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好每一门课程,确实给我们这些老师以极大的挑战。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对教师来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结合平时教学,归纳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最实在的内动力,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
二、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的设置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不同。但是如果从他们自已的切身体验出发去研究新知识,那么任何问题都会令人感兴趣,都有一种去探究出最后结果的欲望。学习目标的设置应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目标越具体,兴趣越浓厚,合适的学习目标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成功的经验能使学生建立信心,提高兴趣。当然学习目标的设置还应该稍高于已有的学习水平,使他们产生适当的内部紧张状态,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否则目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师生换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我在课堂上敢于放手,让学生和教师变换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习题课上,我经常在写出题目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讲解,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我发现这种方法有许多普通讲解法难以达到的效果。首先,这种方法能很好的锻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准确性,从而在解题步骤的书写上更加有条理;其次,通过学生的讲解能寻求解题的最佳方法。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第一个同学思路麻烦,其他同学再讲解出更加简便的方法,二者一对照,孰优孰劣一眼就能分辨出。第三,提高了所有同学的注意力。在学生讲解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讲的思路方法,又要注意听的同学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随时有被请到黑板上讲解题目的可能,从而做到人人精力集中,人人听讲认真。
四.注重能力培养,训练学生思维
初三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收获季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一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角度,寻求不同的解(证)法,也可以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还可以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学生思维活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变学为思。但是,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多给学生时间,多鼓励,多表扬。
五、课前测试是检查学生是否学会的有力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当堂测试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结合实际情况,我一般采用课前测试的方式,也就是在新课开始之前,准备1?2个上节课学过的重点内容进行测试,时间在5分钟以内,这样既可以检查上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有利于教师的及时查漏补缺。
六、发挥师生情感作用
爱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喜欢一个教师,也就喜欢这个教师所教的课程。当然,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间接因素,必须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会接受老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充分 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探索、创新、总结归纳、反思,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率。课堂外及时反馈信息,及时给予评价,及时给与指导和鼓励,与学生关系融恰,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富于探索,敢于创新,这对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非常必要,也是促使学生坚持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因素。
七、教学中的各种误区
在教学过程中,我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误区。误区之一:我觉得讲得非常清楚,学生就应该听得懂。但事实上,由于师生思维不能同步,学生掌握的并不理想。 误区之二:我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学起来也会很容易,但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存在反差,使老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却成为学生的难点。这些误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63229.html
相关阅读: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