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骁飞
①
民国四大国学大师之一的陈寅恪学贯中西,通晓
30
多种文字,但他不屑于考证书,连一张文凭都没有。
②
梁启超知道他是匹
“
千里马
”
,便极力向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举荐。最终,清华大学破格聘用这名
“
高中生
”
为大学教授。
③
按理说,陈寅恪从此应该对梁启超感恩戴德才对,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两人在相处中,丝毫看不出陈寅恪对梁启超的
“
追随
”
。
④
一天上午,梁启超刚上班,同事就递给他一份学报,说:
“
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
”
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
⑤
原来,梁启超曾写过一篇有关陶渊明归隐动机的论文。他认为,陶渊明弃官归隐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寡廉鲜耻,普遍缺乏道德感,他纵然没有力量改变现实,起码也不愿同流合污,把自己的人格和操守丢掉。陈寅恪则提出不同见解,他认为陶渊明辞官回家种田,是因为东晋被灭之后,他
“
耻于事二主
”
,才发誓不与新政权合作。
⑥
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
“
恩师
”
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
”
⑦
一旁的同事与陈寅恪有些恩怨,见梁启超如此说,便低声建议道:
“
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他是在含沙射影骂您啊!先生您在清朝做过官,在当今民国又做过官,陈寅恪这不是影射您在
‘
事二主
’
吗?
”
梁启超一听,脸顿时黑了下来,很是难看。突然,他怒气冲冲地对那个同事喝道:
“
你
滚!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
”
那个挑拨是非的同事旋即狼狈地走开了。
⑧
陈寅恪得知此事后,对梁启超的人品更加钦佩了。梁启超和陈寅恪尽管常常为了学术分歧唇枪舌剑、互不相让,但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尊重和信任,从不听信他人挑拨,这样的君子之交以及争与不争的境界无法不令人敬佩。
23
.通读全文,找出最能具体体现梁启超和陈寅恪“
争”
与“
不争”
的语句,完成下边的读书卡片。(2
分)
24
.“
争”
与“
不争”
是矛盾的,为什么“
争”
是君子,“
不争”
也是君子?请你概括出“
争”
与“
不争”
各自蕴含的君子风范。(2
分)
25
.“
相反,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面红耳赤、怒目相视的场面时有发生。他们之间的
‘
恩怨
’
一度成为好事者的说词。
”
这句话是从文中抽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2
分)
26
.文章虽然短小,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却不尽相同,富于变化。指出文中第⑦
段划线句刻画梁启超和陈寅恪的不同方法。(2
分)
27
.积累链接:梁启超和陈寅恪是人中君子,莲花是花中君子,请默写周敦颐《爱莲说》中表现莲花如君子一样行为方正、美名远播的句子。(2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23
.(2
分)A
:梁启超接过学报一看,上面有一篇署名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或陈寅恪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和梁启超争吵不休。)
B
:面对陈寅恪的针锋相对,梁启超毫不在意“
恩师”
的威信受到挑衅,大笑道。(或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
24
.(2
分)“
争”
蕴含思想独立、治学精深的君子之风;“
不争”
蕴含襟怀坦荡、不重虚名的君子之风。(恰当即可)
25
.(2
分)第③段和第④段之间
26
.(2
分)梁启超:正面描写(神态、语言描写亦可);陈寅恪:侧面描写
27
.(2
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错一字扣1
分,扣完为止)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07658.html
相关阅读:阅读《弯弯山路》(附答案)
丰子恺《白鹅》阅读
《父亲是一条鱼》阅读答案
《父亲之跪》阅读答案
《庐山观云》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