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
1
、本文中心要突出,思路要清晰。那么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文,理出本文的思路?
2
、本文作为演讲稿有很强的针对性,作者对青学子提出三点要求分别是针对什么社会现实提出的?在课本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3
、在作者看来,学生求学宗旨不正大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4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
砥砺德行”“
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有没有好的方法?
5
、在作者看来,提倡“
敬爱师友”
有什么好处?
6
、作者“
一切为了学生”
这一思想在这篇文章的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体现?
7
、大家思考一下,一上来连客套话也没说,就开门见山的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可以看出蔡元培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三、鉴赏课文
1
、本文就是围绕着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北大学子而展开的,并且全文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和精心构思。
结构:作者开头简单交代自己往昔与北大的交往,显示自己在感情方面与北大的联系。
之后,即以新任校长的身份,对青学子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求青学子端正对大学性质的认识,抱定认真求学的正大宗旨,为做学问、为今后的发展打基础而来,而不是为做官、发财而来。
二、要求青学子在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社会背景中,认真砥砺德行,以天下为己任,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
三、勉励青学子相互友爱,共同进步,为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榜样。
在演讲的最后,作者告诫青学子近期做好为了做学问和改良校风必须做好的两件事:改良讲义,添购书籍。
2
、“
抱定宗旨”
针对的是北大的不良学风和学生求学宗旨的不正大。从“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可以看出,当时北京大学学风腐败,很多学生学习心态不正确,不是以研究学问为宗旨,而是以做官发财为目的,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所以作者要求学生首先要抱定研究学问的宗旨。
提出第二条“
砥砺德行”
的要求,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风俗败坏,道德沦丧,而北京社会尤为恶劣,文中说“
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可见大学生也深受污染。而风俗之好坏,又关系到国家之兴替。所以北大学生必须能“
砥砺德行”“
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提出尊师爱友的要求,课文没直接写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不良风气。但从前面所写的情况可以知道,当时北大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功利至上,学生都很势利,缺乏一种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师生不能融洽相处。
3
、学生无心向学: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敷衍三四,潦草塞责,只求混个文凭,借此活动于社会。在校内会对其他同学造成恶劣的影响,会对整个校风造成影响,使得北大校风变得腐败不堪;
对社会也贻害无穷:“
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
误己又误人。
4
、最好的方法是以正当之娱乐,代替不正当之娱乐。这样才能无亏于道德,而又有益于身体。他在学生中成立进德会,入会的人都要遵守不饮酒,不纳妾、不打麻将的基本戒条。另,还提倡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正当的趣味。
5
、尊敬老师,能使求学更为便利。学生友爱,能相互切磋,促进学习;有时自己做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别人可以指出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互提点,才能共同进步。
6
、其实前面的两点要求针对的是现实弊端,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好;后面的两点计划也一样,改良讲义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购置图书是直接为学生服务。
7
、他对北大的学生要求很严格,是个严厉的人。他不说客气话,也不说理想、目标之类让人觉得虚幻的话,一点虚的都没有,全来实的,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理性、务实的人。他敢于挑战流俗和时弊,而不是向它们妥协,是个勇于改革的人。他不仅是个校长,也是一个改革家。他是以战斗者的姿态踏上北大校长之位的,做校长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挑战,为了改革,为了建设一个一流的大学。他是一个改革者,也是北大的舵手,是开拓者。他提出的三点要求,直指弊端,针针见血,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办法、有谋略的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499953.html
相关阅读:《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阅读
阅读《吹尽狂沙始到金》附答案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阅读答案
荣誉 阅读答案
别伤害自己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