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而艺术的核心是创造性。因此要让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关键看教学是否有创造性。笔者就创造性地处理物理教材谈三种方法。
1.授新课 独树一帜定“教路”
在讲授新知识时,教师仅靠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就书本讲书本,照本宣科,是讲不出创造性的。教师首先应认真研究教材编者的意图,寻找其“编路”,然后研究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寻找教材自身的“文路”,再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寻找学生的“学路”。在此基础上教师确定独树一帜的“教路”,从而展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节的“教路”是:识别电路、连接电路、设计电路。其中,识别电路是难点和关键。
以电冰箱内的电路(如图1)为突破口来讲授电路的识别。教师问:你是怎样识别此电路的?学生1说:电流从电源的一端流出,顺着电路的流向A点时,出现了分支,这说明前面部分是电路的干路,在分支处出现了支路,可以判断电灯与电动机是并联的;学生2说:这个电路图像图2那样画就直观了;学生3说:象图3那样画更直观;学生4说:图4才是最直观的,干路、支路一清二楚。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你是如何由图1变到图4的呢?学生讨论得出:①在电路图的变化过程中,只要不改变其电路的结构,灯泡和开关的位置可以挪动;②在不改变电路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把导线任意的伸长和缩短;(如家庭电路的识别就是如此)③在电流“行进”中出现分支点时,说明电路有并联方式;……
由学生讨论,得出了识别电路的一般方法。
在电路连接前,教师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游戏,训练电路的连接:教师充当电源,右手拿一支粉笔表示电源的正极,另找几名学生充当电灯和开关,手臂作导线,如果合上开关电路正常工作,充当电灯的某学生就连连点头,表示电灯在发光,如果断开开关,则被控制的电灯停止“发光”。通过师生游戏,学生掌握了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一般方法,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串、并联的含义,最后进实验室“真枪实弹”地操作。下课后有位同学高兴地说:今天我把老师(充当电源)也管上了,因我是“总开关”。
训练了电路的识别,掌握了电路的连接,电路的设计就迎刃而解了,在此不再赘述。
2.讲例题 寻根究底觅“编路”
教材上的某些例题的设置一目了然,学生解答得心应手,这些例题似乎失去了它的示范作用。困此很多教师在处理这类例题时总是草草了事。反之,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认真挖掘编者的意图,觅其“编路”,站在编者的角度去分析例题,充分发挥例题潜在的作用,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路程和时间的计算》一节中有这样两道例题:
例1已经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那么上学要走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例题在小学数学应用题解答中并不少见,编者为什么还要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设置此题呢?我让学生自己解答后思考:你通过此题的解答得到了什么?学生1说:在解答计算题时,写已知、求、解、答,可以规范解题格式,学生2说:运用变形式S=vt解题时,必须先写出原始的公式;学生3说:把数据和单位代入公式计算前,必须把各物理量的单位划统一;学生4说,通过这道例题的解答,让我们了解并积累了生活经验,如一般的步行速度为1.2m/s左右。……以上学生的回答,都充分体现了编者的“编路”。
例2郑州到上海的铁路线长约1000km如图。从郑州开往上海的快速客运火车,要运行14h到达上海。已知南京、郑州间的铁路线长约700km,没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那么从郑州开出的火车大约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南京?
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并解答此例题后,又总结出了如下的规律:①对于题干较长的例题,用画标意图的办法来帮助理解物理情境是一好方法;②当有很多物理量在题中出现时,必须用上脚标和下脚标来区分,如例2中的t和t',s和s'等;③要善于挖掘题中给定的隐含条件。如上题中的“假设火车在郑州、南京间的速度跟郑州、上海间的相等”这就是一个隐含条件。
3.解习题 异曲同工展“学路”
学习的思路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评讲习题时,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和方法。教师把不同的正确解答方案在学生中展示(即展示“学路”),可起到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开阔学生视野的作用。
学了《欧姆定律》后,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2kΩ,如果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48V,R1两端的电压为12V,求R1和R2。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以下三种解法:
解法(Ⅰ):先根据R总和U总求出I总=,由于I1=I2=I,U2=12V,根据I=可得:R1===300Ω,又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U2=U总-U1=48V-12V=36V,同理R2===900Ω;
解法(Ⅱ):同解法(Ⅰ)求出R1=300Ω,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即可求出R2=R总-R1=1200Ω-300Ω=900Ω。
解法(Ⅲ):对整个电路:I总=,对R1有:I1=,而I1=I总,∴=,=,解得R1=300Ω,由串联电路的特点求出U2=U总-U1=48V-12V=36V,同理求得:R2=?R总=。
以上三种解法通过实物展示仪在大屏幕或黑板上交流,效果很好。尤其是通过解法(Ⅲ)意外地找到了串联电路中的又一特点──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59024.html
相关阅读:2014年中考物理冲刺:通过模拟训练熟悉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