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
1.
字词解释:
孔隙:窟窿眼;缝。
纤细:非常细。纤,细小。
囚系:关押,拘禁。系,打结。
注音:
涸(
h
é)辙
揠(
y
à
)
苗助长
淅沥(
x
ī
l
ì
)
猗(
y
ī
)
郁 :茂盛的样子。
蕈(
x
ù
n)
菌:蘑菇。
2.
背景
1940
发表。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委婉。
3.
内容疏导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择绿”“近绿”“囚绿”“释绿”和“怀绿”。
A.
择绿
(1
~
4
段
)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
4
段反复三次提及“绿影”,尽管只是寥寥几笔,但富有诗意。绿在此时还只是“影”。另外,一些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喜悦而满足”“欢喜”“喜悦”等,也给绿带上了情绪色彩,物我之间初相映照。
B.
恋绿
(5
~
7
段
)
开始对绿枝条直接描写。“观”者行为有:“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等。“被观者”情状有:伸须、攀缘、舒叶、凋谢。“观者”心态有:“怀念”“快活”“留恋”“欢喜”“急不暇择”“视同至宝”“面壁成欢”等。这一部分是以写心理活动为主,所谓“观”的对象和“观”的行为倒成为其次,成为抒情的依托。
C.
囚绿
(8
~
12
段
)
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第
8
段写作者引绿入室。叙述描写不多,以抒情为主。“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措词甚好,很形象,富有质感。第
9
段写发现“生的欢喜”。外加一个联想,从前乡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跌宕生姿。第
10
段写绿条执意向外。观景甚细。第
11
段写绿条渐瘦渐弱。描写绿枝条衰败过程。第
12
段写计算绿囚出“牢”的日子。囚绿至此结束,情感回到原来的喜绿状态。
D.
释绿
(13
段
)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动的背景,也是绿枝生存的背景。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绿枝条获得新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67884.html
相关阅读:《父亲二十前的叮嘱(12分)》阅读
老舍《我的母亲(17分)》阅读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裴多菲”附答案
丰子恺《我的母亲》阅读答案
韩少华《寻春》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