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据说,高校招生要实行“品德加分”。强调品德,无可厚非。但品德分怎么评?现在学校一味追求分数,把学生和社会隔离开,很少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机会。结果呢,提倡品德也只能流于道德说教。即使评出品德的分数,也缺乏客观标准,让那些有后门、和老师关系好的学生占便宜 。
②美国大学录取学生也重品德。不过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美国社会是以社区自治为根基,强调社区互助。老百姓打义工成风。所以,家长为了送孩子进好大学,就积极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建设,打义工。打义工有记录,学校录取可以参考。但不一定转化为分数。打义工在美国已经成为社会运转的基础。从小学到大学,孩子都通过打义工积累社会经验、磨练组织才能、培养领袖气质。每到总统选举,所有候选人都要通过在基层社区打义工来拉选票。你可以说这是作秀。但当总统就得“亲民”,知道老百姓在想什么。而做到这一点,就得从打义工开始。所以,打义工不仅仅事关品德培养,而且是了解社会的基本渠道。各大学要想造就精英,就必须收打义工多的孩子。
③最近耶鲁大学的学生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呼吁耶鲁向所在的纽黑文市政府缴税。该文指出,虽然法律给了教育机构免税的特权,但这不过是19
世纪为支持财力不足的美国教育而制定的法律。如今耶鲁的财力势可敌国,用点“零花钱”就可以缴足这点税。况且耶鲁是纽黑文最大的“产业”。耶鲁不缴税,给城市留下巨大的财政空洞,当地的中小学因为得不到财政支持而破败不堪。目前康涅狄格州问题严重的学校有28
所,纽黑文就占了10
所。公共教育破败的结果,反过来伤害耶鲁。耶鲁不仅在当地找不到有基本素质的工友,而且被犯罪率奇高的社区包围。相比之下,哈佛就聪明一些,在法律规定不需要缴税的情况下自愿缴一些税。这篇文章写得既有历史回顾,又有横向比较,更充满了客观的事实分析。给声名卓著的耶鲁校长好好上了一课。文章的作者,不过就是个本科生,长期在纽黑文的中学打义工,对当地的社会问题有切肤之痛。所以分析起来,比许多大学者更加入情入理。如果这样的学生日后当上总统,你也不用吃惊。
④笔者在北大求学4
,完全被围墙围在校园之内,对周围的社区,没有基本的了解。日后当了编辑多,也写不出这样切中时弊的文章。而在纽黑文,从中小学、医院到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耶鲁的学生无处不在。一位靠卖花为生的无家可归者不久前对记者说,如果没有这些二十上下的孩子照顾,她早就死了。30
多前越战时,美国各地的反战人士在耶鲁举行集会。大家素不相识,抗议者和警方关系紧张,形势极为敏感复杂。但耶鲁的学生自愿站出来协调组织,从食宿到集会秩序,都维持得井井有条。从小没有打义工、参与社会的经验,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品德就是这么培养的,人才也是这样造就的。
⑤改革开放二十多来,成千上万的学子漂洋过海,如今又有成千上万的“海龟”回国服务。谈起国外的高等教育,总是有一大群人能够出来现身说法、头头是道,但其实大部分人对国外的教育制度,还是未免雾里看花。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的大学生,打义工的远远在一半以上。这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毕业求职,打义工的经验也常常很有帮助。而包括笔者在内的中国留学生,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有限。讲起中国的教育改革,视野也甚为狭隘,不懂得学校和社会如何连接。
⑥中国不应该只要求孩子有品德,而且要给孩子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机会和空间。并鼓励他们运用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所培养出来的品德和见识,挑战既有的偏见和权威。
21
、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二发表议论的?(3
分)
22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23
、文章第③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选择一种分析其作用。(3
分)
24
、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中国和美国教育存在哪些差异?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方式?为什么?(4
分)
25
、阅读下面三则资料并结合本文内容,
说说你的发现。(至少写二点)(2
分)
①哈佛每都拒收不少“高考状元”,如1996
把165
个SAT
满分的“状元”拒之门外。
②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求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这只是最基本的“毕业”要求。至于申请大学时,六七十个小时的“学雷锋”还远远不够。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就因为“学雷锋”非常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比如,有的学生每的暑假都到非洲或南美洲一些不发达国家去帮穷人盖房子,经不渝,终于感动“上帝”。
③普林斯顿大学曾录取一个推售了大量的童子军饼干的学生。这个孩子异想天开地闯到某大公司,点名要见CEO
。见到CEO
,孩子拿出几盒饼干,开始向不苟言笑的CEO
兜售。从饼干怎么美味,讲到卖饼干的钱将怎样帮助贫困孩子,再讲到如果该公司做了这件善事将在社区造成的影响……孩子的胆略和智慧终于打动了CEO
。CEO
大笔一挥订购了童子军的饼干,数量大得让孩子目瞪口呆。孩子的胆略和智慧还打动了普林斯顿,被普林斯顿大学录取。
我的发现是: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1
、高校招生要实行品德加分。
22
、中国不应该只要求孩子有品德,而且要给孩子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机会和空间。(写出最后一句,不扣分)
23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1
分)分析作用示例:(1
)第③段列举耶鲁大学的一位本科生,通过打义工,写出并发表了一篇切中时弊的文章的事例,(1
分)阐述了“学生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才能培养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这个道理,有力论证了中心论点。(1
分)(2
)第④段,将笔者记者的经历与第③段中耶鲁大学的那位本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1
分)表明中国和美国教育的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突出品德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给学生提供发展品德、展示品德的空间这一观点,具有说服力。(1
分)
24
、(1
)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怀疑精神,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见解;(1
分)中国传统教育则注重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求学生学习前人的思想,记住现成的结论,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1
分)
(写出要点即可,表述不求一律。有自己的独到认识更好。)/ (2)
赞成哪一种教育都可以,但一定要言之成理。(1
分)(不写理由不得分)
25
、①未来人才是具备高度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要追求的不单单是考分,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②美国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并且给学生提供培养和发展品德的时间和空间。③美国的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很强。(学生的发现只要出于本文和所给的材料,言之成理即可。)(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84510.html
相关阅读:《放弃是种收获》阅读答案
《知足,知不足 冯小燕》阅读
《以德治国与读书求知》阅读答案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阅读答案(辽宁朝阳)
《感谢贫穷》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