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乌合之众》读后感精选:
第一篇范文:乌合之众读后感1500字
一百多年前的法国学者勒庞是个保守派社会精英,他反对传统的国家主义,反对新兴的集体主义,推崇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他生活在法国革命不断的年代里,经历过巴黎公社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等历史时期,亲眼目睹了法国民众在传统的信仰与权威崩塌后,在近乎宗教般的革命激情中,退化成一群野蛮、善变、极端的原始人,在少数人的怂恿下,民众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骇人听闻的暴行,事后却要求爱国主义的荣誉勋章。于是,勒庞在他的传世名作乌合之众中总结道:民众缺乏理性,依赖于信仰与权威的引导,用想象来判断,模仿他人行为,简而言之,民众是盲从的。
很不幸,我们也是乌合之众,我们也会盲从。全球化信息化的年代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们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而开始追求信仰的庇护和权威的支持,两者共同的结果,就是解释古典人生哲学的于丹教授的走红。
地球是平的一书预见了一个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未来。我以为,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政府将失去左右舆论的能力,民众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民主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国际间竞争使政府必须拥有更高的效率,民众必须赋予政府更多权力,集中也会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将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权威民主双向加强的模式,即民众选出强力领袖,由他来行使巨大的权力。这一切,正如勒庞所言。
勒庞曾预言社会主义理想的实践必将是艰苦的过程,也曾预言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必将迎来更加极权的专制。他的乌合之众心理学认为:民众为了追求幸福,会愿意牺牲自由,追随强力领袖,赋予他绝对权力,并为他所宣扬的理想牺牲一切。令人不安的是,这个片面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有力映证——二战、文革——民众哪一次不盲从?哪一次不为疯狂的理想而疯狂地杀人?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心理学,了解是什么让我们盲从,如何克服盲从,从而确保一个稳定发展的幸福未来。
在连续读了佛洛伊德批判继承勒庞思想的群体心理学与自我分析和当代学者写的讨论群体盲从行为的影响力以及一些研究催眠术的书籍后,我倾向于用催眠与同步(synchronization)理论来解释乌合之众的盲从。
催眠是指个人意志被他人意志所战胜和控制。强大的群体意志战胜和取代了个人意志,个人被群体催眠了。(前面我专门写过一篇关于催眠的文章了,所以这里就不细谈了)
无论是否被催眠,人都有模仿他人的倾向,心理学上称之为同步。由于人天生都是自恋的,所以爱屋及乌,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即认同。为了让其他人喜欢自己,以便搞好关系实现合作,人会模仿其他人,即求同。认同与求同合并在一起,就是一种同步,它仿佛是人类在进化的过程写入自己DNA里的基础核心程序,是一种不是本能的本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古代律法正是对这一本能的总结。别人馈赠我,我就回赠他;别人攻击我,我就回击他。商家就很懂得利用同步赚钱,超市里那些免费品尝的甜点,在同步作用的帮助下,总是能让消费者乖乖地买下自己本不必买的东西。此外,销售人员千方百计地与消费者套近乎,也正是为了博取一种同步。
乌合之众的盲从,正是催眠与同步共同作用的结果,催眠使我们变成了盲目之辈,而极端强化了同步效应,使得我们不受理性与道德的约束,做出不可理解的事情来。自信是抑制催眠的良方,谨慎是把握同步分寸的要领。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经常提醒自己,不盲从,不随波逐流,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自我。
PS,谈点关于同步的题外话。
在与人交谈时,模仿对方的表达方式,如语气、姿势、词汇、节奏等,通常可以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所以,与父母沟通时要用家长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要用孩子的方式,一旦反串,结果就很糟糕。多数时候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不畅,就是因为彼此都坚持自己的方式,而不愿意主动与对方同步。
人不只与他人同步,还努力实现与自身的同步,即前后一致性。因此,先问两个问题,让对方做出肯定回答后,再提一个过分的要求时,对方会很难拒绝。
同步也有副作用。如街头有人需要救助时,由于过路人都不知情,因此,他们只会观望他人行为,以期用同步来避免犯错。如果其他人都无动于衷,则人们也会同步这种无动于衷,结果便是一种社会人情淡漠的假象。针对这种现象,求助者只需指定一个帮助者,道明原因,并指明要求帮助的内容,使对方开始行动,便会帮你赢得更多人的同步协助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hougan/1238795.html
相关阅读:乔乔读报识字之“日韦”有感400字
读《昆虫记》有感200字
《夏至未至》读后400字
真正的英雄_读《生存还是死亡》有感400字
读小故事大道理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