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推动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工程地质的发展,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
中国古代的许多大型工程建设,便是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产物,建成这些工程,必须初步具备一些工程地质的知识和经验。如始建于公元前722年的鸿沟,自河南省荥阳引黄入淮;始建于公元前506年的伍堰,在江苏高淳县沟通太湖与长江,我们的先辈如果不具备丰富的工程地质知识,完成这些宏伟的工程就是纸上谈兵。公元前250年修建四川都江堰分水灌溉工程时,地形的利用很巧妙,并能按照河流侵蚀堆积的规律制定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理方案,至今岷江水能够合理利用,灌溉川西平原,造福于人民;公元前200多年在广西兴安县修建的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是连接长江和珠江的跨流域的工程,两千多年来航运不断,这一工程在地质地貌的利用方面非常符合工程地质原理。伟大的长城和大运河工程在规划和建造过程中也都对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做了必要的勘察和了解。至于许多古代桥梁、宫殿、庙宇、楼阁等的建造,更是考虑到地震和地下水的问题,选择良好的地基,进行了合适的加固处理,使这些建筑物坚实稳定,经历千百年而依然屹立。
在中国,自觉地把地质学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建设方面的,首推丁文江先生。他在20世纪20年代就完成了天然建筑材料的地质调查工作。其后,李学清曾先后做过长江三峡和四川龙溪河坝址地质调查。为建设公路和铁路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在30年代开展较为广泛。林文英发表的《公路地质学之初步研究》、《中国公路地质概论》初步反映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40年代中后期,水利工程地质调查有所开展,进行了岷江、大渡河、黄河及其它江河的规划考察,并对广东翁江、台湾大甲溪电站做了工程地质调查。侯德封、姜达权等也对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完成了地质勘察工作。
在西方,十八世纪末,英国的工程师威廉·史密斯在修建道路和运河的过程中就注意到了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并第一个提出用化石确定地层的方法。在俄国,格里高利·马霍金写了《工厂施工回忆录》,讨论了有关水坝和工厂建筑的问题,可以认为是俄国第一本工厂建设的地质指南。十九世纪末欧美也提出了工程地质的概念,如勃拉乌所著的《工程地质学或地质学在工程中的应用》,(1878)及法格涅尔的《地质学在工程事业中的应用》(1887)等。
二十世纪初开始出现了工程地质方面的专著。1929年出版了K·泰沙基等人合著的《工程师应用地质学》,书中提出了土质学这一名词,并做了有关土质的详细研究,对崩塌、滑坡以及坝基、隧道稳定问题等做了深入探讨。西欧著名学者斯蒂尼(J·STINI)和汉·克劳斯(H·CLOOS)对构造地质应用于工程地质分析上做了很多研究。奥地利学者缪勒(L·MULLER)主张在工程建筑稳定分析中以地质分析为基础,即强调工程地质学的地质基础。在前苏联,1939年出版了萨瓦连斯基的《工程地质学》,系统阐述了工程地质的主要内容。他在前苏联被认为是工程地质学的创始人。
中国的工程地质在解放以后发展迅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所知甚少到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过程。其发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几十年来,我国广大工程地质工作者为祖国各项工程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大量成果,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地质学。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huzhong/995568.html
相关阅读:海洋六号船全面完成大洋27航次科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