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工商学院是2000年由三所具有50年办学历史的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原长春建筑高等专科学校、长春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水利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普通本科大学,隶属于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历史沿革
吉林工商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新中国建立初期。早在1951年9月到1953年7月,为在短时期迅速恢复和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经东北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筹划和批准,分别成立了长春土木建筑高级职业学校、长春测量地质技术学校和长春水力发电工程学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三所学校均几经易名,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多次变更,主要归属原冶金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管理,为冶金建筑、冶金地质和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一线专门技术人才。50年代末,原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升格为吉林水利水电学院,举办本科教育,招收培养河川枢纽与水电站建筑和农田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
1984年到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三所学校分别升格为长春建筑专科学校、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和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在此后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所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为推动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积累和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有4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务处曾两次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1997年,三校均被教育部遴选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在当时全国高等专科教育改革和建设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1996年开始,三所学校陆续招收并培养建筑工程等16个专业本科生。
2000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三校合并组建长春工程学院。合校以来,学校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建成了以建筑、地质、水利、电力、机械、电气工程等工科专业为主,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理学等学科门类交叉共存的人才培养结构和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的教学型大学。学校曾多次被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授予“模范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称号,学校党委被长春市委授予先进党委称号。2007年2月,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具有国防生招生资格的百所大学之一。
二、办学条件教学楼
吉林工商学院坐落在美丽的长春南湖附近,现有湖东校区、湖西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52.50万?;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7.94万?;运动场地总面积10.37万?;固定资产总值4.25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1亿元;图书馆馆藏印刷型图书121万册,电子图书32万种;校园网覆盖全校;建有计算机基础训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电力系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土木工程施工工艺实践教学基地、岩土工程与钻探实践教学基地、电厂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服装工艺实践教学基地、现代商务模拟实践教学基地和管理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等10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有124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相对稳定的基地84个。
学校有1个吉林省重点学科、1个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1个吉林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中心。
三、师资队伍
吉林工商学院现有教职工1614人,教学科研人员总数为813人,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86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3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29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学科研人数的62.4%。有2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人遴选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人被遴选为吉林省高级专家,3人被遴选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被遴选为吉林省省级主讲教授、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1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6人曾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被中国科学院和吉林大学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28人被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年元旦晚会学校办学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3919人,其中本科生11724人,专科生、高职生2195人。
吉林工商学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外语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部、体育部、计算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防教育学院等17个教学单位。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等31个本科专业和9个专科专业。
四、副总参谋长侯树森参加国防学院成立仪式
(副总参谋长侯树森参加我校国防教育学院成立仪式)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传承笃行务实、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发扬“重教崇实、和谐创新”的优良校风,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办学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积极推进各项教学建设与改革,专心致力于培养“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近九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常年奋战在工程技术一线,为发展我国建筑、地质、水利、电力等基础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的大地上,凡有大型建筑工地、金属矿山、水电工程和电力工业的地方,就有长春工程学院毕业生的身影和业绩。
五、教研与科研
吉林工商学院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对教学工作的先导和促进作用。“十五”以来,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主持或参加了408项各级各类教研教改课题,其中省部级课题12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9项;获省级以上(含省级)现代教育技术优秀成果奖28项;出版教材和专著210部;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和省级优秀课程32门。
吉林工商学院坚持产学研互动发展,积极推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工作,努力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近五年,我校教师主持和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59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39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项,吉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授权专利35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835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47篇。在节能建筑、污水处理、供热通风、配电技术、勘查技术、机电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有所建树。
六、对外交流与合作
吉林工商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德国奥尔登堡应用科学大学、俄罗斯南部国立技术大学、韩国莲庵工业大学、英国佩思利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学术交流关系,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学校设立了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专项经费,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进修。近五年,共选派50余人次教师赴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外高校进行短期访问、交流或进修。
学校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企业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
七、就业工作
吉林工商学院毕业生以安心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和赞誉,在全国的建筑、冶金、水利、电力、地勘等行业享有较高声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位居吉林省高校前列。学校多次被吉林省授予“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多种办学形式,累计向国家输送了深受社会欢迎的9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成为生产、科研、管理、经营等方面的骨干,有的成为优秀科技专家、省(部)级主要领导、部队的将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有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和十余个国家,三峡大坝、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国家大型基础建设工程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业绩。
八、对外交流
吉林工商学院注重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重视保持和加深与冶金、有色金属、建筑、水利、电力等行业单位的传统联系和友谊,不断巩固和扩大产学研合作教育领域。已经先后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德国奥尔登堡应用科技大学、韩国莲庵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俄罗斯南部国立技术大学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互派专家、学者、留学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开展科研合作。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的合作办学项目已开始招收普通高考的学生。同时,选派访问学者和教师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荷兰等国深造,与国外友好学校教师共同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还聘请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授来校讲学和任教。
吉林工商学院以 “明德致远、笃行务实”为校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办学特色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主动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目前,全校上下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更适度、结构更合理、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更高、特色更鲜明的应用型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吉林工商学院有哪些专业及什么专业好
吉林工商学院排名 2014全国排名第588位
吉林工商学院优势专业排名及最好的专业有哪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axue/jianjie/22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