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改革:
1953年赫鲁晓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后开展的了一些改革,其中包括政治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经济下对农业和工业的改革,外交上同西欧及美国的关系的调整及对外军事策略的调整等多方面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苏联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一些错误决定的,同样使改革出现了偏差,造成了战略上的失策。
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政治方面:主要是平反冤假错案;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2、经济方面:改革重点放在农业领域: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鼓励垦荒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3、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4、外交方面:以贸易为突破口,打破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僵局;采取灵活方式,解决二战遗留问题;发展同西欧国家关系,主动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对美国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
赫鲁晓夫与尼克松:
赫鲁晓夫的相关信息: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曾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等重要职务,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卡利诺夫卡出生,在莫斯科逝世。
赫鲁晓夫于1956年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中发表了”,对前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展开全面批评,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
任期内,他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文艺获得解冻。同时,赫鲁晓夫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在冷战中,赫鲁晓夫领导苏联与美国和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曾多次访问美国。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但最终危机得以平息。
1960年代,赫鲁晓夫治下的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系恶化,撤销了对中国的援助计划。1964年10月,当赫鲁晓夫在黑海之滨渡假时,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发动了十月政变,赫鲁晓夫”,从此被迫淡出政坛至1971年逝世。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西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东欧聚变的原因:
1.苏联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偏离,戈尔巴乔夫的民主社会主义的误导,导致东欧各国思想混乱;
2.长期的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让各国经济陷入困难,民众生活困难,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相继失去领导权;
3.西方的和平演变促使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影响:
1.标志着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结束,华约瓦解;
2.标志着冷战结束,战后的雅尔塔体系终结;
3.社会主义在东欧的改革实验失败。
东欧聚变示意图:
东欧剧变的先后顺序:
波兰—1989年12月29日
罗马尼亚—1990年5月
匈牙利—1990年5月
捷克—1990年6月
保加利亚—1991年7月
苏联—1991年12月(解体)
阿尔巴尼亚—1992年3月
南斯拉夫—1992年4月(解体)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戈尔巴乔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年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领导人后,开始的在经济、政治、外交上的一些列改革措施,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但由于戈尔巴乔夫的错误改革路线,导致民众思维混乱,最终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修正主义:
修正主义一词,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篡改、否定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
戈尔巴乔夫改革主要内容:
1.对内改革: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提出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方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后将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1988年6月提出了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对政治体制进行“根本变革”。
2.对外: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和所谓“欧洲大厦”,幻想得到西方大量的经济援助,实行妥协和退让。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1.导致苏联民众思想混乱,民族分裂主义,反对派层出不穷;
2.直接引发东欧社会动荡,并导致东欧聚变,社会主义政权相继下台;
3.同美国的外交关系转变,导致苏联在国际地位明显下降。
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启示:
第一,在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中,经济工作的中心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经济改革的成就是其他改革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第二,苏联的剧变和解体说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培育与建立,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民族之间经济利益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也是为将来各民族走向接近和融合创造条件。
苏联解体后分离出来的主要国家:
立陶宛:1990年3月11日
格鲁吉亚:1991年4月9日
爱沙尼亚:1991年8月20日
拉脱维亚:1991年8月21日
亚美尼亚:1991年8月23日
乌克兰:1991年8月24日
白俄罗斯:1991年8月25日
摩尔多瓦:1991年8月27日
阿塞拜疆:1991年8月30日
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8月31日
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8月31日
塔吉克斯坦:1991年9月9日
土库曼斯坦:1991年10月27日
哈萨克斯坦:1991年12月16日
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
相关初中历史知识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东欧八国:
“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起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一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
战后东欧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类型:
1.本国社会主义政党有浓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政党占据主要地位: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2.本国社会主义政党有一定发展,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罗马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保加利亚
3.完全在苏联的扶植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东德
东欧八国采用“苏联模式”的原因:
1.战后东欧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2.苏联在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扶助
3.战后国际形式复杂,资本主义世界敌视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
东欧八国采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1.短期内为各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积极作用,为战后重建起到促进作用;
2.苏联模式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对后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由于南斯拉夫和苏联一向关系不和,加上铁托不甘受制于苏联,1948年,南和苏联关系破裂,南斯拉夫共产党被开除出苏联领导的共产党情报局。
1949年,情报局公开斥责南斯拉夫”。赫鲁晓夫掌握苏联政权后,南苏关系开始改善,并恢复外交关系。以后,南苏关系一直在处于低度水平,南也并没有加入苏联领导的。
1963年南修改宪法,改国号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前南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铁托是不结盟运动的发起者。他反对大国垄断国际事务,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为南斯拉夫赢得了国际尊重。1980年,铁托逝世后,联邦实行集体领导,各共和国日趋松散,民族矛盾加剧。
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及马其顿四个共和国相继宣布独立。
1992年4月27日,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塞尔维亚和黑山两个共和国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正式解体。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58279.html
相关阅读:基础知识是前提 名师再谈如何学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