究能力。例如课文《陌上桑》阅读提示: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大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如果按照这种认识来品读《陌上桑》,《陌上桑》不就成了一首低俗情调诗歌了?我把这个疑问提出来,学生们“读”劲十足,有认为“阅读提示”是对的,也有持反对意见的。最后师生统一意见:先认真“读”课文,读后再分析归纳。学生就带着
“《陌上桑》是低级情调诗吗?”的疑问去认真地读课文。学生在“读”的过程相当投入,在“读”中思考的神态跃然纸上。同学们认真“读”后,讨论、争辩的场面异常热烈,最后统一了认识:《陌上桑》全文都在表现罗敷很美。代表性的理由是:文章的第一节先正面描写罗敷,紧接着采用侧面描写,写“行者”等被罗敷所倾倒,用众人的爱美心理衬托罗敷的美,第二节是第一节的艺术升华,仍然是通过对太守的侧面描写来衬托罗敷,太守“宁可共载不?”的话题应当视为爱美心理的反映。罗敷不仅使“行者”等下层人倾倒,就连这位身价很高的太守也为之动情。虽说太守的问话在这位少妇面前有些唐突,失礼失态,但远谈不上是强暴行为,理应是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衬托作用更突出;第三节,通过罗敷的陈述,实际上是用艺术技巧侧面描写出一位压倒太守身价的理想的夫婿,也是用来衬托罗敷的心灵美。上面的认识,印证了设疑引读的良好效果,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54597.html
相关阅读:2015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满分经验
说明文的阅读指导
记叙文阅读步骤
中考现代文试题 解析及答题指津
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