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张颐武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 ,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 读书必先识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张颐武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人用于表达思维的文字符号 ,丰富多彩,博大精深。
中国人有个经典的说法,叫做“
读书必先识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基础。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起的作用,所谓“
书同文”
;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丰富丰厚。
在我看来,汉字之美,首先是形之美,一点一画,精妙组合。其次是意之美,汉字是表意文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其中的意蕴很美。再次是声韵美,汉字组合成诗文,声韵组合很美。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从软笔到硬笔,从书写到输入。两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当然,简体字成为规范的正体字也是汉字在二十世纪的重大的、不可逆的深刻变化。简体字是今天全球汉字应用的主流,也是汉字的现代规范写法。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汉字本身。
如今,虽然汉字的普及程度,即识字率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大有提高,但我们对汉字的使用情况却大不如前,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更别提遣词造句的水平。比如微博,不过一百多字,但这一百多字却缺乏美感,乏味、单调,常出现成语使用不当、错别字等现象。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那就是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这种情况在成人身上更为常见。
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便利,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同时,这种便捷却无形中阻碍了我们对汉字的兴趣。追求速度的心态让我们一味快,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意蕴。莫言就曾说过,使用电脑敲字撰文会使他常顺手选用电脑提供给他的一些词汇,而无法组织出具有独特意蕴的新词汇,所以他最终放弃使用电脑进行创作。另外,如今学生普遍课业重、压力大,常为了就会考试而囫囵吞枣地接收学校老师授予的一切知识,这些知识不经过消化吸收、没调动兴趣,很容易学了便忘。
我们总以为汉语、汉字是我们的基本技能,如同吃饭走咱一样无需投入过多学习精力。这种认识偏差常导致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观地轻视学习汉字、汉语的重要性,一味追求数理化或英语能力的提高,最终导致我们在学生期间就不曾打下牢固的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我常遗憾地发现,一些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糟糕。
当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需求、完成了最基本的文化学习后,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传统文化的缺失,对知识有了精益求精的追求,因此社会开始重视汉字的读写。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相关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学中文出身,却也常感于自己文学水平、文字使用能力的不足,也会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因而,我觉得汉字、汉语是需要终身学习的。我们需要找回对汉字的热爱,找回对母语的热爱。       (选自《新湘评论》
第24
期,有改动)
6.
下列选项不属于“
汉字”
作用的一项是(  ) 
 A.
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
B.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字。
C.
汉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
D.
汉字造字有六法,许多字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复杂的演变历史。
7.
下列做法不属于“
找回对汉字的热爱”
措施的一项是(  )〕
 A.
领悟汉字本身的意蕴,体会汉字的形之美、意之美和声韵美。
B.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习压力,呼吁学生少上网和少发微博。
C.
掌握汉语、汉字的基本技能,提高应用汉语、书写汉字的能力。
D.
加强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推出汉字读写的电视节目。
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二十世纪至今,汉字的书写方式发生了两次重大变化,每次变化都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应用汉字的方式。
B.
当今社会,胡乱书写、使用汉字的状况层出不穷;提笔忘字,认得字却想不起如何书写的现象则更为普遍。
C.
使用电脑打字让撰写文章,与他人交流都变得更为快捷,但这种便捷最终导致了人们忽视汉字本身的意蕴。
D.
我们总以为学习汉语、汉字无需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认识偏差使得中文系、新闻系的大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都非常糟糕。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7
8
D
B
D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94572.html

相关阅读:阅读金沙滩的《600前的琴和600后的花瓶》附答案
季羡林《论压力》阅读答案
《节约着是美丽的》阅读答案
《生活如椅子》阅读答案
《“知入”与“知出”》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