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口学家彼特生(William Petersen)在1975年发表的著作《人口》中指出,人口迁移的原因可以分为环境推力、迁移政策、个人改善生活的愿望和社会动能等四种;而人口迁移的结果可以分为保守和创新两种。保守是指迁移以后仍旧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创新是指迁移发生以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彼特生按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结果,将人口迁移分为五种类型:原始的人口迁移、强制的人口迁移、被迫的人口迁移、自由的人口迁移和大众的人口迁移。
1.原始的人口迁移。这种迁移主要源于环境的推力,体现的是人口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时,人类采取的应付方法有两种:改善遭到破坏的环境,或者逃离到其他地方。采取何种方式,取决于技术发展的水平。在工业化以前,人类的技术水平较低,而且思想较为保守,无力应付遭受破坏的环境,只好转移到与原有生活环境相似的地方,借以维持与从前相同或者相似的生活方式。采集和游牧经济时期人类的迁移就属于这种类型。这是一种保守的人口迁移。当然,这种方式的人口迁移并不仅仅发生在原始人口之中。在现代人群中,仍存在这种类型的人口迁移活动。而另一方面,即使是在原始的人群中,如果人们完全“逃离”原有的自然环境,到另一个崭新的生活环境之中,其生活方式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此时的人口迁移就是“创新”性的人口迁移了,不再属于保守性的人口迁移。
2.被迫的人口迁移和强制的人口迁移。这是两种较为接近的人口迁移的方式,迁移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国家或者相当于国家的社会机构的压力,如人口迁移政策等,反映的是政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是,在社会的压力面前,有的人能够决定自己是否迁移,而有的人不能自己决定迁移与否。前者被称为被迫的人口迁移,后者是强制的人口迁移。关于这两种迁移的区别,一个很好的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犹太人的迁移。在战前,德国政府虽然已经要求犹太人离开德国,但是当时犹太人自身还可以决定自己的去留,因而此时的犹太人迁移属于被迫的人口迁移。而战争爆发以后,犹太人被成批地送往集中营,他们已经无权决定自己的去留了,此时的犹太人迁移就是强制的人口迁移了。
3.自由的人口迁移。原始的人口迁移、被迫的人口迁移和强制的人口迁移均是受外界压力而进行的人口迁移。在自由的人口迁移中,人的意志是迁移的主要动力。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或者保持现有的生活水平,而迁移到其他地方,此种迁移属于“自由”的人口迁移。自由的人口迁移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近似于起开路先锋作用的人口迁移,可以称之为“先锋式”迁移。这种迁移的迁移者一般表现为年轻、有理想、敢于冒险、个人素质较好等。他们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迁移,是一种“创新”的迁移。在这样的人口迁移过程中,困难和障碍较多,因此,此类人口迁移的人数较少。另一种是“团体”的迁移。这种迁移与前者相比,属于“保守”的迁移,一般以“先锋式”迁移为先导。迁移的结果大多是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
4.大众的人口迁移。大众的人口迁移是自由人口迁移的延续。在自由人口迁移发生以后,受到早期迁移示范作用的影响,人口迁移会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此时,迁移过程中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已经较小,人们的迁移,主要受社会时尚的驱使,表现为一种集体行为。迁移的动力主要表现为社会功能。大众的人口迁移也可以分为“保守”和“创新”两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860054.html
相关阅读:城市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