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爱和自由》读书笔记_4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前言
在带孩子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是我们成长的结果,那可能不是爱。
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他们的感觉经验成人无法替代。
第一章 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第二章 儿童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实际上技能不重要,6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方法。
词语扑捉住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是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明晰的属他的对象。这个东西就叫做“智力”。
第三章 智力来自哪里?
一个蒙特梭利教师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当他她拿出一样教具,这个班里只有一两个孩子对它感兴趣,而不是全班孩子都不上去,那你教育的第一步就达到了。
个性,跟创造力是画等号的。
有个性的人是指在思维上,在整个生存状态上跟别人不一样。
第四章 儿童必须自己感觉
理性提供了最初的动力和能量。各种印象被整理、排列起来服务于理性,儿童吸收他的最初的印象来扶助理性。
第五章 不同品质的智力
儿童保留他所得到的清晰印象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当这些印象清晰,并且对它们进行了区分之后,他才能形成自己的智力。
被打骂的儿童在建立某一概念时,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现实,而是受刺激后的事物,世界就不是原本的世界,而是经过他加工的世界,压力使得孩子在把握事物时产生偏差,不能高度理解本质问题。苦难,降临到了孩子头上。
那些得到爱和宽容的孩子在组织自我的过程中,因为区分能力没有受到伤害,他们对事物的把握清晰、准确,并能很好地确定下来。
如果你感知到孩子的心理,你跟他说了,这个问题就不做一个问题而存在了。
第六章 为什么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
“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象,这是模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
教师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他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之间的联想。
第七章 智力的真正内涵
哭除了表达情绪,又是儿童心智未及的一种表现。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一辈子。
幼儿教师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他应当是一个真善美的心理学家。
教师要准备的不是教具、教室的环境,而是自己的精神,这才叫真正的准备。
拿东西归位,通过这样的行为形成儿童的秩序感,然后为他的数学学习做准备。
我们需要用爱的方式逐渐地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有序的环境,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和孩子一起照顾环境,然后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照顾环境。
智力主要表现为归纳和演绎。演绎在生活中叫做“逻辑”。
孩子每一阶段的生命不是空白的,它是由一个又一个敏感期建立起来的,他不发展这一方面,必然发展那一方面。
人的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人与人的差别在于对世界的感觉,你的感觉越细腻,越丰富,你生命的状态会越好,你的感觉越粗糙,越简陋,你的生命状态就会越低。
第八章 感觉训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唯一途径
6岁以前的儿童主要进行感觉训练。
儿童是自我教育的。
儿童的生命绝对不简单,生命内在的运作是极其的智慧和神秘,没有人能教得了儿童。
第九章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
母爱的真正本质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这也就意味着关心母亲和孩子的分离。
父母越爱孩子,孩子也就越不依恋父母。
情绪往往是衡量爱的关键。
爱是儿童成长的最好食粮。
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
家长如何学会爱孩子?你必须看一些经典的书籍,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和精神的建构过程,明白人类的成长实际是精神成长的过程。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意,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文明之父。”
第十章 从爱走向独立
爱是孩子独立的前提,独立是孩子被爱的结果。
一个快乐的孩子不会搞破坏,一个快乐的成人也不会去破坏。快乐的人类不会去毁坏财富、破坏环境、发动战争,他们只会有建设性的行为。
第十一章 “教”孩子可能就是奴役孩子
第十二章 应该怎样理解孩子?
在人的一生中,拿出6年时间给孩子,并通过孩子发展自己,是最有价值的。
第十三章 自由与纪律
纪律必须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
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
第十四章 放下陈旧落后的教育经验,走向理解的爱
警惕自己的潜意识,把潜意识提升上来,才叫真正的爱。
每一个孩子都会以自己的能力衡量他活动的范围,通过这种衡量,他以后就能把握自己的行动,并正确地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爱孩子这个问题,重要的就在于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了。
如果你爱孩子,你就应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要求去发展。
儿童依靠吃来认识世界,在6岁以前,这是他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爱孩子需要学习,学习用正确的科学的意识取代过去从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潜意识,然后再把正确的意识变成潜意识。
人的成长依靠什么呢?法律?道德?良心?都不是,依靠发自内心的爱。
当我们了解一个人时,我们通过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就能知道他的状态,人格状态越统一的人,他的思想、语言、行为三者就越能融为一体。
第十五章 发展心智与掌握知识
幼儿期学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发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认知能力、认知技巧,这是最重要的。
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成人。
第十六章 “爱和自由”的教育实践
儿童的审美高于成人。
“简洁”是幼儿教学的妙法,它使语词袒露,直指对象。
学会等待带给孩子的益处是惊人的,孩子因为学会等待变得能够处理许多问题,并从而建立良好的道德习惯。
老师所用语言必须规范,不能今天说“等待”,明天又换另外一个词。
任何人都没有暗示、强迫孩子把东西给别人的权利,也不能用夸奖和赞赏来刺激孩子把自己的东西给别人。
成人用语言来教育儿童没有太大用处,但在动作的过程中,儿童会形成自己的经验。
教师只是一个启发者、观察者、环境保护者,而不是教儿童怎么做。
第十七章 因为有爱而顺从,因为有意志而能够顺从
我们谈论到儿童品格时,都要谈到两点,一是顺从,二是意志。
儿童的品格、人格、智力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他自己,根本不依赖成人。
零到6岁发展精神胚胎,把精神胚胎实体化的这个过程是建设性的。
儿童必须通过生活自立而获得身体上的独立;必须通过自由的选择而获得意志上的独立;必须通过不受干扰的工作而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意志只有凭借一个人自身的力量才能得到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意志力是在他们自发的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并不依靠我们没完没了的说教,我们不能把儿童的意志和想象闲置,意志一旦被闲置起来,一个人就会失去了成功的品质。
第十八章 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
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顺从的第一个阶段是:儿童能够顺从,但并非总是如此。顺从的第二个阶段是:儿童不再因缺乏控制而导致障碍。第三阶段,儿童会渴望顺从,这时顺从只是转向他认为优秀的人。
第十九章 儿童的优秀品格如何形成
不道德不是来自于道德本身,而是来自于他的意志,他控制不住自己。
正常的孩子,他不愿跟随便什么人都接触,因为有些人不理解他。
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取决于他读了多少书,而取决于他人格的完善,这样人在心理上没有障碍。
没有障碍的人身上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驱使他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他一心一意要把这件事办好。
第二十章 怎样努力才能为孩子创造好环境?
孩子就是这样学习知识的,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学会,并把这种素质、这种能力自觉运用到他一生的生活中。
儿童是从哪儿获得能量的?儿童依靠我们的爱而获得安全感发展他自己。如果我们不能给儿童足够的爱的能量,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得很好。
儿童时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你只要不断发展自己,你就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
第二十一章 关于“吃”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给孩子建立一种别人的东西不能动、自己的东西可以自由支配的道德观念。这种秩序(可能还没成为观念)一旦建立,就是一个生活的基本准则,也是道德的萌芽。
经济条件的好坏在我看来并不影响孩子的发展,钱多钱少都没有关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给孩子买东西的钱数。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把选择的自由交给了孩子。
第二十二章 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儿?
儿童所有的欺骗都有一个根源,儿童不能实现他发展的原始计划,在他的发展期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他的潜在能量本应该通过实体化的过程展现出来。
儿童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会不断地,去寻找一些会动会响的东西玩。
心灵本身应该是通过自发的体力活动来塑造。
儿童的整个心智发展是一个活动的过程,他就是通过自己做来发展自己的心智。
父母对儿童真正的爱就是关心他的成长。
游戏就是游戏,当我们试图把知识放入游戏中,久了就会出现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第二十三章 蒙氏教育思想适合中国的孩子吗?
观念与方法都不能忽视观念重于方法观念决定教育的走向。
附录
孩子明确地知道,你话说了一套,背后还存在着另外一套,儿童的状态是直接了解你背后的那一套。
我们从小是被权威斗争出来的孩子,我们成人之后,自然会沿用这套模式,我们变得都不会跟孩子说话了。
儿童只有在童年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父母的关注和爱,受到了父母的重视,在他0~12岁期间,在他所在的幼儿园和学校里,得到了这样作为人的尊重,这种爱、这种价值感才会牢牢地构建在自己的生命中。
爱必须学会表达出来,爱必须学会表现在动作中,爱必须学会表现在跟孩子每一个拥抱上,每一个眼神里,每一个感觉中,这样儿童才可以收到爱。
40岁的时候,人的成长才完全,一个循环到40岁完成,生命真正的意义才重新开始。
自由是指儿童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
靠规则来管理你的孩子,靠规则来管理你的家庭,你要跟孩子有一个约定,夫妻两个人要有一个约定,在这个约定之内是不能走出去的。
6岁以前的儿童,如果他的行为会伤害到别人怎么办?我们不是指责他,说“你看你又这样了”,而是把他抱起来走开。我们每一次把他抱起来走开,孩子的内在会整合的,孩子会想:“我每次做这个事情,好像就不可以,我每次做这个事情,我妈妈就会把我抱走。”所以下次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规则不是桎梏孩子的,规则是保证每个孩子在生存环境中都能够获得爱和自由,获得尊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106346.html

相关阅读:读书笔记300字:《丑小鸭》
红楼梦读书笔记5000字
《成长的天空》读书笔记
《幸福的修炼》读书笔记
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