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不以为然
拼音:bù yǐ wéi rán 注音:ㄅㄨ? ㄧˇ ㄨㄟ? ㄖㄢ?
词性:动词
基本解释
◎ 不以为然 bùyǐwéirán
[object to;do not approve;consider sth.wrong] 然:对,正确。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有轻视意味
制台一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引证解释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宋 苏轼 《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清 昭? 《啸亭杂录·傅阁峰尚书》:“先是公在上前,尝论 ?噶尔 形势,上不以为然。” 周恩来 《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四:“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了 毛泽东 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iyu/729307.html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4509422@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