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虫草价格在30年内已上涨了逾千倍。虫草已从最初的稀有中药材,变成了如今资本疯狂追逐的投资品。畸高的价格必然带来疯狂的采挖,每到夏季,青藏高原的高山草坡都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冬虫夏草采挖大军,藏区的气候变化已让优质虫草变得少而又少。
¤“软黄金”
这里说的“虫草”即冬虫夏草,是虫草的一种,主产于青藏高原上,是麦角菌科的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后形成的菌虫结合体。受到真菌感染的幼虫,蠕动到距地表2-3厘米的地方,头上尾下而死,形成“冬虫”;幼虫死去后,体内的真菌日渐生长,直到充满整个虫体。到了来年春末夏初,虫子的头部会长出一棵紫红色的小草,2-5厘米高,是为“夏草”。
我国的冬虫夏草资源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五个省区的海拔3500-5000米的地区,核心产区在西藏的那曲、昌都和青海的玉树、果洛。每年春夏的4-6月是冬虫夏草的采挖季节,虫草采挖期一般仅10天,所以在虫草成熟后的10天内必须采挖,否则其药用价值将大为降低。
近十余年来,虫草由于其稀有程度和被炒热的“药用价值”,作为比黄金更昂贵的“软黄金”,已成为最贵的中草药材。
¤虫草经济
杨培曾实地探访过一些虫草产区的虫草市场,老乡们会一大早就上山挖虫草,然后下山去集散地贩卖,他们乐此不疲,在老乡们眼里,虫草的丰收等同于财富丰收。虫草让那些贫穷地区的村庄、农民在短时间内实实在在地富裕了起来,这样的“虫草经济”也逐渐受到了一些基层政府的重视。
其实,基层农牧民还不是虫草贸易真正的受益者,虫草在市场上经过四五次转手倒卖,有很大一部分经过包装和“权威”的检验,最终出现在城里商场的柜台上。而虫草的价格在某些“专业炒家”的手中辗转登顶,正是这些人获取了“天价虫草”中绝大部分的利润。
事实上,近些年来,虫草产业在西藏不少地区的经济份额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重。虫草是西藏三分之一农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这个数字在青海产区甚至达到了80%。
¤生态灾难
据杨培了解,挖一棵虫草需要以破坏0.02-1立方米草甸为代价,市面上所出售的琳琅满目的虫草,让人很难不联想到那些已被虫草采挖大军开挖得千疮百孔的高山草甸。在青海产区,虫草现在的分布密度大幅减少,甚至只在高海拔的少部分地区才能找到虫草的影子。
一方面是气候变化因素,使虫草的生长环境变得越来越狭小;另一方面,人为的过度采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使虫草生长环境的恶化加剧。而虫草的产量降低、质量下降,又推高了愈发“稀有”的虫草价格,而高价的虫草更激励了牧民们的采挖……如此往复,就形成一个生态的恶性循环。
已被破坏的土壤和植被需要经过数年的时间来恢复,如果不尽早设立禁挖区,恐怕人们在不久后将会面临的,不只是虫草的灭绝,还有生态的失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54365.html
相关阅读:防治荒漠化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