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广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而比较阅读,就是培养和检查迁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比较阅读的教学,见之于目前的各类语文教材。如初一语文第一册中的同题课文魏巍《我的老师》和海伦凯勒《我的老师》的比较阅读,前第四册课文《怀疑与学问》与练习题中的《学贵有疑》的比较阅读,许多单元的同题材或同体裁课文的比较阅读等。这些课文的编排,都是让学生在比较阅读的训练中培养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
如何在比较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把阅读材料进行纵向比较,从几个材料的体裁、内容、中心意思、文章结构、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或者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从不断的阅读中找出规律,找出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进而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迁移到更高的层次。
下面以几种类型的文章加以说明。
先看两篇记叙类的文章选段。
[甲]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两法郎50生丁。”
论文《比较阅读与能力迁移》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有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乙]我走在街上……一个衰老的乞丐把我叫住。
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的脏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着周济。
我摸遍了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块手绢也没有。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带着。
可是乞丐等待着……他那只伸出的手微微晃动着,哆嗦着。
我惊慌失措,羞愧异常,便紧紧地握住这只颤抖着的脏手……“请勿见怪,老哥。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乞丐那对发炎的眼睛凝视着我。他那发青的嘴唇笑了??他也紧紧地握住我冰凉的手指。“没有关系,兄弟,”他讷讷地低语道,“为这也要谢谢你。这也是施舍呵,兄弟。”
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
这两个语段,一是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选段,一是屠格涅夫路遇乞丐的逸事。两文都写到了对穷苦人的态度,都有人物形象的刻画,也都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两文的共同点,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找出它们刻画人物方法的共同之处。两文中人物的心理刻画都比较细致。[甲]文中“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段心理描写,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而[乙]中“我惊慌失措,羞愧异常”是因为“我”身上没有什么东西施舍给这个乞丐。两文还揭示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两文中的“我”具有相同的思想性格,都善良,富有同情心。而[甲]文中的母亲是一个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人。两文表现的主题思想不同。[甲]文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乙]文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境界。这又是两文的不同之处。
这样,经过两文的比较阅读,学生就能把课文(甲文)中所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迁移到对课外文章(乙文)的分析理解中去,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
再看下面两段说明性文字。
论文《比较阅读与能力迁移》
[甲]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飘起来,沉不下去。
[乙]过去我曾听说过不少关于死海的神奇故事,下海一游才知道这些故事并没有丝毫夸张。死海水浮力之大,实在出乎我的想象。这里的水看上去和普通海水并没有明显差别,颜色碧绿,清澈透明。不过,湖水极其苦涩,如果不慎呛进一口的话,半天都会觉得口舌发苦。当我在水中游动时,身上总有一种黏的感觉。湖水仿佛是一双无形的充满魔力的大手,无比轻柔地将人体向上托举。因此,人们不论是否会游泳,入水都不会下沉,而且还可以轻松自由地在水中漂浮。你如想双手托在脑后横躺水面,或想双膝并拢端坐水中,或是伸展双臂站立水中,都能如愿。许多游客带着报纸和画报,仰躺在水中翻阅。更为有趣的是,人还可在水中行走。只要手脚配合协调,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就可以在水中走出潇洒飘逸的太空步。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是置身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神话境界。
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都是“死海的浮力”,这是它们的共同点。若用同中求异的方法比较阅读,就会发现,两段文字说明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段主要揭示死海浮力大的原因,[乙]段则主要描述死海浮力大的现象。两段文字的说明方式也不一样:[甲]段文字语言平实准确,如“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一句的“23%?25%”使用了约数,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了解尚未达到精确的程度时,使用约数更显示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乙]段文字的语言则比较生动,以人在死海海水中种种活动情况生动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现象。
再看下面两段文字。
[甲]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恒价值的却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如明代张溥读书,细嚼慢咽,寻幽探微,读后还要抄写七遍,可谓精读之典范。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有时为了开阔视野,增大阅读面,泛读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翻阅,是说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也不要一页一页地读。就像看报一样,随手一翻,看看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听说在中国刚有报纸的时候,有些人捧着报纸,就像念四书五经一样,一字一句地高声朗诵。照这办法,一天的报纸,念一年也念不完。
[乙]读书务求深解。古人读书之道,讲究深钻细研,融会贯通。张溥读书,不但字斟句酌,还要手录七遍,对于经典文献,他终能解其本质,得其精髓。韩愈在《进学解》一文中也说,他读书时“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今人读书往往不求甚解,浮于其表,结果即使是“读书破万卷”,涉猎无限广,充其量也不过是一知半解的半瓶醋而已。能深钻细研者,实属凤毛麟角。总之,无论古今,读书切不可停于表面,深刻理解文意,读书才会有所得。
这两段文字,一是说明文,一是议论文。它们之间的比较阅读,首先是建筑在课本中的说明文和议论文相关知识的迁移上,即借助说明文和议论文的相关知识读懂读通这两段文字,然后再把这两段文字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经过知识的迁移和比较,可以发现,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的共同点是“读书”,其不同点在于:[甲]文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它的说明对象是读书的方法;[乙]文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它的中心论点是读书务求深解。[甲]文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分类别;[乙]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两段文字都谈到了张溥的事例,但它们的作用不同:在[甲]文中的作用是具体说明精读的方法,在[乙]文中的作用是用典型事例证明读书务求深解。
从上面几组阅读材料可以看出,比较阅读的形式有同一体裁同一内容(如关于死海的一组材料),有同一体裁不同内容(如开头的一组材料),有不同体裁同一内容(如关于读书的一组材料),还有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比较阅读等。但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平时阅读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只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练习,重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就能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并在迁移扩展中求得创新。
(本文获全国中语会阅读研究中心第六届全国阅读研究论文评选一等奖
论文《比较阅读与能力迁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51300.html
相关阅读: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
《海燕》课后练习答案
现代文阅读答题规范
《浅议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见解型”的考点??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十大考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