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之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工作单位:江西临川孝桥中学 作者: 陈宝林

摘 要:本文在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字: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教学方法

一、前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联系,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必要工具,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初中数学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初中数学是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学好初中数学对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初中数学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成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结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一下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以帮助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二、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但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使得教学过程中既要兼顾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提高,又要兼顾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认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小学阶段的基础较差

由于在小学阶段,有些学生的基础较差,在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就近升入初中,这使得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同时,由于其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较差,使得其学好初中数学的信心不足,这更加不利于学好初中数学

2.2 学习内容的较大变化

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在内容上主要有三点变化:1、初中数学扩大了数域,引入负数后,将小学阶段的正数一下扩展到了有理数域,这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数字的抽象化,小学阶段主要涉及的是具体的数字,但进入初中以后,出现了以字母表示的抽象的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初中阶段开始涉及到比较系统的几何知识,由“数”到“形”的过渡只在短短的几周内就要做到思维的转化,这对于一部分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难免出现思维转化难的现象。由于学习内容的较大变化,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基础的提高。

2.3 学习方式的改变

由于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在知识结构、数学内容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相应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阶段以后,感觉到数学课学习的进度比较快,要求比较高,这使得部分学生的基础得不到及时的提高。

三、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专辑——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目前的主要问题,总结出了如下几点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树立学习的信心

信心是做事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对做好某件事丧失了信心,那么他在做事时老是觉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不大,觉得去做也只是浪费时间,从而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就会丧失对学好初中数学信心,有时就会产生放弃的心理。为此,应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找出其薄弱的环节,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其补足不足之处,树立学好初中数学的信心。

3.2 培养自学的能力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要胜于蓝,其关键的因素就是其要具备制胜的工具和方法,这个工具和方法就是自学的能力。俗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知识是无穷的,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能够给学生讲解的却少之又少,若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就要教会他们去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的方法,即自学的能力。如针对现行的初中数学教材文字精炼,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利于学生超前预习。因此,我们在课前或上课开始时,就应该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首先是插图、章首语以及内容,然后再尝试、操作、思考、交流,动手动脑学数学、做数学。在阅读前给学生设计一些自学题,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多角度、全方位、主体化地思考。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节,可以先让学生课前将一个三角形图片,剪一剪,拼一拼,并合理想象推理,再相互交流做法和得出的结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相似三角形”时,让学生与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如“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asa、aas、sss有些类似,但也有所区别,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进行比较、进行类比后得出。学生进行预习,既培养了学生的的自学能力,又树立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信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51662.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定理:角的平分线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