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成因分析中的若干逻辑关系及其厘清策略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因果模型是地理学解释模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把它看成是分析真实世界相互作用的简便模型”(大卫?哈维)。地理成因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内容,教学中重视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条件,厘清逻辑关系,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

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是逻辑学中常见的三个假言推理。简言之,充分条件即如果有A则必然有B,反之则不然;必要条件即如果没有A则必然没有B,而有A却未必有B;充要条件即如果有A则必然有B,反之亦然。

(一)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充分条件示例:阴雨天气的成因

阴雨天气的形成,主要有“低压中心或低压槽控制”“锋面活动”和“地形抬升”等情形,如“锋面活动必然导致阴雨天气”,而“阴雨天气未必由锋面活动导致”,上述“锋面活动”等情形均分别为阴雨天气形成的充分条件。

(二)地理成因分析中的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示例:台风的成因

台风的形成必须满足“高温”“高湿”和“地转偏向力”三个条件,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必然不会形成台风。因此,“高温”“高湿”和“地转偏向力”分别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上述三个条件均具备,则成为台风形成的充要条件。

二、逻辑关系混乱??地理成因分析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地理成因分析中,师生时常陷入逻辑关系混乱状态,充分、必要与充要条件界线模糊,分析问题抓不住本质,复习效率低下。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教师沉陷于地理表象的追逐,忽视内在本质的梳理

以课程标准(大纲)要求为基准的教材内容和高考选拔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复习中如果不善于挖掘事物的本质规律,仅沉陷于地理表象的追逐,极容易产生逻辑混乱。常见情形有以下方面:

1.仅关注教材阐述的普遍规律,忽视特殊情形的研究。教材展现的往往是具有代表性的地理现象、原理和规律,一些特殊性或是深层次的规律不一定写入。如“导致全球变暖的人为因素”问题,教材一般均强调“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或“人类破坏植被,加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这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二氧化碳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充要条件”的认知,其实“二氧化碳排放”只是“全球变暖”的充分条件,因为人类活动排放的甲烷、氟氯烃、臭氧、氮氧化物等都是温室气体的来源。

例1.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在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5℃,这将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节能减排问题,B选项的节水与节能无关,而D选项中“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学生容易误选C选项,原因是不了解水稻种植会排放大量甲烷。正确答案为A。

2.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罗列的现象,忽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归纳能力和把握地理规律的能力的培养。教材中许多地理规律往往用典型案例来阐述,如“地上河”就以黄河下游最为典型,教师如果不重视探究其本质成因,就会使学生形成“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因此地上河仅存在于黄河下游”的错误逻辑。其实在“河流含沙量大;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强烈;河流泛滥;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都有可能形成地上河。

例2.图1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题目。

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此题根据图示中“地上河”的信息,考生极有可能选A选项,但在图示中还有“河湖密布”以及“海拔均在50米以下”等信息,这些信息均与长江中游地区特征相符,且长江中游“地势低平,泥沙淤积强烈,河流易泛滥,人口密集,为防止泛滥人为加高大堤”,从而形成地上河,正确答案为B选项。

3.不善于挖掘教材的隐性信息,使学生产生认知盲点。如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教材中重点强调“地形”“气候”“水源”和“土壤”等四大因素,教师在具体分析“土壤”条件时,如果只强调“肥力”因素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而忽视了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等其他要素,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就会由于认知盲点而导致学生无从下手。

例3.我国某边防站(海拔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解析:在高寒地区阳光房解决了热量(气温)条件的同时,还必须解决地温(土壤温度)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导致逻辑混乱

“负迁移”常在两种相似又不相似的情境下产生,它会导致学习者认知混淆,从而使另一种学习更加困难,错误增加。如在“产业转移”的教学中,教师会重点强调“随着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并用“微笑曲线”来阐述(见图2),以此说明发展中国家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主要优势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此时,如果弱化了“地价低廉、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等”若干因素和国际竞争的背景,容易使学生误认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是部分发展中国家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充要条件(实为必要条件),产生“任何具有‘微笑曲线’特征的产业格局均由‘劳动力资源’所决定”的误区。

例4.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

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解析:在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中,图3中的①、②、④和⑤环节一般集中在人才密集和市场广阔的中心城市,而③环节则主要集中在地价低廉的中小城市,这是城市群内部产业分工协作的普遍现象。许多同学会将其与国际产业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处在产业链的低端”混淆,错误的选择C选项。劳动力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性较差,而在城市群内部则流动频繁,因此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

三、地理成因分析中若干逻辑关系的厘清策略

(一)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以“乳畜业区位因素分析”为例,西欧和美国东北部是典型案例,两地区的区位条件极其相似(表1),由此会导致学生以为“乳畜业必然分布于热量条件较差但降水充足,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的地区”的错误认知。

若再将上述两地区和上海郊区乳畜业比较,可以发现“热量条件较差但降水充足”仅仅是“多汁牧草”生长的充分条件(饲料不仅局限于牧草,“多汁牧草”也并非仅生长于“热量条件较差但降水充足”的地区),并不是乳畜业发展必须的条件。饲料供应(必要条件:乳畜业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饲料条件,充足的饲料条件不一定发展乳畜业)、市场需求或城市的发展(充要条件:乳畜业必然分布在城市密集的地区,城市密集必然促进乳畜业的发展)才是决定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二)归纳法

归纳法是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如湿地并不仅限于分布在“湿润地区”,教学中应分别分析“湿润”“干旱”“高寒”以及“沿海”等地区不同湿地的成因,从湿地分布地区地表水收入与支出的角度,归纳总结出“在地表水量收入大于支出的地区必然容易形成湿地”。

(三)演绎法

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如仅考虑经济因素,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必然是工业最佳区位,其逻辑关系则为“生产成本最低的区位必然是工业的最佳区位,反之亦然(充要条件)”。本着这样的认知,就可以考虑“工业生产成本由哪些要素组成”,分别罗列出“土地”“基础设施”“运输(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工资(劳动力)”“研发(技术)”等要素,并以此来探究不同类型工业布局的指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771365.html

相关阅读:地形图与剖面图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