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说课稿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材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四部分。

一、教材内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节课的课程标准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资料比较南北方地区的差异3.说出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对各自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其次说学生的情况。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南、北方地区的差异并不陌生,尤其是去过南方旅游的同学对于这两个区域的差异更是知之甚多。不过,这些只是他们的感性认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归纳概括总结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于南、北方的差异还不能上升到理论水平,也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是经过一年半地理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具备读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还是能够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形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范围;

2.明确每个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即南方多雨、北方偏旱;南方河流大,北方则小;冬季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米北面;南船北马。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气温图、降水图、河流流量图和材料,分析总结南、北方的区域地理特征;

2.利用填图游戏、小组活动、比较、归纳等方法学习区域地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四、重点难点

重点:1南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2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难点:南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教学环节分析

1.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板图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尤其是电子白板的使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地理教学进程。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游戏填表、小组合作和分组辩论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相互探讨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使得主导学习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同时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

我把整节课分成7个环节,即1.“祥云”在南还是北(导入)2.我行我秀,绘绘清(明确界线);3.地理要素“回家”聚(自然地理特征);4.南方北方有差异(人文地理特征)、5水果故乡在哪里?(自然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图表突出地不同(巩固练习)7、我写南腔北调集(课后探究)。

第一,“祥云”在南还是在北?

通过奥运火炬在中国传递城市路线图的闪现,以及相关城市主要景观图片展示来导入,让学生说出哪些是他心目中的南方城市或北方城市,南、北方的地理界限在哪里,哪些是本地图上的南方或北方城市。

第二,我行我秀 绘绘清

教师在白板上画出带有大兴安岭、阴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秦岭—淮河的中国轮廓图,让学生在图上画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南北方的位置、范围、界线,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第三,地理要素“回家”聚

由于图片比文字更具吸引力,在这个环节我在屏幕上拖出植被、气温降水图、河流等一系列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图片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属于南方地区,哪些属于北方地区,说明原因。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这部分知识归纳总结比较容易,而且通过讨论的方法不但能突破本节课的南北方自然环境的特征这个难点,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为了及时的反馈与巩固这部分知识,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回家”,把文字拖到相应的表格里,通过这个活动,不但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角色。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地区

气温

降水

地形

植被类型

第四,我写南腔北调集

对于本节课的南北方的人文特征这一知识点。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传统体育、诗词、乐器和剧种、建筑、农耕制度五个小组,学生通过探究、讨论得出南北方地区在这些方面的差别,然后发布结果,其它小组进行补充。在分组时我十分注重学生的特点,例如喜欢体育运动的男孩子较多,就把他们分成一组;学校乐队队员的和喜欢音乐的同学就归为乐器和剧种这一组;而农耕制度这一组多是来自郊区的学生。这样分组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同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第五,水果故乡在哪里?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个活动,从超市买来的几种水果,让同学们说出哪些是南方水果,哪些是北方水果。并设置讨论问题:在我们当地的果园种植南方的果树会硕果累累吗?为什么?活动中气氛活跃,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得出人类生产生活受自然环境影响的结论。这样不但遵循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理念,而且也轻松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在学生讨论之后播放视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知识点。

第六,图表突出地不同

发给学生一个表格,在三分钟内完成,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找出同桌的错误,并加以改正。通过这样的活动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第七,南方北方有差异

设置“意由未尽”的探究作业,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写出带有南()北()的词语。

这一作业的安排不但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南、北方的差异,而且体现了地理课标中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出地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三、教学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了多种形式评价,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给出适当的评语,“发现闪光点” “鼓励自信心”,在学生填写交流人文环境差异表格时,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2235.html

相关阅读:小地名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