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菲特说,如果你的智商160,卖掉30吧,因为你不需要这么多。
巴菲特是我的偶像,因为他能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很多有深刻洞察力的话,给我无限启发。相比智商,巴菲特认为常识和洞察力更重要。
我见过太多智商高的家伙,但真正做出大成绩的没几个。智商很多时候和知识相关,但人真正需要培养的不是知识,而是洞察力(insight)。知识很容易过时,尤其在这个年代,但见识和洞察力不会。《异类》这本书的作者也认为,取得伟大的成功,只需要足够的智力就行,不必非得是天才。
随便说几个关于北京房价的“常识和洞察”(不是知识):
1、十年前,各种专家(我向来不信专家的话)就预言北京的房价会跌,有太多人选择了相信并开始观望。结果十年过去,北京的房价平均上涨了9倍以上。
2、房价未来也许的确会跌,假设现在10万 /平米,就算跌50%,那还是5万每平米啊!所以,预测出未来跌的人并不牛逼,而且未来跌是大概率事件。专家预言对了,但这个正确的预言没有什么意义。
3、预测未来涨跌时,要思考每年多少大学生留在北京?全国2000多个县有多少有钱人会来北京购房?北京有多少新楼盘?凡是在北京拥有房产的人是希望房价是涨还是跌,这个指标很重要,就跟美国选总统似的,大部分人都没发声,而各种媒体上支持希拉里的大多数人成了输家?
2 巴菲特指出,在他40多年的投资生涯中,12项投资决策带来的结果已经使得他与众不同。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述人一生其实不需要做太多重要的决定,只需要做少数几个重要的决定就能决定整个人生的走向。另外,做决定的能力也是要慢慢刻意培养的,因为做出高质量的决定很难,所以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一个方向上不断深入思考。很多人忙碌的做事,以至于没有时间思考,这很危险。
为了腾挪出足够的时间进行高质量的思考,我已经开始这么干:
? 减少外界新信息的输入量,多创造安静的时间段自己写东西;
? 对筛选出的高质量信息进行重复阅读;
? 创造长时间段的自己安静独处思考时间;
? 长时间独自的散步和跑步。
试验了几个月,特别有效果。
3 巴菲特谈对手下的管理时用了一个比喻:我从不试图去教一个优秀的棒球手如何挥舞棒球 。
这句话道出了管理的真谛,成功管理的第一步是要找到优秀的棒球手,第二步是不要随意干涉。
大部分公司都不愿在找人的环节上投入90%的精力,结果不堪入目,当二流以下的人加入团队后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乔布斯就说过,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找寻A类人才,因为他坚信一个A类人才能顶50个B类人才。我也有类似的经验,一个A类员工的管理成本很低,而且这类人有强的自我驱动力,反过来这类人还能反向塑造他们的上司。
4 巴菲特说,高强度的工作是卓越的代价,要变得富有,要成为行业里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能完成。
现在这个年代,信息会越来越对称,我们在购买任何产品的时候越来越依赖朋友们的推荐,这就意味着我们总是能有方法找到每个行业的顶尖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比如,今年为了设计精英英语新中心,我微信圈的朋友们一共推荐了30多个设计师给我,经过慎重考量,我们选择了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因为他是这个行业的顶尖选手。
对于制造产品的和提供服务的人来说,只有不断精进,不断升级迭代在一个方向上提供连贯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才能获得别人的口碑推荐,而持续的进步离不开海量的时间投入。
5 巴菲特建议,要关注现金,现金比利润更重要
巴菲特认为很多公司的利润是通过财务报表做出来的,而正的现金流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指标。
无论你是创业还是成立个家庭,第一财务指标一定是正的现金流。凡是我认识的创业者,没有一个没经历过“现金流不够”的窘境,这是道坎儿!
6 投资成功并不是靠你懂多少,而是认清自己不懂多少。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这并不是圈子多大的问题,而是你如何定义圈子的问题。
其实,我们都应该选择做一些自己的智力可以理解的事情,这其实是聪明的做法。别人谈起在线教育,一堆人扑进去;看别人炒股,一堆人扑进去;看别人创业,一堆人扑进去......
我一直敬佩那些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清晰认识的人,这样的人在人群中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会经常说No
?长时间专注在极少数的事情上
?会承认不懂,并经常问问题
7 1989年伯克希尔年报中,巴菲特开篇就列出了过去20年犯的错误。
我们从成功的人身上学习不到有价值的东西,因为导致成功的因素有108个,比如:这个人的智商、原生家庭状况、少年时代的经历、做决定的能力、接触到的异性、读的书、身体健康程度、品味的培养、学校的老师水平、兄弟姐妹的影响、和街坊邻居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等等,只要一个条件缺失,也许就无法导致最后的成功......所以,本质上说,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但是,失败,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失败是可以努力避免的。比如:
? 有人如果醉酒驾车撞大树死了,你只要吸取经验一辈子不喝酒,也一辈子不坐车,那么醉酒驾车死亡这件事情就和你没有关系(除非你被人撞死,但这是另一回事儿);
? 有人下海被淹死,你只要永远不去海边不学游泳不碰水,那么被大海淹死这件事情也和你无关;
所以,我有个“失败之书”文件,专门记录分析自己和别人的失败经验。
8 巴菲特认为,很多公司管理者都因为被惯性驱使,而经常做出愚蠢或不理性的行为。
那为什么当惯性来临,很多管理者的理性就枯萎了呢?巴菲特分析了三个最有影响力的因素:
1)大多数管理者无法控制自己做事的欲望。这种多动症在商业活动中,经常以收购作为宣泄出口;
2)大多数管理者不停地与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比较销售额、利润、管理层的薪酬,这也导致了公司的多动症;
3)大多数管理者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能吃几碗干饭。
总结 因为这本书很棒,所以我买了英文原版,近期重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105218.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大全-《两种时刻》读书笔记
《定伯斗鬼》读书笔记300字
草根作家写下10余本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