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中考化学的考试说明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以本地区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六?三”学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为基准。

(二)、命题原则

以课改教材为依据,严格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全面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业水平、应用能力。试题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力求稳中有变,稳中有新,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力求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

试题应:

(1)关注双基考核,体现能力立意;

(2)关注生产生活,突出实践体验;

(3)关注能力测试,基于实际问题;

(4)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

(5)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根据我地区的实际情况,化学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和社会发展”五个方面。下面对各部分的考查内容和命题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考查内容

科学探究

1.实验基本操作技能:(1)掌握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2)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4)会选择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5)能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6)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别一些常见的物质。

2.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应用能力:(1)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考查实验方案设计、分析推理及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能力。(3)实验观察和实验信息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身边的化学物质

1.空气的主要成分:(1)空气成分。(2)空气成分的探究。(3)空气中各组分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氧气和二氧化碳:(1)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3.水的组成和水的净化:(1)根据实验推断水的组成。(2)了解纯水和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3)了解常用的净水方法。

4.溶液:(1)认识溶解现象。(2)了解溶解时的能量变化。(3)能说出常见的乳化现象并加以应用。(4)溶液的组成和分类。(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曲线的涵义。(6)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7)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8)了解结晶。(9)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5.常见金属的主要性质和用途:(1)金属的物理特征及用途。(2)常见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3)金属生锈原理和防锈措施。(4)铁的冶炼。(5)金属资源的保护。

6.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1)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2)溶液的酸碱性和pH。(3)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4)了解简单的化肥知识。

7.常见有机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

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物质的微观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和离子。(2)原子的构成。(3)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化学元素:(1)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元素的简单分类。(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

4.物质组成的表示:(1)记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2)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组成。

(3)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物质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进行区分。

2.化学反应的类型(1)化学反应的分类。(2)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简单判断置换反应的进行,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解释。(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常见的现象。(3)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与社会发展

1.化学与能源:(1)燃料燃烧的条件与应用。(2)常见化学燃料的主要成分。(3)燃料的发展和人类及环境的关系。

2.常见化学合成材料的应用及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化学药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化学与环境:(1)“三废”处理的一般原则。(2)常见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说明:

1.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目标,应落实到其他各主题的考查中,不宜孤立的进行探究方法的考查。

2. 书面考试的命题,应注意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着重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的理解及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产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考试的命题可以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实验信息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3.命题时,不宜考查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记忆和复述,而应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考查学生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要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4.命题时,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变化规律分析有关化学现象的能力;在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基础性,不宜涉及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不宜涉及反应物不纯、原料损耗并存的计算。

5. 命题时,不宜强调对化学与社会相关知识的简单记忆,而应该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从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物质的观点。

三、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与分值比例

(一)试题难度

1.难度比例:试题按照易、中、难分值比例拟定为7:2:1。

2.难度系数:难度系数约为0.6~0.7。

(二)试卷长度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方式进行,采用16开8页布局,六道大题,满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三)分值比率

其中科学探究约占18%,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1%,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1%,物质化学变化约占12%,化学社会发展约占18%。

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试题分值分别渗透在知识和技能目标中考核。

试题中主干知识考查覆盖率为100%。

四、试卷题型与赋分

考试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思考与感悟、计算题,共六道大题。其中选择题共15小题其中1?12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填空题拟定20分;简答题拟定15分;实验题拟定17分;思考与感悟拟定7分;计算题拟定11分。

五、题型说明与举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题型说明】这类试题可以测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的能力,并且具有评分标准客观和考查范围广的特点。但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功能不如主观题。因此,选择题应立足于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题命题要求是:科学严谨,选项准确无歧义,难度不宜过高,情景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例1: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进行的生产活动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造纸 B.晒海盐 C.制火药 D.烧瓷器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学生感受化学物质的普遍性,感受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题从古代生产生活入手,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考查,既考查了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进一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的观念的形成。

例2:在AgNO3、 Cu(NO3)2和Zn(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Zn(NO3)2 B.滤渣中是Ag和Cu

C.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和Zn D.滤渣中一定有Ag、Cu和Fe,一定无Zn

课标要求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简单判断置换反应的进行。此题以探究实验的比较、分析过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形成研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试题的立意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推理与分析能力,关注对探究实验的反思。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整体回顾与分析,总结实验问题,培养学生形成问题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填空题:

【题型说明】填空题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综合性。同时填空题不像选择题那样设置备选项,可以避免选项的提示和暗示。对填空题而言,除基础性、科学性、难度适当、情景贴近学生生活等基本要求外,设问应灵活且要求明确(必要时还应在所填空格后加指导语),要有利于学生展现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例: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 极;

(2)如何验证乙管气体的成分 ;

(3)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偏大是因为 。

本题是教材中有关电解水实验的改编题。题的立意是考查学生的实验推理与分析能力,形成对实验现象分析、实验量化研究的思想。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仅要了解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而且要注重实验过程中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如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用学科的观点综合解决问题等。

(三)简答题:

【题型说明】简答题在考查学生较高层次(如演绎推理、实验设计、问题探究、定量分析等)方面有选择题、填空题无法替代的功能。同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完整性、创造性和文字表达能力在解简答题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较好的体现。简答题的命题要求是:情景新,探究性强,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灵活同时又要便于阅卷者评判。

例: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质而被广泛的使用,但世界上金属锈蚀问题非常严重。生活中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必须要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为什么?

本题以金属锈蚀为材料,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历出发寻找命题素材,以问题的分析、说明和解决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设置是对学生生活经历、实际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种再现,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经历和体验,关注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和方法。

(四)实验题:

【题型说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展现过程。实验探究题通过明确问题、设计实验、观察解释等环节设计问题,考查了科学探究方法的8个要素;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试题的创设一般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展开,这些情景真实、生动,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恰似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调用自己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兴趣、责任的驱使下,有充分展示自己探究能力的空间。实验题往往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例: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测:

(1)我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测都有不足,理由是:

甲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选择一种该溶液的可能组成方式,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该溶液的组成

本题是一道探究实验设计题。以学生未知问题创设了真实的探究情景,既为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能力发挥创设空间,又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作出了导向。既注重考查了实验能力,又注重考查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学生既可能提出完整、合理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根据现有的知识水平发现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尤其能够诱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五)思考与感悟:

【题型说明】这类试题融知识能力考查和情感培养为一体,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展现自己对人类生存、人们生活等有关问题的观点和态度,在面对环保、伪科学、人类健康等问题中做出决策。试题灵活多变,角度新颖,与社会的联系紧密。学生在中考中不仅经历了一个答题过程,更有情感的交流和培养,能体现心灵的碰撞过程,为学生展示三维目标提供了舞台。

例:在“魅力城市”齐齐哈尔有一个美丽的“劳动湖”。有时在湖面上会看到一些漂浮物,如方便袋、油污、泡沫塑料、易拉罐等杂物。你是齐齐哈尔市的一名中学生,你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劳动湖”及周围的环境,请你就保护好“劳动湖”环境问题谈谈你的感受。(从环保、情感两方面谈)

试题考查学生对水污染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感受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倡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体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广大师生在教学中完成三维目标的教学思想。同时开放的平台设计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新课程中所倡导的彰显自我个性、表达个人观点的理念。

(六)计算题:

【题型说明】计算题通过对化学计算技能的考查测评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与包含计算的选择题、填空题不同,计算题要求学生完整地展现思维过程,属于主观题。考虑到初中化学的启蒙性和基础性,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化学计算题的命题要在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能力考查上把好关,要体现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减少为计算而计算的题目。

例: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1)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2)上表中m的数值是 。

(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如果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发生反应,杂质也不溶于水。试计算实验(2)中生成氯化钙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是一道实验数据分析型计算题。试题表述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文字叙述,辅以图像的形式来反映实验过程中数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试题中通过判断实验中的数量变化关系,由实验过程确定相关计算数据,使计算由单一的关注数值转变为关注过程,关注数据的转化。既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又考查了信息提取和搜集能力,体现计算题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15050.html

相关阅读:初中化学实验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