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有效课外阅读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石丹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课内阅读的延续和发展。根据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150万字的阅读为底限。而我们初中语文课本的字数与这“底限”存在着极大的差距。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精选阅读内容,制订合理计划

阅读内容的推介与确立,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年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仍爱幻想的心理特点,可推荐他们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初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想发展,此阶段可推荐一些经典美文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

2.配合教材推荐。教学《忆读书》一课时,推荐冰心的《繁星·春水》;教学《风筝》,可顺势推荐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样学生从这些书中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就主动找书阅读了。

3.贴近生活。为了让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增强学生对流行文化的“免疫力”,体会文本阅读的妙处,由电影《花季雨季》介绍小说《花季雨季》,由韩寒现象介绍《三重门》,由《人间四月天》推荐徐志摩的诗集。同时还可以介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优秀刊物。

二、注重方法指导,确保阅读实效

科学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为保证阅读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可从两个层面进行要求。

(一)基本要求及方法

“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效的阅读应该建立在学生动笔的基础上。比如制卡片、列提纲、作批注、写心得等。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写成书面文字,哪怕是一段,都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思维及挑战意识。

(二)能力提升及实践

学生进行长篇名著的阅读时,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提出相应的要求并配合一定的活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1.积累性阅读。要求学生以泛读为主,每周阅读一万字左右的内容,并摘抄精彩语段,作简单点评。

2.探究性阅读。安排学生精读,指导学生重点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布置作文,然后按学生作文所分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组交流,最后推荐出优秀作品展评。由教师开展“名著欣赏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组织学生根据讲座指导,查找资料,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尝试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阅读兴趣与活力

在课外阅读活动进行的同时,配合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活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也能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及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口头表达类

1.坚持每天课前三分钟的阅读展示。学生围绕阅读的作品进行发言,可推荐喜欢的阅读作品谈推荐的理由,可谈阅读作品的感悟及收获,可剖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及风格等。

2.不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学生就近期阅读的感想与收获与同学分享,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促使学生自发参与到阅读当中来,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定期开展阅读心得交流会。在规定时间内召开阅读某本书的心得交流会,使学生之间形成比、赶、超的阅读氛围,由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心得交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书面活动类

组织学生写读书札记、编读书集锦小报、制作读书卡、坚持经典美文摘抄、撰写读书心得体会等。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语文教育获得最大的收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在不断的总结与实践中前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663950.html

相关阅读:寒假是中考备战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