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是汉语中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从古代到现代,我们生活中已经累计了无数条这样的俗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这些俗语都代表了某种为世人所共同认可的道理,当我们内心困惑或者要说服他人时,一句俗语往往大大地增加说服力。此时,俗语就像是催眠口诀,对人们有引导、教化的作用。
不信?我们不妨看看以下例子: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某件事情几经努力却依然没有理想的结果,而我们恰好听到这句话,则郁闷的情绪就会缓解:自己的能力总有限度,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能搞定,有力所不能及的情况也没什么奇怪,更何况古人都这么说了,我干吗还要跟自己过不去呢?这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就说明“放下心里的包袱”是这句话的最大作用,也是它能够催眠我们的原因。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句话是中庸思想的典型代表,通常用来让那些性格较为暴躁、容易滋生事端的人处于温和状态。劝慰情绪激动的人,通常会遭到强烈的反驳,人们用这句话反复劝导——因为它是大家普遍认同的,还有什么理由比这个更充分呢——致使听者在瞬间无言可对,加上内心本来也不愿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这句话便成为很好的台阶,产生了效果。
根据以上两个心理过程,我们不难总结俗语成为“催眠口诀”的原因。首先,俗语具有权威性。俗语中凝练的道理经过多代人的重复已经形成一种社会认同,个人潜意识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对其正确性毫不质疑。其次,俗语与人最深层次的愿望一致。人本能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能更好,而无数经验表明,俗语中包含的道理总是引导人们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们也愿意顺从俗语的引导。第三,俗语语言模式与人们的语言极易合拍。俗语语言韵律规整、简洁凝练,各种各样的人都能朗朗上口,表达的意思又容易理解,自然对人们有着普遍的教化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cuimian/17987.html
相关阅读: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催眠师
广告中的类催眠现象
偏头痛的催眠疗法
双脑同步催眠技巧
如何自我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