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分钟
──空军特级试飞员梁万俊成功迫降某新型国产科研样机纪实
卢锋 郭凯 谭洁 张金玉
今
7
月
1
日
13
时
40
分,成都某机场被紧张气氛所笼罩着。塔台上,机场边,飞机设计单位领导、空军某试飞大队领导、飞机总设计师、科研技术人员……数百人一齐把焦灼的目光投向骄阳似火的万里晴空。
此刻,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大的俯角高速向机场滑降而来!
这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它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型战机的科研样机,价值上亿元人民币。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它是该型飞机在定型关键阶段的一次试飞,结论对飞机改进意义重大。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飞机在
1
.
2
万米高空试飞,因意外情况燃油漏光,飞机发动机停车。为保全科研样机,试飞员决定从距机场
20
多公里远的地方空滑迫降。
下落航线与跑道呈
70
度夹角,下降速度
400
公里
/
小时左右,一旦失误,该机就可能冲出跑道坠毁。
惊天一落,危险空前。驾驶战鹰迫降的,就是空军某试飞大队副大队长、特级试飞员梁万俊。
“近了,近了……”转眼间,梁万俊驾驶战机俯冲直下。地面上,所有的人一齐屏住了呼吸。
13
时
44
分,战鹰陡然降落,在进跑道
450
米处接地。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哧!”轮子在水泥跑道剧烈摩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500
米、
800
米、
1 000
米……飞机一气冲出
1 700
米,在距离跑道尽头
300
米处戛然停住。
“成功了!”欢呼声震动机场。梁万俊走下座舱,飞机总设计师与他紧紧拥抱,激动地说:“你创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迹!”
惊天一落救新鹰!
这一落,挽救了价值上亿元的科研样机;这一落,为试飞员处理类似险情创造了成功先例;这一落,飞出了新机优异的空滑性能。
让我们把时钟倒拨
35
分钟。
这一天
13
时
09
分,梁万俊驾驶着该型国产科研样机跃升到
1
.
2
万米高空。当他按照预定的科研试飞计划刚刚做完一个规定动作后,突然发现油泵指示灯急剧闪烁。紧接着,油量表指针一路下跌。两分钟之内,指针指向“
0
”刻度。
梁万俊报告:“发动机空中停车!”
一级空中特情!空军相关条例规定:此时,作为试飞员,梁万俊可以视情做出不同选择──跳伞或迫降。
面对这种极为罕见的危险情况,跳伞无可指责,只需
0
.
01
秒,便能远离危险。但是,凝聚科研人员无数心血的战鹰就会坠毁,故障原因就难以准确查找,新机型的改进就缺乏依据……没有任何犹豫,梁万俊便做出抉择:危险再大,也要尽一切可能把科研样机保住。
决心下定,梁万俊很快镇定下来,他娴熟而机敏地调整飞机的位置和高度,以争取每一秒的时间。
飞机像大铁砣似的向机场上空逼近。机场上,所有应急车辆全部到位,所有人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指挥塔台里静得让人窒息,只听见指挥员下达指令的声音:“保持好飞机状态,控制高度、速度,做好迫降准备。”
梁万俊心里很明白,要想将飞机空滑回去,必须准确地通过高度来换取速度,用势能来换取动能。他根据地面指挥员的命令,随时判断飞机状态,修正速度和高度偏差。
飞机滑到机场
1100
米上空。梁万俊下降飞机高度加入航线,在跑道头
3
公里,放起落架,操纵飞机对正跑道,
100
米、
50
米……“准备迫降!”“明白!”天地间,惊人地默契。
于是,机场上出现了惊心动魄的成功一落!
英雄壮举绝非偶然。仰望蓝天,人们看到了梁万俊出生入死、挑战试飞极限的一道道闪光航迹。
1998
,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梁万俊,从成空某飞行团副团长的岗位上来到空军某试飞大队。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承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战机科研试飞重任,曾有多名试飞员壮烈牺牲。梁万俊自觉学习老一辈试飞员迎难克险的大无畏战斗精神,每次执行高难度高风险试飞、参加飞行表演等重大任务,都主动请缨。几来,他先后自学了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航空电子等多个学科专业,成为熟练驾驶多种机型的高素质试飞员。在试飞中,他先后遇到惯导故障、航电故障、供氧故障等险情数十次,都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精湛的飞行技术化险为夷,圆满完成了国产最新型战机火控系统定型、某型系列战机鉴定、国产某新机首飞等数十项重大科研试飞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
此次,梁万俊成功处置国产某新型科研样机重大特情,成都军区空军党委为他报请一等功,并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军委首长称赞他是“一个思想、技术双过硬的优秀试飞员”。
(《解放军报》2004
11
月8
日)
这是一篇通讯佳作,曾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通讯行文既有紧张感,又富有激情,你认为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具有这种特色?请结合文章作分析。
明确:
①
运用倒叙手法,把紧张情节放在开头,先声夺人,造成悬念。
这篇通讯的结构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独特构思。他先聚焦最惊险的瞬间,再回述全程,最后集中介绍背景材料。整体上采取倒叙的结构,局部上在叙述过程中穿插背景介绍。这篇通讯从飞机发生故障的第
31
分钟
——13
点
40
分写起,先将飞机着陆的惊险瞬间展示给读者。采用这种倒叙的方式,能吸引读者的第一注意,把精彩的场面、紧张的情节、激动人心的高潮先叙述出来,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对下文的阅读兴趣。
②
将紧张的情节叙述与富有激情的议论抒情结合,增强抒情性和紧张感。
文章的前两段写完人们
“
把焦灼的目光万里晴空
”“
一架失去动力的战机在万米高空正以极大的俯角高速向机场滑降而来
”
之后,插入了
“
这不是
……”
的三段议论,让读者感知到飞机的贵重,试飞的重要,降落的艰难,增添了紧张气氛。当飞机降落成功后,作者又加入了
“
成功了!
”“
惊天一落救新鹰!
”
这样的感叹句以及三个
“
这一落
……”
的排比句,这些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增强表达效果,把激动和喜悦的情绪传达给了读者,让读者的心也激动不已。
③
细致描绘关键情节,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紧张感。
文章抓住飞机降落的关键时刻,不惜笔墨细致描述,发挥其内在的感染力,这样,能引人入胜。
“13
时
44
分,战鹰陡然降落,在进跑道
450
米处接地。在接近跑道的一刹那,机头一昂,
‘
哧!
’
轮子在水泥跑道剧烈磨擦,划出两条刺眼的火龙!
500
米、
800
米、
1000
米
……
飞机一气冲出
1700
米,在距离跑道尽头
300
米处戛然停住。
”
通过这样的描摹,把飞机降落这一瞬间的过程,
“
放大
”
来写,使情景历历在目,把当时的紧张气氛充分反映出来。使读者阅读篇作品时,会屏住呼吸,心脏和着现场的节奏一起跳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576035.html
相关阅读:《挽留》阅读答案
心中的自留地 阅读答案(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阅读答案
2007上海市中考阅读《老海棠树》附答案
《我的初恋》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