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谈孝 季羡林》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谈孝 季羡林 ①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独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以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②中 谈孝
季羡林
①孝,这个概念和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国独为突出。中国社会,几千以来就是一个宗法伦理色彩非常浓的社会,为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及。
②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嘴里常说的、书上常讲的

三纲五常

,又是什么

三纲六纪

,哪里也不缺少父子这一纲。具体地应该说

父慈子孝

是一个对等的关系。后来不知道是怎么一来,只强调

子孝

,而淡化了

父慈

,甚至变成了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古书上说:

身体肤发,受之父母。

一个人的身体是父母给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许的了。

③历代有不少皇帝昭告人民:

以孝治天下

。自己还装模作样,尽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并不缺少为了争夺王位导致儿子杀死父亲的记载,野史中这类记载就更多,但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如果发生儿女杀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处儿女以极刑中的极刑。在中国流传时间极长而又极广的所谓


教孝

中,就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卧冰、割股疗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极浓的故事,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④但是中华民族毕竟是一个极富于理性的民族。就在已经被视为经典的《孝经
·
谏净章》中,我们可以读到下列的话:
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

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
⑤这话说得多么好呀,多么合情合理呀
!
这与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一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后者只能归入愚孝一类,是不足取的。

⑥到了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孝呢
?
我们还要不要提倡孝道呢
?
据我个人的观察,在时代变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确实已经淡化了。不赡养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们的事情,时有所闻。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是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消极因素。我们当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时候父母抚养子女,没有这种抚养,儿女是活不下来的。父母老了,子女来赡养,就不说是报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数子女不这样做,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负担起这个任务来吗
?
这对

我们迫切要求的安定团结是极为不利的。这

一点简单的道理,希望当今为子女者三思。
(选自《读书与做人》)
24.
作者提倡“孝”,认为 “孝”的核心内容是


。(1
分)
25.
中华民族是一个
极富于理性的民族,
为什么还
流传着一些如“王祥卧冰”这样的愚孝故事
?(2
分)



26.
第④段中两个“令”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这一段在论证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分)



27.
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孝作为一种行为在中国独为突出,原因是中国社会几千以来宗法伦理色彩浓厚。
B.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孝的看法有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到“三纲六纪”就是这个过程的体现。
C.
孝的概念淡化是时代变革大潮带来的必然结果,而子女赡养父母才是社会安定团结的积极因素。
D.
关于行孝,作者的提议既符合客观实际又切实可行,就是赡养;同时作者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会是孝的身体力行者。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4
.父慈子孝。(或父母与孩子是对等关系。) (1
分)
25
.皇帝用愚孝治天下,是愚孝的根源。(或皇帝的“以孝治天下”是一种愚民政策。)(2
分)
26
.美好(好);命令 (1
分)
运用对比论证,把合情合理的孝与愚孝进行对比,顺理成章地得出自己反对愚孝的结论。 (2
分)
27.
D

(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61129.html

相关阅读:《逆境是块垫脚石》阅读答案
《请敬畏规则》阅读答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阅读答案
《为自己留一道缝隙》阅读答案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