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柏林墙的碎片 刘小枫》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柏林墙的碎片 ① 刘小枫 (1) 柏林墙上曾有过一种文化,如今这种文化变成了碎片。 (2) 自从民主德国的一些公民在柏林墙东侧掘开了几个大口,让东西柏林人自由往来,柏林墙开始变成 柏林墙的碎片


刘小枫
(1)
柏林墙上曾有过一种文化,如今这种文化变成了碎片。
(2)
自从民主德国的一些公民在柏林墙东侧掘开了几个大口,让东西柏林人自由往来,柏林墙开始变成历史的废墟。在柏林墙的西侧上面,有用油料涂满的图画和语言,一些地方甚至层层重叠,不断更新创作。如今,人们带着欢庆的心情涌向柏林墙,用铁锤和铁砧在墙上敲下几块碎片,作为历史遗留的纪念品珍藏起来。谁知道这些带有各色油彩的碎片在几十年或几百年以后会值多少钱呢
?
如今,巴掌大的一块碎片售价已高达十个西德马克。此外,用小小的碎片做成的精致耳环和胸针,已在柏林墙前出售。对柏林人来说,这似乎是今年最佳的圣诞礼品。不难想见,用柏林墙的碎片做成的艺术品种类会日益繁多。
(3)
然而,我在著名的布兰登堡门的柏林墙西侧,见到一篇写在大木板上的优美散文。上面的文字告诫人们:

柏林墙被掘开了,但是,这并没有伴随着胜利的欢歌,只有沉重的记忆带来的苦涩思索。

难道人们一定要用种种政治意识把人类敲击成碎片
?
难道只是在政治领域才会有一座座柏林墙
?
难道这个世界上筑起的高墙要永远存在下去
?

(4)
令人深思的是,把人在地理上、生理上、心理上隔绝开的柏林墙,却是由主张整个人类拥有解放和幸福的政治理想构筑起来的。柏林墙文化是人类之耻辱的符号,值得庆幸的是,如今它已经变成了碎片。柏林墙的碎片亦是人类之耻辱的记忆符号,它不知与多少活生生的人的肉体和精神碎片掺合在一起。作为一种艺术品,柏林墙的碎片也许是非常独特的;而作为一种文化,这一现象绝不只具有讽刺意味,它意指的或蕴藏着的绝不是人类的欢悦,而是人类永远洗刷不净的污秽和永远消退不去的悲哀。
(5)
柏林墙绝不是一种仅在德国才有的现象,它不过是在世界上处处存在着的各种隔绝人身、诋毁人身的有形和无形的凝聚。柏林墙是用钢筋和水泥铸成的,这意味着现代技术可以生成隔绝人身、诋毁人身的墙的原材料。墙在这个现代世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管是这个世界还是我们自己,都是碎片
——
涂有各色油料的碎片。柏林墙作为一个普通的象征绝不只具有政治意味。
(6)
惟一能穿透那隔绝、诋毁人身的墙的是爱。然而,令人悲哀的是,如今爱本身也成了碎片,甚至也经常成为一种墙。人的爱不是神的爱。一旦人的爱与那自我牺牲的上帝之爱相分离,就必然变成碎片。这难道不是我们的现实
?
(7)
我也来到柏林墙前,用铁锤敲下了几块碎片,把它们收藏起来。对我来说,我收藏的不仅是柏林墙本身,更是这个世界本身,这个时代本身,还有我们自己。
(
选自《这一代人的怕和爱》,有改动
)
【注】

1949
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
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

华沙条约组织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1949
年,在美国和苏联各自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首都柏林也同样分裂为东、西两部分。随着冷战的加剧,
1961
年,民主德国政府沿西柏林四周筑起了一条长近一百七十千米,由水泥墙、铁丝网和
?
望塔组成的封锁线,用以阻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的渗透。这条封锁线被称为

柏林墙

,它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
18.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
.本文题为“
柏林墙的碎片”
,文中写了墙的碎片、世界的碎片、人类的碎片以及爱的碎片等,虽然它们形态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一种隔绝。
B
.文中说现代技术可以生成隔绝人身、诋毁人身的原材料,含有作者对现代世界工业文明辛辣的讽刺;表达不但通俗易懂,而且生动形象。
C
.在本文作者看来,世间虽然并不缺乏爱,但是如果人类的爱缺乏自我牺牲的精神,就有可能变得偏执、狭隘,从而成为另一种形态的墙。
D
.本文围绕着柏林墙移步换景,以游踪为线索串起全文,层层深入地阐发自己的观点;同时,前后行文多有照应,脉络清晰,思路颇为严谨。
E
.本文虽是对历史的反思,但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对现实的审察,它所表达的内涵还是指向“
把握现实”
的。
19
.文章开篇说“
柏林墙上曾有过一种文化
,就全文来看,这里的“
文化”
指什么?
(3
分)
20
.(
1
)文章第(2)
段用了不少笔墨写“
人们带着欢庆的心情珍藏柏林墙的碎片”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
分)
(2)
文章第(3)
段末尾作者用了3
个由“
难道”
引导的句子,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
分)
21
.作者在文中说“
墙在这个现代世界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请简要结合原文及典型例子,谈谈你对“
墙”
的看法,不少于240
字。(12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8
.A
、C
19.
把人在地理上、生理上、心理上隔绝开的柏林墙,却是由主张整个人类拥有解放和幸福的政治理想构筑起来的。
20
.①
第(2)
段中写人们的“
欢庆珍藏”
,目的有二:a
由“
欢庆的心情”
导出下文“
沉重的记忆带来的苦涩思索”
,为表现主题引线;b
由人们因碎片的经济价值而珍藏,引出下文作者因碎片的人文价值(
或历史价值)
而收藏,为表现主题引线。②
第(3)
段末尾的3
个“
难道”
,作用有两个。第一,修辞作用:a
作者运用反问,把对柏林墙、对各种隔绝人们身心的高墙的质疑、怨恨表达得更加鲜明,激起读者的共鸣,令人深思与回味;b
作者运用排比,把对柏林墙、对各种隔绝人们身心的高墙的质疑、怨恨表现得很有气势,富于感染力,并且层层深入,条理清晰,富于说服力。第二,结构作用:承上启下,由大木板上的散文中的告诫语引出对“
政治意识的墙”“
其他领域的墙”“
如何消除种种高墙”
等问题的思考,并以这三个问题总括下文。
21
.本题虽属开放性试题,但内容也有所限定:这里所说的“
墙”
,当指“
现代世界”
的“
墙”
,当指起阻隔作用的“
墙”
,当指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去消除的“
墙”
。符合上述三点要求才算符合文意与题意,如巴以争端、南北朝鲜、两岸关系、民族团结、邻里和睦、人际交往等问题均符合选材的要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22952.html

相关阅读:《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乔叶》阅读答案
《不完满才是人生(10分)》阅读
《茶可道,茶亦悠然》阅读答案
《雨的四季》阅读指导及答案
阅读《父亲的大学》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