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正视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猜测错误,展现多姿的课堂;捕捉错误,生成出色的课堂;反思错误,让我们共同成长。错误让课堂生气勃勃,布满活力。
一、正视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
曾有数学专家说: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只有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学生才是有收获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师生的彼此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学中我们要敢于显露学生的错误,正视学生错误,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还源一个真实有效的课堂,打造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精彩课堂。
二、猜测错误 ----展现多姿的课堂
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猜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教学不仅仅组织单向学习正确知识,更能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我们在学生学习尚未发生熟悉偏差之前,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熟悉角度,凭借已把握的数学知识识错和改错,从而预先实行控制。
1、预计错误,防患未然。
学完《面积单位》后,练习填写单位时,不仅仅出现“一块手帕大 400()”之类的面积单位,还应该出现“教室的门高2()”等长度单位的习题,以加强对单位意义的理解。这样,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议错、辨错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诱导错误,引导深思。
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
三、捕捉错误 ----生成出色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错误的学情信息。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探究错误的根源,讨论辩解中更利于学生的自主建构,同时又锻炼了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
1、关注错误,引导辨析。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
2、善待错误,显露思维。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或产生问题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有容错的气度,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错误,让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述,不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与学生一起经历挫折,让每个学都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
善侍错误,使之成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老师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审视条件、问题、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认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师善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知其所以然,方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
三、课后反思错误——共同成长的课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指自己思维和学习、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型教师,学生需要成为反思型学生。反思是一种习惯和意识,不断的反思,才会不断地进步。“教学相长”提醒我们要学会反思错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成长。
1、学生反思,完善认知,学会数学地思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告诉,而是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自主感悟、体验。在前例中提到的“在长方形铁皮中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圆片”,学生普遍出错,等作图得出正确方法后,一定要引导大家去认真反思:以前做过的在长方形中剪多少个小正方形、小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在一块地里根据株距、行距求一共可以种植多少棵白菜等习题,可以直接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为什么这道题就不能呢?到底原因何在?从而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同时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 把自己做习题时的错误记录在一本专门的本子里。经常适时地去反思、回顾,想想自己当时到底错在哪里?产生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引领学生体验错误,反思错误,感悟新方法,达到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的目的。
2、教师反思,促进专业的成长。
有时教学中甚至应该感谢学生的错误,假如学生不犯错误,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差错、知识缺漏,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去解决问题。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寻找存在的问题,发现留下的遗憾,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从而追求教学水平的提升、完善,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因为有了错误,课堂才显得生气勃勃,布满活力;因为有了错误,师生才更能张扬个性,布满灵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57175.html
相关阅读:初中数学直线的平面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