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7
题。
因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地壳、大气的周期性升降现象,海洋水面发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称为海潮,地壳相应的现象称为陆潮(又称固体潮),在大气则称为气潮。上述三种潮汐中海潮最为明显。
17
世纪,牛顿用引力定律科学地说明海潮是月球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所引起的。至于陆潮和气潮,都是相当小的,一般必须用精密仪器才能测出。
在天文学中,潮汐这一概念目前已被引伸到其他天体的研究中来,成为研究某些天体的形状、距离、运动和演化等不可缺少的因素。
由月球的引力所引起的潮汐称太阴潮。一个太阴日(月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长约
24
小时
50
分
,
在这期间地球表面上同一点发生两次涨潮
,
两次落潮,因此连续两次涨潮的间隔时间约为
12
小时
25
分。太阳和月球一样,也会引起潮汐,称为太阳潮。被吸引天体某部分受到的引力与该天体中心同样质量的部分受到的引力之差称为起潮力。太阳或月球对地球上同一点所产生的起潮力,与太阳或月球的质量成正比,而与它们同地球之间的距离的立方成反比。因此,太阳的质量虽然是月球的质量的
2,700
万倍
,
但月球同地球的距离只有太阳同地球距离的
1/390
,所以月球的起潮力为太阳的起潮力的
2.25
倍。太阳潮通常难于单独观测到,它只是增强或减弱太阴潮,从而造成大潮和小潮。在朔日和望日发生大潮,因为那时月球、太阳和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太阴潮和太阳潮彼此相加,以致涨潮特别高,落潮特别低。在朔日和望日,如果月球又经过近地点,涨潮和落潮的高度差异就更大。上下弦的时候发生小潮,因为那时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距
90
°,太阴潮被太阳潮抵消了一部分。
潮汐对地球自转有一种制动作用,能使地球自转逐渐变慢。对古代日食记录的分析研究表明,地球的自转周期每个世纪变长
1
~
2
毫秒。这个变化虽然很小,可是经过长期积累,便颇为可观。从对古珊瑚化石生长线(环脊)的研究得知,在
37,000
万前
,
每约有
400
天左右,即当时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目前地球的自转周期的
9/10
。
月球以它的同一半球对着地球,其他行星的几个卫星也有同样的情况。这可以解释为是由主星作用于伴星上的长期潮汐摩擦所造成的。
一个小天体(伴星)围绕一个大天体(主星)运行,若伴星的轨道逐渐缩小到临界半径以内,伴星就会被主星的起潮力分裂为碎片。这个临界半径值是法国数学家洛希于
1848
求出的,所以称为洛希极限。位于洛希极限内的土星光环,系由许多小块物质组成,这一光环很可能是土星的一颗卫星进入洛希极限后分裂形成的。
5
.下面关于“潮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产生潮汐。
B
.潮汐分为海潮、陆潮、气潮三种类型。
C
.海潮产生的原因是由牛顿发现的。
D
.潮汐的表现形式为物体周期性地升降。
6
.下面的分析与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起潮力是由被吸引天体某部分与该天体中心同样质量的部分存在引力差决定的。
B
.太阳或月球对地球上同一点所产生的起潮力,与太阳或月球的质量成正比。
C
.由于太阳潮的起潮力很小,所以通常难于单独观测到。
D
.在朔日和望日涨潮特别高、落潮特别低,这是受太阳潮影响产生的。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其他星球上,同样可能存在着潮汐这一现象。
B
.在数万后,由于潮汐的影响,每不足
365
天。
C
.由许多小块物质组成的土星光环,原本是土星的卫星。
D
.月亮或太阳对地球的起潮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增大。
参考答案:
5
.
B
(原文列举了这三类,并没有说明只有这三类)
6
.
D
(是因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太阳潮与太阴潮相彼此相加产生的)
7
.
C
(根据原文最后一句话中“很可能”的表述,说明这个判断绝对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81388.html
相关阅读:有关“微博”的说明文阅读
动物为何不会迷失方向 阅读答案(山东东营)
《云中谁寄锦书来》阅读答案(江西省中考)
别把植物带回国 阅读答案
《闲说古丈茶》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