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知道煤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可是,地下为什么有这么多煤呢?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知道煤是怎样形成的。
有人说煤的样子象石头,甚至一般把质量不好的煤称为“石煤”,所以说煤是石头变来的。但是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在有些煤块上还可看到有植物的叶和根茎等等形状的痕迹;如果把煤切成薄片放到显微镜下去看,有时能发现非常清楚的植物组织和构造,而且有时在煤层里还保存着象树干一类的东西。在我国有名的抚顺煤矿,煤层里含有大量琥珀,有的里面还包有完整的昆虫化石,这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其实,琥珀就是原来树木分泌出来的树脂变成的。这一切都表明煤主要是从植物变来的。
古代植物又怎样能够变成煤呢?
原来,在地质历史期间,某些时期的环境对煤的形成非常有利。在这些时期中,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地面到处繁殖着茂密高大的植物,在海滨和内陆沼泽地带,也生长着大量高等或低等植物、水草以及浮游生物等等。由于后来的地壳变动,这些植物就一批一批地被埋在地面的低凹地区、沼泽或者是海洋的边缘地带。这些被泥沙掩埋的植物,长期地受着压力、地心热力和细菌的作用,原来所含的氧气、氮气以及其他挥发物质等都慢慢地跑掉了,所剩下来的大部分都是“炭”(这种作用一般称为“炭化作用”)。这样就最先形成泥炭,随后泥炭被埋藏得愈来愈深,受了压力和温度的作用,碳质的比例继续增高,就逐渐变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简单地说来,煤就是经过这样的炭化作用以及凝胶作用变来的。
由于各地地壳运动特点不同,有的地区地壳下降速度和植物遗体堆积速度大体相当,保持均衡,就可能形成较厚的煤层;有的地方地壳沉降速度变化很大,则可能形成许多薄的煤层。可见,煤的成因还和一个煤矿的煤层厚薄、煤层多少有关系呢!
地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这种有利于成煤的地质条件。例如我国在石炭纪、二叠纪(距今23000万~28000万年)和侏罗纪(距今14000万~19500万年)等时期,对煤的形成非常有利,因此,我国的煤矿大都是这些时期形成的。
煤形成以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还继续不断地经受着各种变动和变化。如地壳的构造运动可以使原来水平的煤层发生褶皱和断裂,有一些煤层被掩埋到地下更深的地方去了,因此至今还沉睡在地下未被人们发现;而另一些煤层埋藏得比较浅,而且经过后来的风化、侵蚀作用而露出地表,我们根据这些露出在地表的“煤苗子”,就比较容易找到煤矿。但是随着人们对于煤的形成规律的进一步掌握,和找矿勘探以及开采技术的改进,许多埋藏在地下较深地方的煤田,也正在不断地被发现、开发和利用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734227.html
相关阅读:常见的地理名词称谓及其概念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