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为林业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对我国来说,这份协定既带来了良好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对林业发展来说,《协定》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将林业纳入国家绿色发展、永续发展顶层设计和高级别发展规划。全球195个缔约方一致承认,以整条的形式规定林业在未来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地位,这充分说明,国际社会高度认可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维系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协定的通过,表明将林业纳入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和高级别规划并抓紧落实,是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

二是有利于加快推进全面保护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推动绿色发展。《协定》传递出全球将迈向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强烈信号。《协定》提出确保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完整性,关于林业的活动从“通过无林地造林和再造林增加碳汇”的单一措施扩展到“造林再造林、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加强森林保护区建设、加强可持续经营、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碳储量等”多元手段;关于林业的功能从注重发挥林业的“碳汇功能”扩展到注重发挥林业的多功能;关于林业的工程范围从碳汇项目扩展到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森林经营、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涉及的林业活动内容更加全面。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全面保护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是大势所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绿色发展作出系统部署,从6个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涉及绿色发展的空间载体、制度体系、产业体系等,明确要求“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在新时期,积极参与《协定》,全面保护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既有利于实现对外承诺,维护国家形象,更有利于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三是有利于加快国家森林碳库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气候安全。我国目前提出“蓄积量增加45亿立方米”的国家自主贡献森林目标,未来随着《协定》全球盘点机制的实施,林业目标会更“硬”。世界各国纷纷将森林碳库建设作为落实《协定》的国家行动。美国在巴黎大会期间发布《气候变化和土地部门》报告,确立土地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到2025年美国要通过森林固碳等活动,每年净吸收温室气体排放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实现该目标,美国对林地增汇减排行动制定激励政策,包括林地可持续经营、养分管理、维持土壤健康等。我国通过制度、政策和标准的调整、改进,提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退化林改造、森林经营、国家储备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效益,把它们作为加快国家森林碳库建设的基础工程,适应全球盘点机制的变化,充分体现国际气候制度要求的额外性,在目前存量效益的基础上产生应对气候变化增量效益,为不断提升我国自主贡献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另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加强国家森林碳库建设,也是加快提供生态产品、坚持绿色发展的重大举措。

四是有利于林业在增加绿色能源供给、在促进低碳发展中培育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巴黎气候大会倡议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协定》提出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当前,积极培育林业绿色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实现低碳发展转型的重大措施。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纸和纸浆工厂为所有家庭提供了绿色能源,目前大约30座森林发电设施生产的绿色电能多数输送给各个电网。欧盟以木材为主的固体生物质能源目前产量达到8000多万吨油当量,成为该地区许多国家的增长动力之一。法国可再生能源创造了近19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并带来超过110亿欧元的总产值。同时,随着这次大会倡议的绿色、低碳深入发展,企业必然要加大生态投资,成本随之增加,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转变生产方式,市场将更加健康,绿色企业将大量增多。培育建立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和企业主体,有利于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

五是有利于发挥林业综合效益,促进绿色脱贫。《协定》十分注重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民生保障功能,《协定》决定及其附件明确要求鼓励发挥森林的“非碳效益”。近年来,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林业通过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建立保护区、可持续经营、荒山荒地造林等措施,产生了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健康状况、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增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透明性、提高社区对森林资源管理参与度等方面的多元效益,为消除贫困提供了好途径。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有3.5亿人的收入和工作都依赖森林,其中很多人都是最贫困的人群。赞比亚启动了一项国家植树计划,创造了20万个就业岗位。我国通过将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林业产业等重大措施,帮助成千上万的农户脱贫致富。

六是有利于促进建立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减少气候灾害国家战略。《协定》提出要增强全球抗御力、减少脆弱性,尤其在脆弱的发展中国家更要保护生态系统。当前,气候变化、生态退化、贫困和不平等、城市化过快等风险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重大自然灾害来临时难以承受。国际社会倡议采取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办法减少灾害风险,既提高大自然抵御灾害的能力,又促进提升灾害发生后较快较强的生态恢复力,维护国家安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森林的重要作用获得国际共识。森林通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洪水和山体滑坡,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其提供的生态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惠及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可以帮助解决灾后引发的一系列难题。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频较重的国家,建立起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应对气候灾害国家战略,有利于提高自身抗御力,更有利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发展。

《协定》对林业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如何调整政策、制度、技术,适应国际气候制度的规则,为更大更难的国家自主目标贡献更大力量;如何在增强森林应对气候变化功能、提高碳汇效益的同时,更好兼顾其他生态效益和国家生态安全目标,更好发挥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如何在全球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大潮中,在现代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市场主体培育中占得先机等,都有待我们去寻求解决方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769122.html

相关阅读: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