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合污
出处:《孟子·尽心篇》。
意思:比喻在坏的环境里,在坏的风气影响下,不能保持清白,而跟着坏起来。
孔子很厌恶那些“乡原(yuán)”,说他们是“德之贼”。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这件事,万章不明白所谓“乡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于是,孟子解释说,“乡原”就是乡里中的原人。原,同“愿”,是谨善的意思。所谓“乡原”,就是八面玲珑、惯会奉承讨好的人。这种人,往往在一乡之中,被百姓公认为“好好先生”,但是这种“好好先生”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好人,而是言行不符、伪善欺世的伪君子,所以孔子说他们是“德之贼”(道德的破坏者)。
万章还是不太明白,问道:“既然一乡的人都说他是个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表现出是个老好人,孔子以为德之贼,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道:“这种人,‘同乎流俗,合乎污世’,看起来好像忠诚老实、公正廉洁,心情语录,大家喜欢他,他也自以为是,其实他根本不能起什么良好的作用。因为他表面上像是好人,这就更坏,故曰‘德之贼’也。”
这里,孟子所说的“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就是“同流合污”这句成语的出处。 读书笔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iyu/11776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