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文
①
汨罗江,是湘江在湘北境内最大的一条支流。她有两个源头,一个源出江西修水,另一个源自湖南平江,这两股支流在平江城西合流之后,从东南向西北流到这里,就要流到洞庭湖口了。离湖口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水潭
——
河泊潭。我知道,我已走到了屈原投江的地方。屈原在这里写完《离骚》的最后一章,就投江了。可怜屈子,想死也死不了,投江后怎么也沉不下去。他顺着河流漂了一阵,又被水浪推回了岸边。他在这里嚎啕了一阵,仿佛突然清醒过来了,但不是清醒了怎么活,而是清醒了怎么死。这次,他在衣裤里填满了泥沙,他和这些泥沙一起沉了下去。他给这里创造了一个地名
——
沉沙港。
②
早先的沉沙港,早已被土埋了。我记得这里有一个渡口,可以一直渡到河那边的屈子祠,一个人站在对岸看着这条河流,眼睛里流露出某种神圣的哀伤。那是屈原,一尊默然矗立的雕像。在老百姓那里,他不是一个诗人,而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越是好人特少的代,他就越是被人想起。
③
还有杜甫。杜甫也是一个好人,一个实诚人。他坐着一条船,从湘江到汨罗江,然后他好像是在这里迷路了。他一路上可遭罪了,但他不想死,可他还是死了,他是饿死的。杜甫墓,就在汨罗江上游的平江境内。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
——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④
第一次读到余光中这句诗,我正在这条河边求学。我们那个学院,正处在平江青冲到汨罗古镇长乐之间,同我故乡的那条大河相比,那时的汨罗江,碧清碧清的,感觉比空气更清澈,更透明。她给我生命中留下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在恍惚如梦的追忆之中,每天黄昏我都要去那条河里游泳。那里的河滩,平缓,辽阔,河水在河中静静流淌,河床的颜色极为鲜艳,那里有各种植物,有各种动物,它们大都是水陆两栖的,属于生命中最暧昧的种群。河床上最多的植物是木蓿,一种匍匐生长的野菜,一种牲口最爱吃的野菜。埋头吃草的水牛,有鲜绿的草汁从它们的嘴边流出来。那时这里有很多的树和鸟,鸟落到了枝头,枝头上便有了歌唱。听见鸟唱,但看不见乌。鸟躲在绿荫里。它旁边可能还有一只。我听见另一只鸟,在唱。每天黄昏,当我们赤膊走向河流时,一行行碧树,全都默不作声地披着霞光,每一片叶子轮廓分明。一泓清泉,就被这样一大片碧绿的树掩映着,水中投下斜长的树影,水于是透明,碧绿。而河流总是愈明净,愈深邃。干净的河水里,晃动着我们轻的身影,晚霞透过繁茂的枝叶照在我们身上,那时我们的身影也是干净的。是的,我曾潜入很深的水里,那么深,也有神奇的阳光照进来,照亮了水底下的动物和植物,一条条鱼闪亮的鳞片,在最深的地方闪烁出来。还有风,神奇的风,仿佛从另一个世界刮过。我之所以对这一切感到神奇,只因为我是人,我误入了一个不属于我的世界,很快我就支持不住了,我从水底下冒了出来,而我纯粹因为好奇的短暂进入,已给那个碧清碧清的世界制造了一场不小的恐怖,那一泓清泉突然变得浑浊了,很多的鱼惊恐万状地跳起来,它们可能被我搅浑的水呛着了,想换口新鲜空气。但它们活泼跳跃的样子却是人类很欣赏的,甚至觉得是很诗意的。
⑤
那些我写了很多诗。
⑥
但现在,这条河流已经毫无诗意和灵气了。河里漂满了船,但不是为屈子招魂的龙舟,也不是杜甫坐过的那一叶扁舟,那是淘金船,挖沙船。金子是好东西,现在,沙子也变成了好东西。我一路上看到的是坍塌的江岸,连绵的沙堆,倾倒在河谷里的垃圾。更有大量的矿砂、尾堆,把这条河流挤得越来越逼仄,汨罗江只剩下了半边水,半条命了。这条昔日的黄金水路,现在几乎看不到一条渡船,船已经很难走通了,连河流自己也走不通了。那如水的温柔,被日复一日地逼得严厉起来,河岸被她日夜冲刷得支离,破碎,江畔的农舍,田地,正在裂开了一道道缝,河边的土路,狭窄而倾斜,也是到处布满了裂缝。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你感到它随时都会断裂,塌陷,随时都会跌入更深的疯狂。
⑦
不仅是汨罗江。我已经穿越了无数的河流,都已经很难觅见一泓清泉了。流失的不仅是水土,我感到血管里的血也在流失,
——
渴。渴得最厉害时,嗓子里有腥甜的味道,那其实是血的味道。血是腥甜的,只有最干渴的旅人才能感觉到。
1
、文章第
⑥
段
“
这条路,正在被人类走成一条真正的绝路
”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
“
真正的绝路
”
的含义。
(2
分
)
2
、文章第
⑤
段说,
“
那些我写了很多诗
”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
我
”
写了很多诗的原因。
(4
分
)
3
、文章最后一段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
?
段中写了
“
我
”
的一种感受,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种感受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4
分
)
4
、作者在第
④
段对自己读书时的泪罗江景色作了详细的描写,请从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的角度对划线处进行简要赏析。
(5
分
)
5
、作者第
③
段中说:
“
这两个诗人以不同的死亡方式,把湘江的一条支流变成了一个伟大民族诗歌的上游。
”
请结合我国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联系文章的主旨对这句话的含意作深层次的探究。
(5
分
)
参考答案:
1
、
(2
分
)
为了私利不惜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1
分
)
不顾惜传统文化,
(1
分
)
这是一条破坏家园破坏文化之根的绝路。
2
、
(4
分
)
①
汨罗江因两位诗人而与民族诗歌联系在一起,作者在此求学,接受了这种人文精神的熏陶,被激起了创作激情。
(2
分
)
②
泪罗江畔风光秀美,景物充满生机和诗意,启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
(2
分
)
3
、
(4
分
).
①
在行文结构上有画龙点晴、深化主题的作用。
(2
分
)
②
表达了
“
我
”
对自然景观、美丽家园及人文景观、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的痛惜之情,对自然资源和人文之根干涸的焦急和忧虑,意在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麻木了自身的灵魂。
(2
分
)
4
、
(5
分
)
①
绘声绘色。运用视觉、听觉感受,先写泪罗江周围的碧树鸟鸣,再写汨罗江水的清澈透明,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层次感、立体感。
(2
分
)
②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汨罗江的环境有了灵动的特点,给人以鲜活的动态感。
(2
分
)
③
语言优美灵动,简洁明快,联想丰富,如
“
鸟
”
、
“
碧树
”
、
“
霞光
”
、
“
清泉
”
等许多意象都充满了诗意。
(1
分
)
5
、
(5
分
).
①
屈原理想破灭主动求死,杜甫屡屡遭罪饥寒交迫而死,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
(2
分
)
②
“
上游
”
既可以指二者有着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创作动力与典范的能力,也可以指他们艺术成就上的高度。
(1
分
)
③
我们应当继承与发扬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而不应该急功近利、只停留在无休止的物质追求的泥淖中,二者代表的精神成就应当成为我们后人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之源。
(2
分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71824.html
相关阅读:千金一诺 阅读答案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阅读答案
《在冬夜里歌唱的鱼》阅读答案
《“背摔台”上的妈妈(14分)》阅读答案
父亲的游戏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