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师也需要进修,需要学习看书。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初中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欢迎阅读,希望对你能够提供帮助。
篇一:《优秀教师九堂必修课》读书笔记摘抄
九堂必修课是哪九堂?读书修身——读书是教育之母;自我反思——无愧于知识分子的称号;教育科研——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大爱厚生——教育就是爱;积极写作——我写故我在;锻炼口才——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注重细节——细节就是力量;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追寻快乐——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
第一堂课 读书修身
“图书是教育之母,读书是教育之母”,我们是教师,无论年龄多大,无论教哪一年级,无论教哪一科,抑或受到多少教育,我们都应当有一个名字——“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就应当是一个读书的人,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现代教师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项修炼就是读书。
作者单位的一名青年教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读了苏霍姆林斯基和李镇西的书,想想自己过去的教育行为,和大师们相比我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弱智儿童。”
※ 注: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克兰境内一所十年制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主要著作有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三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我把心献给孩子》、《学生的精神世界》、《教育的艺术》。
※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副校长。自1982年从教以来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主要著作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以及最新出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
其实一个人一辈子很可能平庸地度过,教师也是一样,但是如果能努力地追求,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或教学专家,甚至可以称为出色的教育专家。其根本就在于多读书,读好书,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位教师来讲,读书即是最好的备课。
作者高万祥老师问过魏书生一句话:“你早先在农村时有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与辉煌?”魏书生认真地回答:“应该是想到的!”一种自信一种强大的自信。论学历魏书生只是沈阳市一所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初中32中毕业,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读书是他在青少年时就养成得好习惯,正是由于读书才使得他在失去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时,仍然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仍然著作等身,正是由于他的读书才使得他具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才会走向成功。对于读书李镇西先生也说过一句话:“我可能是比别人早读了一些书,多度了一些书。”本书作者说了一句很深刻的话:“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准备的。”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对教育工作感兴趣,只要你能够坚持读书学习,勤奋实践,,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你敞开,借用作者的两句话改之为:其一“多一些书卷气,少一些世俗气。”其二“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过努力认真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
作者推荐的几类书籍:
1、 以《论语》为代表的哲学著作,而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是作者极力推荐的,周国平作品:
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
诗集《忧伤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
1998年底以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等。
2、以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其他有陶行知、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等。作者特别推荐一本好书《发现母亲》,作者认为,当代教育学书籍中《发现母亲》是最好的一本。
3、《仁爱一生》和人物传记,象《张伯苓传》、《马寅初传》、《陈嘉庚传》、《夏?尊传》、还有《陈布雷传》和《往事并不如烟》,其中作者尤其看重并推荐的是《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4、小说,文学就是人学,小说往往有特殊的教育感染功能。作者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
5、诗歌,一个人可以不当诗人,但生活中一定要有诗意。作者认为:人的诗意、生活中的诗意,一是指人的真性情,敢爱敢恨,真喜真悲,大彻大悟。二是指人的创造情怀和创造能力。
作者在总结苏氏教育思想时,全面概括只是一句话: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因此我们教育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
下面是苏氏教育观的要点:
1、 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
教育必须保护孩子扪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即快乐和幸福。
2、 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
“真正的精神力量则表现在人的善良、敏锐和宽宏大量上,只有善良、宽宏大量能使人成为坚强的人,人最可怕的不幸是精神空虚。”
3、 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
神圣不是迷信中的神圣,而是一个人的精神理想和追求,这是精神的刚毅、勇敢、不屈不挠,生活充实,真正幸福的根源,是动力、是源泉。
4、 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有教养的人,他良心的呼唤甚至都不会允许他有是否抄袭同学作业的念头,这对于他就如同赤身裸体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是做不出来的事。”“不要让那些儿童还不懂得它们的意思的词语,从儿童嘴巴里说出来。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应当教会儿童去爱,教会儿童去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他们并不存在的感情。”“对于一种人,一种行为,一件事情,你是怎样想的就要怎样讲,任何时候不可试图猜想别人想要让你说些什么,这种企图会让你成为一个伪君子。”在他看来“只有从小就是这种忠诚的人,才会成为忠诚的丈夫、可敬的父亲。”
我们的教师中就经常有一种毛病,学生犯错误后,诚实地说出来了,却遭到劈头盖脸横眉冷对的批评,而不是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其结果往往是越批评越不讲真话,最终导致诚信缺失。
诚信缺失可以说应当是阻碍我们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5、 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在同志处于不幸或危险中丢下不管,对待别人的痛苦忧伤,采取冷漠态度是不体面地。道德上的聋子、瞎子、心灵麻木不仁,这是一种最恶劣的毛病。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公德素质,苏霍姆林斯基把“同情人、关心人”视为奠基性品质,孩子在童年时期对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此时培养他们的同情人、关心人最有效,从小引导孩子为他人付出是培养同情心的重要途径。
6、 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
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热爱阅读才会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一本好书开始的。
7、 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
学会合作是当今时代全球性的教育主题之一。儿童的孤独是学校生活最可怕的不幸之一。
8、 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敬老孝亲是东西方共同的文化财富,一个孩子如果连他自己的母亲都不爱,是不可能指望他爱他人、爱祖国的。
9、 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极为艰巨、极为繁重的精神劳动能与老师的劳动相比。
10、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
羞耻往往比来自外面的最严厉的惩罚更为有力,因为这是用自己的良心去惩罚自己的良心。培养孩子有羞耻感,这是每位老师需掌握的一个魔杖。知道羞耻才会自尊自爱。不是讽刺挖苦学生就能够让他们产生羞耻感,相反要极力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建立羞耻感。
11、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既重视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的使命,又重视教育在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方面的使命。既重视学生科技素质方面教育,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第二堂课 自我反思
教师应当是一名知识分子,那么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样的人才能配得上“知识分子”这一称号?千万不要以为有了一定的学历的人就是知识分子,在西方社会普遍的认识和给知识分子下的定义是:知识分子是有责任感、正义感、社会良知和批判精神的人。无论古今中外,知识分子最可贵和最本质的人格特征是社会担当,即社会责任,具体地说:知识分子是能够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服务的人,是能超越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给与真诚关注的人,是能够时时关照自己脚下的路又常常抬头仰望天空的人,是能够认真思考生命意义并积极追求精神高尚的人,是能够面对世俗洁身自好的或面对权贵敢于坚持真理,有骨气有人格的人。
一、优秀教师应当成为一名优秀知识分子
1、 知识分子的平民情怀
就我们而言就是要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与那些因贫困、失亲学生以温暖和关爱。
2、 知识分子的洁身自好
受儒家思想影响和启示,中国的优秀知识分子想来具有洁身自好、清正廉洁,绝不枉法贪财等优秀品质,强调自己的人生责任感和使命感。
3、 知识分子的骨气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中国几千年文明社会能延绵不绝,依赖着的三大支柱,一是政治和政权力量。二是财富的力量。第三更重要的是知识分子的不偏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力量。”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向来具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和蔑视权贵,捍卫真理和正义的高尚人格。
4、 教师是天职
在今天日趋功利的教育中,许多教师正在沦为技术性工具,沦为从事简单劳动的技术工人。
教师的职业应当是天底下最为令人敬畏和仰望的职业,教师应当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使命感和敬畏感,教师应当时刻在自己心里仰望自己的神圣的天空。做一名优秀教师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做一名古色古香的教师,把真理告诉学生。
教师的生存方式应当是事业型和智慧型的,而不是世俗的、庸俗的、无聊的、甚至是愚蠢的荒唐的,教师的学问是“坐”出来的。然而今天的教师显得比较浮躁,如果大家能集中一起坐下来,静下心来研究教材,琢磨教法,交流工作或沉浸书本,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做学问,不求短时问成效,但时间长了定会有所成就,收获硕果。
上面谈的应当说是教师应当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思想,教育责任,教育目标,教育追求。
二、我为中国教育流泪
第一部分是反思自己,这部分是反思校园和反思教育,现今的基础教育多有令人心痛的地方。
1、应试教育之痛
现在分数和升学率几乎成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标准之唯一,学生为分数而读书,教师为分数而教书,校长为分数而累。学生题作得多,真正应当阅读的书目,经典作品却越来越少,学校成了学店或工厂,学生几乎成了机器般的考生,学生几年学下来的东西,一辈子能用得上的连10%都不到,对学生来讲是人格的摧残,也是人文精神的失落。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日益弱化,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只能出现在文字上和试卷上,而很难铭刻于现代青少年心灵之中,精神世界。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许多地方,许多学校,应试教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已经到了摧残学生、教师、校长,甚至危害国家民族的地步,令人扼腕叹息,回天无力。从敬爱的孔老夫子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把做人即品德和人格教育放在首位,并形成了可贵的教育传统和民族文化血脉,优良的教育传统这条中华文明长河,现在面临断裂和断流的危险。
1、 高考制度之痛
高考作为基础教育检验的手段之一,却没有解决基础教育良好导向的根本问题,复杂、刻板、教条的考试内容,注定了基础教育在题海中泛舟,挣扎。
三、究其根源——人文的失落
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共同贫穷,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确实有了长足进步,富足了一部分人,人们敢于追求富裕,但是不可否认,精神的贫乏也随之而生,有人说现在的中国,追着信息走;赶着钟点走;跟着时尚走;望着高处走(都没错),但是一路前进一路丢失。丢失了单纯,丢失了天真,丢失了快乐,甚至丢失了爱心,好多人生活中没有意思,诗意荡然无存,情感逐渐淡漠,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知识和知识分子再也不是人们尊敬的对象。
1、教育改革必须从打假开始
人文失落的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信用危机。反映在学校和教育上就是假的东西太多,即假教育、伪教育、反教育现象太多,因此教育改革必须从教育打假开始。
校园铜臭扭曲了师生关系,也扭曲了教育爱心,卢梭在他的教育哲学小说《爱弥儿》中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甚至是苛刻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具备的头一个品质是:“绝不做一个可以出售的人。”他说:“有些职业是这样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是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他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应试教育逼着学生抄作业和考试作弊,形式主义的各种验收检查,逼着学校弄虚作假,用材料应付过关。据说为了以假乱真,有的学校在新做的材料上洒茶水然后用微波炉烘干做旧。
2006年香港城市大学一名大陆去的女博士生把一万元塞进教授的信箱,想索要试题,结果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了。
三氯氰胺、孔雀绿、苏丹红、地板黄、注水肉、瘦肉精、齐二药、假酒、假烟、假药、各种假货、山寨产品充斥着市场,即是信用危机的表现。
2、 弊端源于政绩二字
人文失落的表现之一是功利主义盛行。
教育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中国家功利色彩太浓,变态的应试教育,恶劣的师生关系,源于功利主义的不良社会风尚。
中、高考前学生及家长不在学业功课上下工夫进去,反而上香、求签、拜佛。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教授有一句名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说得非常好,这是追求科学真理和科学创新的至理名言。这句话里包含着科学应有的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精神,更有一种为真理献身,坚持不懈淡泊名利埋头苦干的决心。这才是知识分子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应当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可惜现在教育是到过来了,只问功利,不管是非。也可以说中国教育的一切弊端都源于“政绩”二字,也可以将“政绩”二字改为“功利”一词。不管怎么说现行的教育体制及升学制度以及不良社会风气在摧残着我们的教育,让人伤心至极。
3、 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
信用危机、功利主义,这一切都源于人文的失落,现在很多工作挂着文化或人文的幌子,其实还是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作祟,在作秀。
本书作者认为“文化”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态概念,是人的生存方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追求因该是让全校师生在学校学习的更好,工作得更好,活得更好过得更好,发展得更好。“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包括人的爱国之心,责任心、羞耻心、同情心的教育等。作者看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日本“军国主义”、德国“法西斯”,也许它们的出现有各种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人心坏了。(见原文第47页)
爱心善良之心,同情之心,这些都是人性中最美好最核心的内容,是文明社会得以维系和延绵的精神乳汁和精神支柱。
现代教育史上较早提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念的是卢梭,他主张通过教育使人的天性得到全面自由发展,康德受卢梭影响也说过:“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在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以外,他什么都不是。”“人就是目的。”
今天的德国中小学是不讲爱国主义的,因为德国人知道,他们的祖辈对人类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因此战后德国的学校德育教育主要是善良教育,他们高度重视孩子和动植物亲切的交往,培养孩子怜悯的同情心,即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战争和暴力起源于人的内心,印此必须在人的心里播下和平的种子,德国人的反思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爱心教育,善良教育差得太远。例如翻开中国辞典,找虎、狮、狐狸等动物词条解释,总有诸如皮毛可做成衣服,肉内脏可食、骨可入药等等一类解释文字,其实就是教唆孩子对于动物可以扒皮、抽筋、吃肉。
胡适先生说过:“教育的失败正因为我们今日还不曾有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中国就坏在虚伪的教育培养了虚伪的学生。”
今天的校园就是明天的社会,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爱心教育,善良教育,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应当把学校办成“蓝天下的学校,纯净的学校。”
第三堂课 教育科研——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
一名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没有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学有方向教有特色,,从特色教师到特级教师,应当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一条十分灿烂的阳光大道,因此青年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坚持几年坚持下去定会有令人惊喜的成绩。因此我建议:每位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都要有自己的课题,要参与教科研,要写作品,把实践中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上来,站在理论的高度,再回头看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的成长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中国真正的教育名校是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南开中学、春晖中学和西南联大。八十多年前春晖中学的校训是什么?——“与时俱进”,校风:“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流传后世泽被后人,。至今仍生机勃勃,青春焕发。
下面我还要谈到读书和有关的其他问题。
其实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在于阅读、读书上。曾经有人概括这样一句话:现在的中学生,知道艾青的越来越少,知道“爱情”的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越来越多;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知道马克、欧元的越来越多;知道九·一八的越来越少,知道就要发的越来越多。这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一个地区的现象,这是全国性的,是现行教育下的必然结果。那么真正的教育应当做什么?教育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读书习惯,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的内容和前提,一个读完小学甚或读完初中、高中的学生,十几年的时间竟然没有培养出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来没有读书的爱好,更别谈读书能力了,让这样的人才去发展我们的社会,去建设我们的家园,去进行伟大的民族复兴,岂不是纸上谈兵,痴心妄想。十二年中小学读完后,有几名学生家中还有教材?十几年的学生生活培养出了反感、厌恶甚至是忌恨学校生活,反感厌恶书本,不是教育的失败和悲哀吗?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阅读读书习惯,然后把你读过的好书推荐给你的学生,让你的学生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你就是行大善、积大德、有大智慧的教师了!(读原著66页)。
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儿童来说任何教育都不能取代阅读,少年时代是人生不可再生的黄金时代,没有图画书的童年是悲哀的童年。
世界上凡是发达国家、先进的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亦即良好的读书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
什么是理想的学校?
第一、应当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最好的学校应当是独树一帜的,标新立异的,有自己特色的学校。
第二、应当是有品位的学校
⑴、校园品味,注重细节,精雕细刻,围绕学生布置,给学生以最大便利。
⑵、学生的品格,应当在学生的人格和品德上多下功夫,教会学生追求理想,关心民族命运,时刻提醒自己永不失望,永不停止。只有人格、品德完善的人才是有品位的人。
第三、富有人格魅力远大理想的校长。校长应懂得教师的需要,并且引导教师的心理需要,要创造一种很好的氛围,让最优秀的教师得到最应有的回报,让教师知道自己和名师的差距,不断进修提高。校长要和每位教师进行心和心的交流,用真诚宽阔的胸怀,无私的奉献赢得老师的尊重。
第四、应当有一支创新型、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成功不仅靠有智慧,更要靠努力,一个人没有冲劲,没有激情,就永远不会成功,成功来自追求,来自不懈追求的卓越的努力和奋斗。
本章最后作者说了一句话:教改追求是教师职业和人生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过程,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一个认真正的幸福是确定生活和工作目标,并向着这一目标不懈努力,这是自己的智慧不断创造,不断展现和展示的一个幸福过程。“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教师的生命价值只有在科研实践中才能充分实现。
第四堂课:大爱厚生——-教育就是爱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教育的爱心是一种教育的圣心,爱心教育是教育的人道主义体现。优秀的教师各具特色,但其共同的特点即时拥有爱心,世界上最好的教师,首先应当是具有爱心的教师,最好的学校应当是充满大爱的学校。
学生到学校来是学习文化知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个性、情感、人格这些做人的核心内容主要不是在文化课课堂上学来的,而是在校园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师生交往中形成的。校园的人文环境是一种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人格形成极为重要。
没有爱心的教师,他的师生关系往往比较紧张,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只有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心理安全自由的教育环境,只有在平等民主的师生观念下,每个学生才能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脊梁做人。
一、了解每一个学生
任课教师在开学初第一堂课要进行充分的较详细的自我介绍,平时也要与学生多沟通,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了解是第一步,这第一步的关键是老师。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道尊严,长幼有序等观念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现代的学生观,则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并且主动全面立体地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班主任老师应当坚持每周与每位同学谈一次话,哪怕是一两句有意或无意的对话,哪怕是拉一拉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头,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具有强烈情感需求的而又是十分敏感脆弱的有效稚嫩的心灵啊!
开学第一个月班主任老师必须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进行个别的谈心,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学习基础,爱好特长,走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灵需求,人际交往,个性情感,理想追求等,然后你才会有的放矢地对美一位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对每一块心灵的田地施以不同的肥料与营养,才会使他们健康成长。
现代学生的成长出现了“三大三小”现象,即:生活空间越来越大,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房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压力越来越大,内在动力越来越小。
了解学生的关键是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现代社会中,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渠道在拓宽,情感交流的渠道在缩小,孩子不愿或害怕与教师交流(三分之二)责任主要在教师。
陶行知说:“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他十分形象地指出:“你不可轻视小孩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讨厌的人,变好像是罗斯福没有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梦里也觉得由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亲爱的老师,请好好记住这段名言,并时时提醒自己:要小心轻放孩子的心!
二、相信每一个学生
民主平等的现代师生观,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相信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学生就像是一只窄口的布袋子,传统教师把大把大把的知识网袋子里塞,结果由于口小老师不得要领,学生袋中空虚,往往事倍功半,塞不进去多少,大多数都掉到了地下,于是学生就永远是个空袋子。现代教育观要知道,学生是可以能动地自主地发展学习,但前提是我们要相信他们。
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发展潜能,学习的潜能就像空气一样,可压缩于斗室,也可释放于大气,就看我们老师给予他们多大空间。
其次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美好的情感,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以丰富的情感为基础,相信这一点吧,这对建立现代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要相信和欣赏学生的美好情感,尽管他们可能是稚嫩甚或是幼稚的。
三、友爱每一个学生
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可以归结和提炼成一个字“爱”,有了爱教师的职业道德便全有了,作为教师爱心比什么都重要。
有爱学生就要尽自己的最但努力,爱心和爱的教育往往能创造奇迹 。世界上千千万万种教育方法,爱的教育是一种最伟大的方法,有爱就有希望,有心就有力量。
四、尊重每一位同学
我们向来要求学生做听话的乖孩子,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好学生,然而反身自问,你尊重他们了吗?现代教育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做一个尊重学生的好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才能让学生真正尊敬你。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师应着力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同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如果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模式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毫无区别,其实那就是一种漠不关心,不负责任,也是极大的不公正不公平,也是极大的不道德不民主的表现。
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也要尊重学生的特长,一个人在社会上吃饭生活,在社会上立足,是靠他的特长,培养一个有个性的学生可能比培养若干个平庸的大学生更有意义。
不具备爱心的人当了老师对自己是一种折磨,对学生是一种痛苦,甚至是一种万劫不复的生命灾难。
五、教好每一个孩子
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本领就是要让你的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真正的道德教育。设想一下每位教师都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而且天天都有新兴趣,他自让就不做也没兴趣做坏事,不道德的事了。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在于使人对于正当的生活发生兴趣,在于养成对于所做的事情发生兴趣的习惯。
要教好每一个学生,就要学会欣赏,善于鼓励、赞扬、欣赏鼓励是照在孩子们心灵上的阳光。教育的根本技巧和艺术,全在于调动学生内在的动力,并能使他们一向收到劳动和成功的乐趣,孩子心灵中有一个最隐蔽的角落,这就是人的自尊心,表扬、鼓励是一种最好的隐形评价,也是培养自尊的最好的阳光雨露。
在教育学生问题上我们总是信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传统思想,要用爱心和智慧,严格和严厉在现代教育中是教不好学生的。有教育智慧的教师知道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人生成功的金钥匙i,教育就是要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才是我们带给学生的享用不尽的人生财富。教师爱学生能把一个民族爱发达了,教师恨学生能把一个民族恨萎缩了。
第五堂课 积极写作------我写故我在
教师不可能都是作家,可以肯定的说,写作是优秀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能不能写作是一个教育家和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区别,一个不能写一手好文章的教师,只能是个教书匠,一个从事教育的简单的劳动力。作为知识分子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全部尊严在于拥有思想。如果说人的身体是躯体的存在,那么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就是精神的存在,而作为思考和思想的物化这是一种永恒的生命价值和存在。
一、文字的快乐
通过语言人可以创造一个世界,因此在人和周围的存在之间增加了一个由语言所独创的世界。当你的优美的文字创造的另一个世界让你的思想在自由舒缓的任意纵横驰骋不是一种快乐吗?或为别人创造了一个快乐的桃花源,岂不是无比快乐让别人在你的桃花源里漫步徜徉,别人的幸福不是也会感染到你吗?
二、如何写作
就是要真诚地写出自己的生活和思想。
1、 像写情书那样真诚·日记随笔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是闻名于世的令人敬仰的大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早晨5~8点写教育手记,点滴的积累加上长年坚持不懈,才有了他等身的著作。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也不是枯燥乏味空洞的说教,读他的书就像聊天一样,就像谈心一样,但如果用心去品味,你却有极大的收获和享受。
中国的教育家李镇西也是一样,魏书生也是一样。因此我希望我们的教师也应当把工作中的一些故事、小事件、教学上的点滴思考、自己亲历的一些师生、家长、同事、亲子、友朋交往中有意思的事情片段写下来,以随笔、小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以记叙为主,要短小,二三百字、四五百字皆可。
提点建议:⑴、青年教师每人每周写一篇,中年教师每两周写一篇;⑵、中青年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博客,自己的教育文章、反思、随笔、教案、以及其他作品都可以写在自己的博客中,最后我们建立一个博客群或圈子。
成功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只要你勤于实践,善于观察,不断反思坚持写作,若干年后也许你就会成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第二个李镇西、魏书生。日记和随笔是教师生活和生命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日记和随笔的写作贵在真诚、坦率、不受约束,那么你一定会得到生活和人生的真诚回报。
2、 教师应当是反思者·学生个案写作
我们教师写作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个案写作,班主任评语每学期要选四至五名同学写千字评语,每学期写一个个案报告,教师给学生写个案报告是最贴近生活、最真实、也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种写作方式。
个案写作的要点:
⑴、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不同的心理类型和个性特征;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不同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目标志向等,选好目标对象,便具有了解剖麻雀获取标本的意义。
⑵、内容上要有覆盖面一般要求应当涉及心里个性、家庭父母、学校和成长背景、人际交往及社会影响,要能达到从个别到一般,从特别到普遍,从先想到本质的研究意义。
⑶贵在跟踪和思考。
有思想的人往往是痛苦的,写作的过程也往往是艰难痛苦的,生活的法则告诉我们,优秀者注定是一生都要肩负重担的人。
其实我们在座的各位青年教师,如果你们多思考一点,再勤奋一点,多承担些痛苦,我想优秀这个词迟早要加载你的名字前面。如何承担痛苦——读书,让阅读来丰富你的思想,让思想激励和滋润你的写作。
3、 诗意地生存·文字和学术写作
在认真地对待本职工作,站好讲台,教好学生的同时,搞一些似乎和本职岗位有点游离的研究和写作,对于教师的职业生涯实在是意见天大的好事,这种研究和写作或多或少对工作有一定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是提升我们生活与生命质量,让我们永远诗意地栖居在幸福好快乐之中。
三、抓日记写作的教师功德无量
1、 在日记中成长
日记不仅是一种写作形式和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方法和课程,是学校中的学校。真正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任的优秀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写日记,应当督促学生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这是一个能让人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日记是一种写作长跑、道德长跑、意志长跑,因此坚持下去必有好处,坚持就会胜利,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天天写日记的孩子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坚持抓好日记写作和日记教育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功德无量的好教师。
2、 日记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当代著名作家周国平说:“从小学到大学,‘日记’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功课……日记是最纯粹的私人写作,是个人精神生活的隐秘领域,在日记中,一个人只面对自己的灵魂,只和自己的上帝说话,这的确是一种神圣的约会,是决不允许有他人在场……毫无疑问最纯粹,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私人写作是日记,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每一个好作家都有一个相当长久的纯粹个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成为作家,不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乃是他心灵的需要,至少是他改不掉的积习。”
提倡写日记把作文放在最真实、最深厚又是最鲜活的生活基础之上,能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畏惧之感,觉得作文原来如此轻松,如此自由,甚至能让一部分同学逐渐觉得每天写日记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一种生活的需要。这实际就进入了一种很理想的自在写作的境界,生活、观察、实验、修身、读书、游览、交往、创造等日记的方式。作为中小学生,只要具有生活的慧心、慧眼,日记之泉自会汩汩而出,它可以使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同时是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更重要的是日记往往是一种自我谈心,自我教育,自我修炼,通过日记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提醒自己改正,你的人格才会更加健全。
另外在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日记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以下两点:
一是要以自己做自己的老师的心态写日记;
二是要以写自传和历史的心态写日记。
坚持写日记的人一定能优秀起来!
第六堂课 锻炼口才-----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
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谈吐是人的第二外貌。现今的时代是个性张扬的时代,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应当是现代人文明素养的重要表现,也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过去听到这两个词我们总有些不感冒,字里行间总带着某些轻蔑、贬义,其实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一个庞大群体的对照;也正是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言论不自由,思想难解放、难开放的一个体现;也恰恰是束缚我们知识分子思想思维自由驰骋的一个缰绳。
古代罗马人权利阶层为了将来走上政治舞台,自幼学习写作、文法及演说,因为无论政治上的竞选,还是法庭上的辩论,都是要靠雄辩才能。
现今的美国人人是侃爷,美国社会崇尚言论自由,美国的政治体制也讲究演说能力,“演说是自由之父”,“培养公民的演说能力是国家的责任。”这是写进国家相关法律并在美国社会家喻户晓的名言。美国各个小、中、大学都设有演讲大厅,、或演讲室,把演讲和交往作为必修课,二战后美国人把“口才、金钱、原子弹”看作世界竞争中赖以生存的三大手段。包括我们的近邻日本的崛起有许多原因,但我们不能否认这和讲究礼仪,注重语言沟通有极大的关系。
就像我们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很多教师不能倾听学生的倾诉,不让学生说话,用自己的淫威压迫学生,学生不说话了,但是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被扼杀了。有的老师会说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净是说谎和强词夺理,其实如果你是一个有能力的老师,你就会用你的语言把他辩倒,让他心服口服,比淫威屈服下的无言更有效力。
一、 口才的力量
语言和口才也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殊的力量。
⒈秀才考女婿
从前有个秀才,教了十几个学生。开学时宣布,年终考作文一篇,谁列榜首,便把女儿嫁给谁。不料年终有三个人同得满分。秀才犯了难,终日长吁短叹,郁郁寡欢。这事被女儿知道了,他要求父亲备好一座酒席,当场面试,出了一道题,用
“糊糊涂涂、清清楚楚、容易的容易、难上的难”分别作四个句子的收尾,组成一段短文。
张生首先作答:“雪在天上糊糊涂涂,落在地上清清楚楚,把雪变成水容易的容易,把水变成雪难上的难”。
李生接着说:“墨在砚中糊糊涂涂,写在纸上清清楚楚,把墨变成字容易的容易,把字变成墨难上的难”。
王同学一个劲的喝酒吃菜,等吃饱喝足后,才慢条斯理地念叨着:“小姐办的这一席美酒佳肴,弄得我糊糊涂涂,她心里却是清清楚楚,小姐想我容易的容易,我想小姐难上的难”。小姐听了,当即宣布:张李二相公的大作文字虽佳,但与今天我办酒席的主旨离的太远,王相公的大作,扣紧题意,中心突出,文字也妙,可得满分。
好口才是一种生存能力。生活中的穷达祸福,人生的浮沉兴衰,往往和会不会说话有关。
⒉“请您也吻我一下好吗?”
某著名大学中文系教授和他几位女学生的故事。
语言是神奇的。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可能因为语言而变得十分奇妙。挽救或毁掉一个灵魂,常常就是看是那么简单的几句话。
⒊“杯酒释兵权”的武器是口才
二、教师应该有智慧的语言
口才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特别重要,我们赖以生存的能力之一,教师的语言应当是热情的、理性的和智慧的。
2006年9月张维迎接任厉以宁出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在9月10日开学典礼上的张校长讲话真诚感人。他说:“人的一生中,真正有永久意义的时刻并不很多,但我敢肯定,对你们每一位同学来说,今天是这种为数不多的时刻之一,因为今天是你们人生新起点的里程碑。我有幸在这个特殊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场合给你们讲话,是作为院长的特权,其实我本人对学术研究的迷恋,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同学们的感情,与我的行政职务无关。作为光华的一位普通老师,得天下英才育之,正是荣幸至极。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与我一起分享着这种感觉。光华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我们的老院长厉以宁教授总是教导我们,学院的一切工作都与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讲几个人小故事:
⒈敬爱的卡先生永垂不朽P157.__P158。大爱无痕,智慧漂亮的话语一定源于教师的大爱之心。
⒉“是你的甜言蜜语改变了季节”教师的大爱之心往往表现为尊重和宽容的语言。对学生来说,对学生来说鼓励赏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良言一句也许可为学生造福终生。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在给学生以关爱大爱的同时,教师获得的一定是心灵的宁静和快乐。P16O__161。
⑴要有善解人意的宽厚之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解围。搭好让学生自我认识和反省的“梯子。”
⑵要有反面文章正面看的心智。
刀郎的一首歌词如果用在教师身上,能做到的教师将是功德无量“是你的红唇粘住了我的一切,是你的体贴让我再次热烈,是你的万种柔情融化冰雪,是你的甜蜜改变季节。”
请大家扪心自问,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涯,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中有几次是能心平气和的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学生,从内心深处去理解赞美、提升你的学生,也许许多教师有的只是更多的责怪甚至是谩骂,有的只是讽刺、挖苦,有的只是鄙视和放弃,有的会因此而惹出大祸,教师对学生的语言伤害及由此产生的精神迫害产生的后果比比皆是。
⒊周春艳老师送给学生的心愿瓶.
大爱之心往往表现在细微之处,而好的口才和温暖的话语往往是爱的天使。
潘国本老师的一句话很朴实很深刻:“我浇了一滴水,谁知却涌出了一口泉……我一直以为学生对我亲切是由于我教书出色,其实不,真正铭心的还是我对他们一星半点的搀扶。”教育应当是创造人生幸福的职业,这种创造往往通过教师的大爱圣心以及由此生成的美丽动人的语言去实现。
教师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需要的,自己是可以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在给学生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欣慰。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心田播种快乐的种子,那么你将来收获的一定是学生幸福的人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欢乐之中,他就学会了去创造幸福。
二、 把卡耐基请到学校来
教育是有故事组成的,因此好的教师一定都会讲故事,教师应
多听学生讲学习过程中的故事,教师也应把自己教学中的故事,总结出来讲给大家听,在讲述倾听中能受到很多启发,产生教育的灵感。
美国的戴尔卡耐基是现代世界很有成就的教育家之一,卡耐基的教育形式和途径主要是演说和交流,人际沟通,拥有热情,接受失败,克服困难,解除烦恼是卡耐基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其真正的主题和灵魂则是战胜自我和实现自我。
四、最重要的是说真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其意即是真比什么都重要。
哈佛大学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重要的是以真理为友。”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陶冶和培养学生对生活、对他人、对集体、对自然和社会、对真理和信仰的忠诚与真情。可以说在中小学生品德和人格成长中敢讲真话,在中小学校园,在师生的生活中,,没有比真实和真话更美丽的了。人的所有美德中,诚实是第一位的,美国前总统杰斐逊说过:“智慧这本书的第一章是诚实。”诚实是一个人自信、坚定、有力量的表现;相反,谎言一定掩盖着什么,片子扭曲了真实的同时也扭曲了自己的人格。
美国联邦调查局前任局长胡佛说:“我发现说真话是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关键,40年来,我在执法机构中所见过的成千上万的罪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撒谎的高手。”诚实和正直对于中学生的人格成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真正优秀的中学生,应该把良心放在自己度过的每一个晨昏,应该为自己诚实的美德而自豪,凭借诚实和正直,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真正的尊重和爱戴,才能获得永久性的真正的成功。请永远铭记,学会做人从诚实守信、说真话开始;只有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才能知道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做一个诚实的人最起码和重要的是不说假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一个人,一种行为,一个现象,一件事情,你是怎样想的就怎样讲,任何时候不可试图猜想别人想要你说什么,这种企图会让你成为一个伪君子,阿谀奉承者,意志最终成为一个卑鄙的人。”“学校里严禁说空话和无聊的乱侃,要珍惜你的话语,让他落地有声……在学校里(同样在家里)大家都说真话,都互相信任吧,让在学校里所讲的每一句话都能结果,而不做那种谎话草。”
让我们常提醒学生,说谎的孩子长不大,即使长大了也永远是精神和人格上的侏儒,也让我们提醒自己,做优秀教师,从说真话做真事开始。
第七堂课:注重细节-----细节就是力量
教师的工作平凡又伟大。说平凡,是因为教师工作从表面上看往往十分简单琐碎,而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说伟大,是因为教师工作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崇高事业。教师和教育工作最大的特点,正是寓伟大于平凡,寓崇高于琐碎,寓日月永恒与朝暮细节。
细节就是文化,在教师的自我修炼完善、学生的人格塑造、学校的科学民主管理等方面,注重细节,注重过程,那么,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能成为点石成金的美丽天使。
一、细节为王
在生活和工作中,快乐、幸福及成功往往都源于细节、细节决定一切,就看你让它成为天使还是魔鬼。
1、 麦当劳为什么成功?
P182-183麦当劳、沃尔玛、泰国东方酒店例子。
2、 李嘉诚发名片
P184-185李嘉诚与来访者就餐的例子、曾国藩选材的例子。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往往是个性甚至品行的表现,有时这种表现会对一个人的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人格是用一笔一画写成的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生活中,许多感人的故事都来自细节;校园里,许多伟大的力量都来自细节。人格浓缩在细节里,大爱浓缩在细节里,学校的风貌也可以通过细节处透视。
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人品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虽然人格看不见、摸不着,称不出重量,量不出尺寸,但是在我们生活中,谁人格高尚,谁人格卑劣,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上,无论是一字不识的老人,还是享誉中外的学者,学校里,无论是老师、工人还是学生,人格都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生活琐事表现出来的。在人格的表现上,人人平等。哲人说,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长期培养、严于律己,从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桩桩小事做起,我们的人格才能高尚,我们的校园才能美好,我们的社会才能充满希望。
人格是用一笔一画写就的,成大才要从此小事做起。
1、 小餐桌、大学问
师生吃饭问题上应当修身养性,而且非常重要,不要以为这是些婆婆妈妈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其实做到了这些,你可能就是一个受欢迎的人。现在能按要求做到收拾好餐盘餐桌的人,将来才能收拾好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人生,才能做一个有责任心、有好习惯的好丈夫好妻子,才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能改变人塑造人的学校才是最理想的学校。世界上没有失败。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坚持做。人格教育是教育的伟大工程和根本追求,但具体过程却是细小的甚至是简单的。坚持进行生活化、细节化的人格教育,一定能让每一个男性师生成为谦谦君子,每一个女性师生成为大家闺秀。
2、 做君子从学会走路开始
这里的走路是广义的,也包括开车、骑自行车、坐车等。
校内校外走路都要有规矩,有人无人也都要守规矩,要人前人后一样才是真正的会走路。
种种不良习惯和恶劣行为的背后,隐藏着目无校规校纪、法律法规,不知道保护生存和生活坏境等等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思想品性,是没有教养、没有素质的典型表现。
做君子从学走路开始。孔子在“乡饮”之后,总提醒自己要“三让”,即散席后不能抢在以下三种人前面先走:一是年长者、二是残疾人、三是当官的。圣人的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真实,就像发生在你的邻里之间、你的家中。走路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和民主风尚。
走路还和人的心态甚至性格有关。有的人终生不会挺胸抬头地走路,不会带着悠闲和观赏的心态走路。有的人总在匆忙中走路,总不自信地低着头走路。那些没有安全感的动物从来都是胆战心惊地在草地上、树林里窜来窜去,而一头狮子出现在一个地方,总是如入无人之境地从容不迫优哉游哉地走路!当我们缺乏自信的时候,走路的姿态也会显得不自信,走向暗示着你的心态。现代人应该有一种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让我们在走路时时时提醒自己,我是这块土地的主人,我是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主人。
亲爱的老师们,遵守交通规则,学会走路,并且带着你的学生一起,规规矩矩走路,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走出绅士风度、淑女风范,走出校园和中国社会的文明礼仪水准,这是现代教师道德修炼的一件大事啊!
3、 穿出品位和人格
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回忆恩师陈垣,给他最深的不是学问,而是为人师表,比如进课堂要衣着整洁、要刮干净胡子。
在韩国不论冬夏大学教师要西服领带,他们认为,衣着端庄、仪表整洁,至少是对学生的尊重。师生的服饰仪表,也是人格修炼和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男教师是衣着打扮方面的“弱势群体”,男士正装的五个易犯的细节失误:
⑴、领带不要花,通常领带的颜色要比西服稍微深一些。领带夹是过时的东西,最好不要用。
⑵、袜子不要浅,穿西服配花色的或浅色的袜子是不会穿衣服的体现,选用黑色的袜子才显得庄重得体。
⑶、口袋不要鼓,无论是西服还是裤子,口袋里尽量不要放或少放物品。口袋里鼓鼓囊囊塞了东西,只会让别人笑话你邋遢。
⑷、色彩不要太多,全身上下领带、衬衫、西装、鞋子、袜子的色彩搭配不得多于三种。袜子和鞋子最好是同一颜色。
⑸、服饰不要假,虽然“水货”物美价廉,但在正式场合穿着假名牌,让别人看出来你就会掉价不少。
吃饭、走路、穿衣的细节是人格教育和教师职业修炼最重要最基础性的工作。看是无关大局的小事,但是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小规则,往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长期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我们都希望优秀,都渴望创造和成材,就做事而言,我们要敢于质疑和否定,突破人们在头脑里形成的思维定势这种大框框。而在做人方面,我们都必须遵守哪些小规则,即做人必须懂得礼貌、有教养。至遵守小规则,不突破大框框,注定一生平庸;只想突破大框框而不遵守小规则的人很难成功。中国人向来欣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西方人往往也赞美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不拘小节没有修养的人,能成为君子和绅士吗?人格就是力量;细节就是力量;人格浓缩在细节里。
再送大家一段古训:勿谓一念可欺也,须知有天地鬼神之鉴察;勿谓一言可轻也,须知有前后左右之窃听;勿谓一事可忽也,须知有身家性命之关系;勿谓一事可逞也,须知子孙有祸福之报应。
三、管理是细节文化
学校的管理和学生教育往往是抓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细枝末节。我们既要注重抓好诸如主题活动、节庆典礼、考试比赛之类的重要工作,追求“情节”的生动,更要花大力气这些情节发展过程中和每日每时的一些“细节”管理。精彩的细节更能吸引读者,更能提高作品的品位、档次。
例如:保安初中的水龙头价加高了15厘米。(见作品200-202页)
颜回做饭的故事。(203页)
学生不懂礼貌,看见教师没有问好;学生不懂文明,有是有随手乱扔现象;学生不守规则,走斜路踩草坪,等等。虽然屡屡倡导而收效甚微,其危害及原因、背景绝不能忽视。行为文明比法律更重要,学生缺乏文明行为应该被看做一个严重的国家问题。
可以把六西格玛管理引进校园。
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许多孩子身上的问题,其原因或根子却是出在教师的身上,一方面老师没有提出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老师更没有言传身教。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品的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地铺砌起来的。”
比如:学校教导处广播讲话,学生在认真听,而班主任却在做自己的事情。其结果就是你今后讲话时,学生也会做别的事情甚至睡觉。“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
孩子的心理十分敏感,感情特别脆弱,情绪容易波动。教师要时时提醒自己,一定要轻放孩子的心。粗心不得,简单不得,大意不得,学生的思想工作和情感沟通非常重要。
培养真正的人,坚持学习与做人的统一,坚持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教育首先是教师和儿童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活动;教育应该是一种朝朝暮暮、集腋成裘的过程;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教育应该是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次次情绪感受心灵颤动的过程。从学生经常接触的最细小最平常的事情做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个性,才能在学生生命和灵魂深处培育那种神圣的“爱心”。
张家港高级中学爱心教育参考条例20条:
⑴、和学生谈话时不抽烟。
⑵、和学生谈男女生非正常交往等问题不宜在办公室进行。
⑶、每天了解是否有同学生病,生什么病,用了什么药,疗程及效果如何。
⑷、学生犯了错误,不要让其长时间站在教室或办公室外面。可以用较大量的抄、写背诵等方式来代替惩罚。
⑸、和学生谈话,如果你坐着,尽量也让学生坐下。
⑹、你了解寄宿生是否每天洗脚、刷牙,以及洗衣晒被等情况吗?
⑺、你了解学生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就寝吗?
⑻、你了解特困生每日每周的伙食费吗?
⑼、你了解特困生身上穿几件衣服、床上的被褥能否御寒吗?
⑽、对父母双亡、单亲家庭、组合家庭、非父母监护生活、特困家庭等学生,是否去家访过?
⑾、你详细了解学生的非正常交往、和父母的矛盾冲突、和老师同学的矛盾纠葛、宿舍里的人际关系、对异性的暗恋或非正常交往、和他人的经济交往、网友交往等等情况吗?
⑿、对学生说了过激或不当的话语之后,能主动向学生道歉吗?
⒀、学生无明显犯错,不要轻易向家长告状。家长来校要礼貌热情接待。
⒁、你是否建立《师生友好交往手册》?你是否有写工作日记的习惯?是否为每个学生至少是重点对象建立跟踪日记档案?
⒂、你说得出有关学生在小学、初中或进入高中后担任过的学生干部职务吗?说得出他们从小学到现在曾获过哪些表彰奖励吗?
⒃、对犯有错误的同学,一定要对其错误的原因、经过、结果,历次所受处分的时间和等级情况,有一个十分详细的了解,并要收集保存好有关原始材料档案,以便更有效地做好教育转变工作。
⒄、你有过手把手教学生扫地、拖地的情况吗?冬季滴水成冰的日子,教室和走廊里不能用湿拖把拖地,以防止师生摔倒。
⒅、你有过看见垃圾而没有弯腰捡起来的情况吗/
⒆、你有过上课迟到、讲课出错的情况吗?
⒇、你有过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情况吗?
大爱之心应当表现在细微之处!
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第八堂课:家校合作
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的影响而言,家庭教育远比学校教育更重要。而真正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一定会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家校合作。
帕夫雷什中学家长学校在学生入校两年前就开始了。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的入学报名从母亲怀孕时就要去学校登记,然后接受学校的审核和早起跟踪关注,错过了0-7岁这72个月的早期教育,一生无法弥补。
中国教育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落后,更重要的是母亲教育的落后。人接受的教育有三种,家庭、社会、学校,前两种教育往往和学校教育背道而驰。当代中学生学习两大障碍:一是动力不足;二是缺乏兴趣。改变这些需要提升教师的职业修炼,即要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增强合理的家校沟通能力和合作的艺术。
一、聆听先哲
1、“学校即社会”是杜威先生实用主义思想体系之中的基本理念和原则。杜威强调,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必须连接起来,而两者之间应当自由地互相影响,让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学习与在校外所得到的教育同步起来,使儿童在学校的活动能延续他们在校外,特别是家庭中所熟悉的生活。
杜威指出:“学校生活……应当从家庭生活里逐渐发展出来。”在他看来学校应该使儿童能把在校外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学校中并加以利用,同时使儿童能把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又带回去并应用到日常生活,是学校成为一个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的有机整体。为了使儿童入学后能在各个方面有一个协调发展,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必须统一起来,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必须互相补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对人的世界的认识,是从父母开始的。他首先认识的是妈妈怎样跟自己说话,爸爸怎样对待妈妈,由此而生成了他关于善和恶的最初概念和理解。”“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地,家庭每日每时都在和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相接触,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学校里集体主义道德文明在许多方面,就是开在家庭里的许多花朵的果实。”
帕夫雷什中学家校合作方式:
㈠、亲子共读
为了帮助和指导孩子阅读,为了满足和发展孩子的求知欲,父母应多读一些好书,多思考一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就会热爱他们。”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跟踪记录1200余名学生,在品行和精神方面的发展情况,在分析了这些学生成长个案材料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主精神的优秀毕业生,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的家庭里长大的。
我们应当告诉家长,让学生充分阅读,不仅是进行智育,而且也是进行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优秀作品应当由父母阅读后再交到孩子手里。
㈡、伦理教育
应当教育孩子“怎样培养关心别人的品质。”“怎样打下尊敬长辈的根子。”“怎样培养孩子爱美憎恶的态度。”“如何对家庭和长辈尽自己的义务。”“父亲节、母亲节、老人节、教师节”等节日的教育。
㈢、健康关怀
除学校对孩子的健康检查与教育外,应向家长提出有关饮食制度和体育锻炼等反方面的建议。
㈣、劳动教育
学校应当知道家长,学生应当在家里做哪些家务劳动,并培养孩子创造性的劳动,应当让孩有热爱劳动,崇拜劳动的思想,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到快乐,在劳动中学习并体会到关心体贴别人。在劳动中形成高尚的思想,并用这种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
二、好家长是教师的教师
理解和宽容是一名教师的基本素质,对一些不通人情的家长,只能用真情和素养去感化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用不同的钥匙开启家长心灵之窗,用真情去倾听、理解和启迪,我们应该用真情去架起教师、学生、家长情感的桥梁。
怀着一份爱心便有了一份宽容气度,家校沟通和家长交往的过程,也是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成长成熟的过程,多原谅多得福,把量放大,福也大。
作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在与家长沟通时往往会惊喜地发现,许多优秀的父母,往往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
江西峡江中学校长胡金根就是这样一位家长,他在家教著作《父亲的天空》里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如何做一个好父亲,如何进行早期教育等。
第一、 自然教育法。
第二、 鼓励自信。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15岁以前要做的唯一的事就是鼓励。
父母都是最优秀的教师,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方法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方法,孩子第100次摔倒了,做父母的都坚信他第101次能站起来,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关键是让他找到天才的感觉,让孩子找到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一半了。这种好父母好孩子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欣赏、鼓励、坚信!赏识孩子是充满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最好的教育方法。
优秀父母的标志是:在他的眼中,孩子身上没缺点,如果父母看自己孩子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他们每天最热衷最乐此不疲的事是纠正孩子的缺点,那么他们的孩子长大后身上最多的将是缺点。亲爱的老师们博友们认真思考体会一下。
三、最重要的是帮助家长
家校合作学校和教师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家长,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和谐一致,这样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目前家庭教育中有三点误区或共性问题,也是教育热点问题。
1、 方法简单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的期望,但由于知识、素养或个性的局限,教育犯非法简单老化,偏执不当,极易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思维的批判性、强烈的独立意思,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要多理解孩子还要多沟通,要为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不要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关键不是判断观点的对错,而主要在于倾听和疏通。
家长应当与孩子有一定的共同时间,一起学习交流,甚至于玩耍。做父母的也要终身学习,要与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既做教育者也做学习者。
我们一定要认真的告诉家长,为了孩子,做父母的一定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尤其重要),讲究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家长应当学习在生活中多一些鼓励与欣赏,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就精神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间的。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其基础就是赏识孩子,没有赏识便没有教育。
2、 分数至上
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是急需解决的在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说,教育一定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首要的目的是学会做人,人生是否幸福最重要的是人品而不是分数,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比他们打的“基础”实做人的底线,美国人讲究做人的道德底线,从小培养这种观念,这种基础的核心内容是自信、诚实、公正、包容以及独立意识。美国教育关注的是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学会美国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而不是为核心价值服务的知识,孩子的成绩差些,不应该恐惧,而品行不端才是真正的可怕。
3、 患有“目的颤抖症”的家长
心理学把带着强力功力指向做事又往往事倍功半的现象称为“目的颤抖”。
我们家长和教师要联合起来:保卫童年,还孩子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让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一些,让童年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最宝贵的财富。现在的学校教育以分数为中心,孩子的学习压力普遍太大,这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危害极大,应试教育摧残着学生和老师,也扭曲了家长的爱心,当今社会大人看大人的世界用“成功”做标准;大人看小孩的世界用“成绩”
做标准。大人的压力是业绩 ;孩子的压力是成绩。一首童谣道出孩子们苦难的心声:“一辈子活在树上也不错;一辈子活在坑里也不错;一辈子活在水里也不错 ;在哪里都比一辈子只能活在父母的过高期望里好。”
作为家长一定要改变严重的虚荣心和偏执心态,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自由和谐的家庭成长空间。
我们一定要建议家长,千万不要把眼睛死死盯在分数上面了,让孩子学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参加一些他乐于参加的活动,让孩子的身心和素养有一个全面和谐的发展,非常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承认和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家校沟通合作是双赢的好事。在给家长带来帮助,有利于家长提高素质和改进家教方法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记住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家长怎样教育孩子。”
篇二:《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感受颇深。刚开始看到书名,心里想着,哪有老师会不抱怨呢?要抱怨的事情太多了。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抱怨,似乎也成为“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但是这本书里的第一章有这么一句话:“抱怨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他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饶人不安。”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等等。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125830.html
相关阅读:读《淘气包马小跳》后笔记200字
《阿Q正传》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大全-《道路与梦想》读书笔记
上下五千年读书笔记600字4篇
《民主主义与教育》教师读书笔记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