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6#12316;18题。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把这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那就形成一座桥。在这里,板凳的腿就是“桥墩”,桥墩下面,伸入土中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一座桥就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桥上的车辆行人,靠桥梁承栽;桥梁的重量,靠桥墩顶托;桥墩的压力,通过基础,下达土中或 石层。
现在就让我来作为幻想家,为将来的桥梁,绘出一幅远景图吧!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像南京长江大桥那样大的桥,几个月就可以完成了。那时所有建桥的材料,都可在工厂里通过自动化,预先制成标准 构件;造桥时,在水里把他们拼装成桥墩;在桥墩上把他们架设成为桥梁,一口气作业,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现在用的各种合金钢及高强度混凝土会由高分子新材料来代替,重量轻而强度高,桥梁构件的制造,一律自动化,桥墩的水下工程,可用机器人操作,动作灵巧,由人在水上指挥。桥墩基础,不必沉到那么深,在松软的土质中,可以加进凝固剂,把软土变成硬土。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人的劳动力.采用了这些新技术,当然桥的成本就低了。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一座桥的轮廓和组成部分,会安排得为大地生色,为江山添娇。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它也不是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各个构件都搭配成各种姿态,而且各有不同的色彩,把全桥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桥上的人行道上还有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
(节选自《彼此的抵达》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删改)
【注】茅以升(1896—1989),著名科学家。本文写于1979年。
16、选文中,作者想像中的“将来的桥梁”会有哪些变化和特点?请用三个词语加以概括。(3分)
17、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组成部分时,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作具体分析。(2分)
18、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二)(7分)
16、(3分)又快又好 很便宜 很美
17、(2分)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作者将一座桥比作一条板?,板?的腿 就是“桥墩”,板凳的“脚”就是桥的“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1分 )
18、(2分)不能去掉。(1分)用上表程度的副词“几乎”和“差不多”,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去掉就很武断,与实际不符。(1分)
上一页 [2]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708758.html
相关阅读:一棵树的智慧 阅读答案(天津)
《等待一双脚为我停留》阅读答案
《给困难起名字(12分)》阅读答案
《果园快乐的时光》阅读答案(2014重庆中考试题)
采浆果的人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