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刻意练习》读书笔记之一万小时理论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读书笔记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近几年,“一万小时理论”非常流行,一些公众号大V在描述自己的成功时,都借鉴了该理论。“一万小时理论”是由美国畅销书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想在某一领域成为大牛,练习时间必须达到一万小时。

“一万小时理论”对吗?好像是对的,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牛人,确实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的。不过,仔细一想,“一万小时理论”又不太对,它只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比如,一个开了30年出租车的老司机,他并不会有赛车手般的高超驾驶技术。一个做了一辈子饭的老奶奶,她的厨艺也不能媲美大厨。这种“熟练但不高超”的技艺,是一万小时理论解释不了。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了。当~当~当~当,它是“刻意练习”理论。阐述这理论的书,就叫《刻意练习》,是由一名心理学家和一名科学作家联合撰写的。

在谈“刻意练习”之前,我们先谈谈我们做事时的心理。面对一项工作或是学习,我们有三个心理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舒适区是指我们在应付自己已经很有把握的工作时的心理状态。恐惧区是我们面对完全无法理解或处理的事情时的心理状态。学习区,是介于舒适区与恐惧区的一个心理状态,在这个区域里,你做事不会那么轻车熟路,需要动用心智去解决一些麻烦,应付一些挑战;同时,在这个区域里,事情的困难程度,也不会让你产生恐惧,击跨你的信心。

除了书中所说的三个心理区域,我补充一个心理区域叫“作死区"——比如,在没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做极限运动,醉酒驾驶、在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情况下修理电路、操控大型机械等等。

所谓的”刻意练习“,就是要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用心练习、成长,远离恐惧区,绝B不碰作死区。在学习区折腾,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果一个人只在舒适区游荡,他只是在消磨时间,并不会提高技能。

那么,在学习区折腾自己时,要注意哪些呢?

一、练习要有明确的特定目标。比如,三分线外投篮,命中率达到30%。比如,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一段钢琴曲。定义明确的目标,可以有效地用引导自己的练习。你还可以将一个目标拆分成几个小块,一点点地完成、掌握它。

二:练习要专注。

三:练习要有反馈。你做某事时,应该及时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错在哪里?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水平,比他们的教练更高,为什么他们还需要教练?因为,教练是“专业的旁观者”,能给出及时、有效的反馈,让运动员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从生理的角度看,在学习区不断练习是怎样提高一个人的技能的呢?科学家发现,大脑和肌肉一样,只要经经常锻炼,就会变“强壮”。伦敦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埃莉诺·马圭尔曾对伦敦的16位出租车司机的大脑进行了核磁共振研究。马圭尔发现,在出租车司机的大脑中,海马体的一个特定部位比一般人的要大。而且,当出租车司机的时间越长,海马体的后部越大。插播一个脑神经科学的小贴士:人类通过空间导航和记住空间中事物的相对位置,能激活海马体。另一项针对音乐家的研究也发现,训练的时间越长,音乐家的控制手指的小脑越发达。

在刻意练习之后,大脑内部链接发生变化,练习者便具有了新的“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一个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马上便会在脑海中“看到”那个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他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就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打造我们心理表征。通俗的说,一个人把技术套路练熟了,练到“自然而然”的境界,他就成了大师。我们中国人常说的“胸有成竹”,指的就是高手的心理表征。

这世上有天才吗?有的!但他们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成为天才,而是他们更愿意走出心理舒适区,在学习区不断打磨自己的技能,创建强大的心理表征,从而成为天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127630.html

相关阅读:2016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书笔记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读书笔记
《一个人的朝圣》读书笔记范文
读书笔记大全-巴黎圣母院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