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
~
8
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
“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
……
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
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
,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这雪国中的蓝色小生命,纤细里充溢着坚韧,孱弱里蕴藏着刚强,微小里含纳着博大;这小小的生命里,也浸透着星的璀璨,月的妩媚,日的明丽。它们以小小的蓝色火焰与巨大的寒流搏击,它们以火热的心律终于鼓破了厚厚的冰窖,它们是这漫漫雪国里生命的精灵
!
友人告诉我,这蓝色的小花名叫
“
白头翁
"
。
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崂山雪地的小花小草,还有这雪国中的
“
白头翁
”
,都是造物主无与伦比的杰作,都是生命的奇观
……
人们惯常喜爱吟诵参天的大树,喜爱聆听它们博大生命的浩歌。但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浩歌是夏的宣言与旗帜,寂寞则是春的预报和序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幢憬着春天却不能轰轰烈烈、大红大紫的众多的小花小草,谁也没有权利去有意或者无意地践踏它们
……
(选自《新世纪文学选刊》
2002
8
月号,有删改)
5
.文章把小花称作
“
雪野里的精灵
”
,意在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
4
分)
答:
美丽;纤弱,稚嫩;顽强,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6
.请赏析
“
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
”
这句话。(
4
分)
答: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
“
我
”
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7
.文章
说
“
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界
”
。两种
“
境界
”
分别指什么
?
二者有何相同点?(
6
分)
答:
浩歌的境界:宏大壮丽的生命形态,轰轰烈烈、激荡人心。
寂寞的境界:纤小柔弱的生命形态,默默无闻、自强不息。
相同点:
二者都是生命的奇观,都是生命力量的展示。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
.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
“
我
”
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B
.文章提到古人嘲笑
“
朝菌
”
、
“
蟪蛄
”
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
.
“
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
”
,其中的
“
美
”
,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D
.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E
.结尾一段的意
思是,我们应像天地公平地对待万物一样,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答:【
C
】【
E
】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
.“
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
,其中的“
美”
,不仅指小花的外观,也指它们的精神。
B
.文章提到古人嘲笑“
朝菌”
、“
蟪蛄”
生命短暂的话,目的是以人的浅薄自大来衬托小花小草的伟大。
C
.银杏树以其在时空中的伟大,谱写了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
我”
从第一次见到它开始,就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D
.结尾一段的意思是,我们应善待那些弱小生命。
E
.本文先以苏轼的话开篇,然后用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三个角度说明生命的力量,最后收束全文,含意深远。
【答案】
AD
B
项,曲解文意。作者引用“朝菌”、“蟪蛄”,目的是抒写人生的渺小与短暂。
C
项,以偏概全。“一直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错,后来作者见到小花小草后,“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后,就不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了。
E
项,分析行文思路错误。选取了三个场景,分别是巨大的银杏树、崂山顶的小花和长白山林场的白头翁;但只有两个角度,即浩歌的境界与寂寞的境界。
20
.人类为什么会嘲笑“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作者认为人类怎样做才是正确的?(6
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0
、人类自以为比“
朝菌”
、“
蟪蛄”
伟大,于是嘲笑“
朝菌”
、“
蟪蛄”
渺小与卑微;(3
分)然而,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要公平地对待伟大的生命和弱小的生命。(分)(共6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28082.html
相关阅读:《一朵小花(12分)》阅读答案
《给我未来孩子的信》阅读答案
《明月清泉自在怀》阅读答案
《周庄水韵》问题案及答案
《希望是一辆转动的风车》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