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⑥可也。”
──《左传•僖公二十二》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泓:泓水。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③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④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⑤?(qíng):强而有力。⑥?(chán):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12.
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别是什么?(
2
分)
13.
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答案:①鼓:击鼓进军
②歼:被杀死
③重:再次
④以:凭,靠
评分:两小题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11.
答案:怜悯老的敌人,就如同屈服于敌人。
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
2
分,意思对即可。
12.
答案示例:长勺之战中曹刿巧用战术,造成士气的彼消我长,并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战机,取得胜利。泓之战中宋公恪守“君子”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评分:两种原因各占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
答案示例:
写作目的一:两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写作目的二:两文写作目的均不在于再现战争的场面经过,而在于揭示战争成败的因果关系。
写法一:两文都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论战,略写战争经过,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写法二:都运用了衬托。用鲁庄公的无知浅陋衬托曹刿的足智多谋;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或以子鱼的急功近利衬托宋公的尊礼守信、远见卓识)。
评分:答对其中一个角度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16020.html
相关阅读:《顾荣贻炙》阅读答案
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附答案)
余幼时即嗜学 阅读答案(云南昭通)
《梁上君子》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