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化工项目落户三峡被指威胁水资源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环评通过,即将落户重庆化工园区,一时间,网民围绕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热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在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引发的争议中,公众对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关心、对该项目环评公示信息和程序缺陷的质疑,与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外界质疑的低调和回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重庆MDI项目环评通过,即将落户重庆化工园区。

“在长江尤其是三峡库区,也是下游六省一市水源地上建巨型化工厂,是谁给的胆子?!”一时间,网民围绕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热议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而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不过是威胁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众多化工企业中的一家而已。

重庆市按其“十一五”规划,在三峡库区的长寿、涪陵、万州建立三大化工基地,发展天然气、石油、医药、盐化工等产业。

据报道,目前,三个化工基地之首的重庆化工园区,已正式入驻企业70家,协议引资超过600亿元,其中跨国公司16家,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上市公司19家。

在巴斯夫重庆MDI项目引发的争议中,公众对三峡库区环境安全的关心、对该项目环评公示信息和程序缺陷的质疑,与重庆市有关部门对外界质疑的低调和回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月7日,媒体披露了巴斯夫重庆40万吨/年MDI项目环评通过环保部审查,“面临环保大考”,等待有关部门最后批准的消息,引起公众高度关注。

巴斯夫重庆MDI项目被批准后,将落户在三峡水库库尾、长江北岸的重庆化工园区之中。该园区位于重庆主城区下游53公里处的长寿区晏家街道。在重庆市政府的规划中,重庆化工园区将被打造为西部最大的化工基地。

炙手可热的MDI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11月,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全球关闭了80家工厂。与此同时,这家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却斥资80亿元,在重庆建立年产40万吨的MDI工厂。该项目谈判持续数年、总投资金额从最初的20亿元、40亿元飙升到现在的80亿元,足以让人感觉到MDI这一新兴化工材料无法阻挡的神奇魔力。

MDI的主要成分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聚氨酯既有橡胶的弹性,塑料的强度,又有其他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应用广泛。

MDI市场潜力巨大。中国目前已经成为美国之外的MDI全球第二大市场,年增长率8%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生产MDI的企业,全世界屈指可数,主要集中在德、美、日、中四国。烟台万华是中国唯一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高企的技术壁垒、丰厚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让MDI炙手可热。

据报道,巴斯夫重庆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销售产值500亿元人民币的天然气化工集群,利税超过100亿元,可直接或间接带动库区25万人就业。

但高毒性、高污染、高风险,贯穿绝大多数化工产品生产流程,是化工行业一直难以摆脱的魔咒。一个化工产品诞生,在原料采购、运输、仓储和生产环节,都蕴含着隐患和风险。

据绿色和平实验室提供的资料,在MDI的一般生产工序中,需要先通过苯和硝酸的反应制造硝基苯。硝基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氢发生反应,生成苯胺。与甲醛反应后形成重要的中间产物MDA,MDA再与光气反应生成MDI。其中,硝基苯是易爆物质,且毒性极强,长期接触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苯胺同样是可以通过皮肤和呼吸系统摄入的剧毒化学品。光气剧毒易挥发,过量吸入会导致人肺衰竭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因硝基苯爆炸引起的,苯和硝基苯就是罪魁。光气则是2008年齐齐哈尔光气泄漏事故导致18人死亡的祸首。

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艾南山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化工企业是高危险高污染行业。化工产品的工业污染处理,一直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以污水处理为例,就没有一个一体化的模式,不同的化工产品产生的污染差异很大,需要不同的方法治理。科学家一直希望研究出一种普世解决方案,比如超临界治理等等,但进展不大。”

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1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民间环保人士,几乎众口一词认定,化工污染和事故,毋庸置疑地威胁着三峡库区和长江水资源的安全。

三峡库区不能承受之重

在重庆的化工产业布局中,沿三峡库区布局了长寿、涪陵、万州三个化工基地,分别发展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和盐化工。

一位了解项目背景和内情,但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环保专家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三峡库区建三大化工基地有很高的风险,要充分地论证,听取各方面专家,包括中下游各省市群众的意见,再慎重决策。三峡库区的长江水,关系到沿岸几亿人。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南水北调、东线用水都会有风险。政府要证实和充分研究这个问题,不能武断地作出决定,以免像厦门PX一样,已经投资了几个亿,最后被迫撤销、搬迁,造成巨大浪费。

专家还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去年,国家环保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的研讨会,一位前化工部副部长坚决反对。他的理由是MDI生产需要用光气,光气毒性大,要有很大隔离带和缓冲带,仅缓冲地带就要几平方公里。

专家表达了他的忧虑:重庆市的专家和发改委认为项目应该上马。他们认为引进的是德国最先进的技术。但是,最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确保万无一失。只要化工项目在三峡库区存在一天,隐患就如影随形。

长江论坛秘书长、前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则从三峡库区水资源现状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三峡水库形成以后,水文情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水流很慢,坝前到库尾的水位差只有不到30厘米,水库基本是平的。水体的自净扩散能力,或者说纳污能力、环境容量都受到很大影响。三峡库区水质保护问题很严峻,虽然没有超出预计,但是库区支流已经开始富营养化,多处暴发了水华。”

艾南山教授认为,建设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重庆和四川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长寿老化工区的企业也应该缩减,现在大规模地沿江新建化工基地的做法,有很高的风险。产业转移也要设立高一点的门槛,特别是不要依赖重化工业。重化工业的污染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最好别建在库区,政府应该正视而不是回避这一点。

2月15日,时代周报记者前往重庆化工园区“MDI一体化项目现场”,登上位于西山下的河泉水库堤坝。河泉水库位于当地人称的西山山麓,是7万人口的重庆长寿区晏家街道人畜饮用水源地之一,水库容量200万立方米。水库堤坝下的河泉水厂,每天向晏家供应近3000吨饮用水。

“我回去得问问,环评中是怎么考虑晏家水源地的。”与时代周报记者同行的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负责人吴登明说。专家指出,化工产品MDI,从生产安全角度讲,工作区距生活区至少需要几平方公里的缓冲带,还要隔离带。而现场所见则是,MDI一体化项目现场指示牌,距离晏家生活区及水源地,都在不足3公里的半径以内。

在重庆市环保局网站和重庆化工设计院公布的《巴斯夫重庆MDI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简本上,只有污染物处理技术的介绍,并没有诸如与水源地和生活区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晏家居民的水源地依然是河泉水库,那么,不论巴斯夫重庆MDI项目位于“MDI一体化项目现场”的任何位置,都无法满足通常高毒性、高污染、高危险化工项目的安全规划要求。

呼唤真正的环评公报

自厦门PX事件、成都彭州化工事件以来,在重化工业项目的立项和建设中,公众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已经成为全社会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彰显的象征。

而巴斯夫重庆MDI项目,此前公布的环评公报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众多专家、公众和环保人士一致的看法是,该项目环评公报披露的信息不足,方式有缺陷,忽视公众的知情权,回避舆论监督。


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勇在书面答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时,对环评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环评公示内容太简单,缺乏提意见的依据和判断。比如废气、废水等没有排放总量数据。也没有建设等环境质量背景和环境容量规划。项目污染物处理工艺、排放标准、投资和成本等均没有交待清楚,这样的公示意义不大。

第二,环评结论说该项目对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种结论太模糊,不好判断。

第三,环评应该把巴斯夫在全球的相关化工项目环保业绩情况作公示,让公众了解。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则强调,在水环境容量的评估中,三峡库区应当以湖泊作为环评依据,若以河流为标准,就不符合实际。

另有环保人士也要求,应该公布参加环评的专家名单和评语,让环评过程阳光化,让环评专家真正担负起环评者的责任,保障环评结果真实不虚,维护环评的尊严。

2月13-14日,时代周报记者连续致电该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电子文本后所列的环评单位电话,均无人接听;多次致电重庆环保局工作值班电话以及宣教处电话,侥幸接通一次,工作人员以环评意见还在收集整理中为由,对记者的提问不予回应。

时代周报记者致电重庆市政府新闻办,电话无人接听;致电项目投资中方代表重庆化医投资控股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王珂。王珂声称对该项目的情况不清楚,让记者直接询问“MDI一体化项目”指挥部。记者请求提供指挥部电话时,王以不知道为由拒绝。

在采访屡屡碰壁的过程中,时代周报记者从公布重庆巴斯夫MDI项目环评第二次公示简本的网站重庆在线以及重庆化工设计院网站发现,作为联合环评承办人之一的重庆化工设计院,只有乙级环评资质,而且是该项目中方投资人重庆化医投资控股集团的下属企业。

2月15日,星期天,重庆市环保局网站于下午6时15分在环保信息栏目发表了《重庆MDI项目环境保护情况》的信息。15日,该信息被新华社以“重庆环保局:重庆MDI项目能够保证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为题转载,文中强调项目技术先进,环评合格。

巴斯夫公司回应

2月13日,时代周报记者通过电话和邮件采访了巴斯夫北京办公室媒体公关部田丽君女士。“MDI生产过程中产生一种叫光气的气体,是公众和我们做化工的人最关注的一点。它是整个项目当中最重要的部分。”田丽君认为,巴斯夫30多年MDI安全生产的经验,可以确保重庆项目MDI的安全。

时代周报记者请田女士确认,巴斯夫在全球是否还有类似重庆MDI项目的项目,选址在河流上游,大型水库库区。田女士称水运是大型化工企业原料的主要运输方式,巴斯夫企业建在河流和海边是惯例。但后来在邮件中,巴斯夫重新确认重庆MDI项目是该公司唯一设在河流上游库区的MDI项目,但巴斯夫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总部在莱茵河上游,是建于19世纪的世界最大的一体化化工综合生产基地。

提及绿色和平组织指责巴斯夫在环境污染信息公开方面对中国使用双重标准,并且至今没有向中国公众公布其在华工厂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巴斯夫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我们遵守中国法律,政府规定公布的信息,都公布了。”

2月17日,时代周报记者收到巴斯夫公司方面发来的邮件,是巴斯夫就外界对重庆MDI项目质疑的唯一回应。内容除重申巴斯夫生产的安全性以外,谈到了选择项目所在地重庆的理由。

巴斯夫称:“接近原材料货源、市场的发展潜力、技术人员的支持、物流的相关配套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环境、健康和安全一直都是我们对所有的项目选址的一个最重要考虑条件。巴斯夫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和(韩国)丽水的MDI装置也都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因素而建立。”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的战略要地,是中国五邻省的门户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生产和运输的枢纽,拥有8.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和近4000万人口。”

“重庆是中国的西部门户,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服务于内地市场以及全中国。”

在邮件的最后,巴斯夫再次强调:“更重要的是,重庆自身有一个宏伟的发展计划。MDI项目只是重庆化工园区的装置之一。”这可以理解为,巴斯夫重庆MDI项目落户三峡库区,重庆市政府的想法更重要,在巴斯夫之前那里已经有数十家化工企业。

沿江化工布局之困

一位从事了20多年化工环保的专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在上游库区建化工基地,全世界绝无仅有!”

在2007年的“两会”期间,就有“长江流域产业布局必须调整”和“建立水环境安全预警机制”的呼声。

长江论坛秘书长翁立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全国一半以上的化工企业集中在长江流域。每天进入长江的生活和工业污水相当于一条黄河。”

“如果沿江各省市均按已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布局相关产业,那么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非但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且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隐患。”全国政协委员陈凌孚对于长江流域“十一五”的重化工产业布局深表忧虑。

如何解决化工布局之困,艾南山教授认为,要打破现有格局,化工园由国家集中布局、集中管理,统一治理污染,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这样才能将其对环境安全的威胁降到最低。

翁立达认为,因为三峡水库的存在,库区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就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没有三峡水库这个因素,上化工项目,武汉、南京能上,重庆也应该没问题”。

“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方面效益巨大,主要的受益者是中下游。但它也有不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库区。”翁立达认为,库区数千万人口要生存,就要引进工业,发展经济,这可以理解。但如何解决库区环保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对受损方的补偿机制,比如财政转移支付等,问题就难以解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818112.html

相关阅读:中考化学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