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放暑假了,可以好好读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说名著,暑假里,我读了一些动物小说,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沈石溪写的动物小说——《第七条猎狗》,有一点心得体会,《第七条猎狗》读书笔记800字。
忠诚、善良、勇猛是猎狗的天性,猎狗则是猎人的知音。在这故事里猎人召盘巴曾养了七条猎狗,但前六条都不那么尽如人意,唯有第七条猎狗,伴随着猎人走过了一段离奇的经历。
第七条猎狗是三年前猎人召盘巴收到的六十大寿礼物。它是一只军犬生的小狗,取名赤利,意为传说中会飞的刀。赤利被训练为了一条优秀的猎狗,成了猎人召盘巴最得意的猎狗。它跟着主人在打猎中和猎物殊死搏斗,抓到猎物从不独享。就是这样一条优秀的猎狗,由于在一次打猎中被它的主人误会,甚至要被杀掉,别破离家出走,成了野狗,当了一群豺的首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猎人召盘巴年纪大了,不能打猎,只能中天放牛,过安逸的晚年生活。但这平静的生活被一群豺打破了。赤利的“子民”寻找食物时,召盘巴和他的牛成了豺的进攻对象。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赤利再次显现出它对主人的忠诚及自己的勇猛,它把所有的豺咬死,救了它昔日的主人,而自己却重伤身死。
这就是狗与人的感情。为了主人的安全,它不顾一切的与狗从来不惹的蛇展开殊死搏斗,而自己被主人误会差点惨遭杀害。为了主人的安全,它不计前嫌而效忠主人,和自己的“子民”生死相搏,重伤而死。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啊!狗是人类的朋友,请不要伤害他们。狗不会说人话,但它比有些人要好的多,至少它有忠贞不渝的忠诚。我们要学习它的忠诚。
前段时间,妈妈给我买了沈石溪的一套动物生死传奇,我爱不释手,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我看的第一本书就是《第七条猎狗》。
故事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的第七条猎狗的故事。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引以为憾。这第七条狗是军犬的后裔,它“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召盘巴视它如掌上明珠,给它取名为“赤利”。这条狗在打猎中和猎物生死搏斗,屡获战功。
就是这样一条猎狗,却在泼水节时险些被召盘巴毒打并煮熟。原因就是在森林里捕野猪时,召盘巴不小心踩到了眼镜蛇,蛇被他激怒,飞速向召盘巴奔去,只差几步时,“赤利”挺身而出,不顾一切,与毒蛇厮杀起来,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搏斗......而此时,老猎人正遭遇了一头凶猛的野猪,他一枪没有能致命,野猪却向他猛扑过来。就在生命悬于一发之际,幸好由于野猪用力过猛被榕树的树杈卡住,他才躲过一劫。召盘巴误会“赤利”临阵逃脱对他不忠,痛恨因胆小而背叛自己,狂怒之下,他把“赤利”绑在槟榔树下痛打,还开锅烧水准备剥皮把他吃了,读书笔记大全《《第七条猎狗》读书笔记800字》。幸亏和“赤利”一起长大的孙子艾苏苏放了它。“赤利”带着满腹的委屈逃到了山林中,靠猎捕为生,并成为一群豺狗的首领。但“赤利”还是在暗暗的保护着召盘巴。有一次豺狼群包围了召盘巴,它们疯狂地发动袭击,老猎人没有备足武器,眼看就要遭到不测,关键时刻“赤利"及时感到,,不顾自己的安危保住了旧主人的性命。老猎人热泪盈眶,眼前总晃动着槟榔树下那一幕。
读到此时,我被“赤利”的忠诚感动了。狗也会知恩图报,自给自足,它不顾主人的嫌弃、冤枉,拼死相救,更不要说我们人类了。沈石溪讲述的动物故事,显然是别有深意。他曾说过:“动物小说的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道德的束缚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现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达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它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不仅是人类的,也是动物的,我们要和动物和平相处。
《第七条猎狗》这本书感人肺腑,我就讲其中的一篇故事吧!
这篇故事叫“逼上梁山的豺”,这只小豺很可怜,还没有断奶呢,就失去了妈妈。
有一次,沈石溪背着猎枪啃着鸡腿儿转过一道山湾时,一眼就瞧见了一只小母豺孤零零地站在路旁的一棵小树下。沈周围有没有成年的母豺。可揣着猎枪站了好一会儿也不见母豺,倒是小豺闻见了鸡腿香味儿,不断耸动鼻翼,砸吧舌头,一副很想吃的模样。悄悄沈石溪,再看看沾满土的鸡腿,慢慢地朝鸡腿走来。这时,沈石溪才发现,小木豺的肚皮贴到脊梁骨了。
这是一只失去了母亲的“孤儿”,沈石溪老师收起猎枪,把鸡腿撕成块儿,摊在手掌上,小家伙爬过去,用天真无邪的眼光看看沈石溪,然后卷起肉丝吃起来。
沈石溪看到小豺如此可怜,决定收养小母豺。沈石溪老师给小家伙取了个狗气十足的名字——汪汪。
为了把小汪汪驯养成猎狗,沈石溪老师不让汪汪吃生食,整天把它和牛、羊、鸡、狗鸭混在一起,汪汪甚至还学会了像狗一样,汪!汪汪!地叫。
汪汪渐渐长成了一只漂亮的母豺,可因为汪汪的一条豺尾巴使寨子里的村民都讨厌它。它走近谁,谁就用脚踢、用石头砸、用棍子轰;有时汪汪看见一群孩子在玩捉迷藏,于是兴致勃勃地想跑过去凑个热闹,还没等它赶到,小孩子们便一哄而散地跑开了,还高声喊:“大尾巴豺来啦!大尾巴豺来啦!”胆子大点的朝汪汪“开火”,胆子小的逃回家朝大人们哭诉……
在狗群里,汪汪就更惨了。没有一只狗愿意和它交朋友,还等汪汪一出门就遭到攻击,准确地说,是专门咬它汪汪的尾巴……
为此沈石溪老师很苦恼,汪汪也很苦恼。
有一次,沈石溪老师铡牛草,汪汪把他的注意力引到一边,然后把尾巴塞进铡槽里。沈石溪老师马上停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汪汪的尾巴被铡断了,但汪汪并没有伤心,反而坚定地用嘴把尾巴叼起来扔到垃圾堆里。
原来汪汪知道人们、狗熊都讨厌这条尾巴,所以就要把尾巴干脆割掉!它用心良苦,可狗群和人们并没有因此而可怜它,反而更加讨厌它……
没办法,汪汪伤心极了,跑进大黑山,再也不会回来了。
两个月后,寨子发生豺灾,把岩松家二十多只鸡扫荡干净,几乎每家都被豺光顾过。奇怪的是,唯有沈石溪老师家的两头猪、一窝鸡,整天放在外面却安然无恙。一天,村长在大黑山后与豺面对面相遇,他清清楚楚地看到,领头的那只豺,没有尾巴。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做人,应该在乎的是心灵美不美。如果某人光有富丽堂皇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文化气质修养,那只是金玉其外,如果说某人相貌平平,但多才多艺学识渊博,那才是我们应该敬佩的。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http:///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http:///dushubiji/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评改,是评改写学生学会的一项本领的习作。习作评改的目的是训练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在评改尝试中,促进学生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互评、分析和习作的能力。针对这节课,我制定的目标是: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佳作,培养学生倾听和发现美的能力。2.能力目标:学会修改习作,训练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3.情感目标:从评改尝试中,促进学生彼此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激发学生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情感。这三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习作评改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训练重点是:掌握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和习作评改标准较合理地评改习作。难点是:掌握评改习作的方法,用欣赏的眼光评同伴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习作能力。新课程标准需要的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体发展。无论是学生自评、互评,还是教师或是家长评价,都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改作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作文的优劣,而是为了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写出更好的作文,促进学生在写作能力上有可持续性发展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潜能。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结合本次习作评改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
《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课时,我围绕着“第一朵”杏花以及竺可桢爷爷两次看杏花的不同进行,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如“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不同程度的绽放开来……”“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感受竺可桢爷爷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特点,学生基本能由我的引导感悟到;而这里的“习惯”二字,说明竺爷爷的细心观察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的动作;“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放的。”感受到竺可桢爷爷对科学研究的负责;还有“什么事情啊?”“什么时候?”“是第一朵吗?”表现他对杏花开放的关注。别人赏花,他却数花,问花。最妙的地方是当竺爷爷听到第一朵杏花开放了的时候的反应:“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此时的竺爷爷是何等的兴奋和激动啊!这里的问句短小,语气急促,不难看出他此时格外激动、兴奋,几近欣喜若狂的情态。这篇课文出现了这组一问一答的对话,而这段对话大都没有提示语,但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人物语言来想像他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情,理解竺爷爷内心活动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读中体会,读中想象,想象到人物说话时各自的语气、神态,甚至动作,并进行空白处的补……
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其知识基础是四上“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掌握的都不错,因此课前,我估计学生对于画锐角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应该问题不大。于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再示范画高,告诉学生,在三角形内,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画的时候,用虚线,标上直角标记。 练习时,对于教材中做一做1中的题目,学生也能应付自如,基本没有错误,然而,在做“补充习题”和“练习与测试”时,错误就多了,尤其是底边在上面或斜着的,错的学生更多,而且错误类型也很多,有的没有从对应顶点出发,有的没有画指定对边的高,更多的是没有垂直却还好好的画着直角标记,气人!还想着把知识点拓展一下,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三条高,看来,难!!找来几个画错的学生,让他当面订正,却发现学生手拿着三角尺不停的转动,就是不知道怎么摆,“画哪条底边上的高?”学生很快的指了一下。“那就画啊,把三角尺的一条边靠在指定底边上,从对应顶点开始,沿另一条直角边画。”学生转动着三角尺,紧张的摆弄着,还是不对,不是找错对应顶角,就是没有和指定底边垂直。“应该和这条底边垂直!”我禁不住提高了声音,抓起手边的直尺指向指定底边,还是不行,没办法,我一边帮他把直尺放到指定底边上,一边让他把三角尺的直角边靠上来,就这样,一摆,一移,一画,一条漂亮的“高……
《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酒务婧《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第一册已经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由于时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常抽象的概念,一年级学生对此比较模糊,很难建立起量化的时间概念。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结合实际。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家里的钟表,再画出自己喜欢的钟面。从观察到画,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再利用课前画好的钟面,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分针指着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学会了5分5分的数。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发现有学生……
生物是一门观察与实验相结合的科学,而初中生物更多的强调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即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从而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容易观察到的。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这是我在课前主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充分开展学生活动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时间,将重难点突出,也是此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把每个小标题改为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吗?”“花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呢?”“若花的传粉和受精受到影响,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些问题更贴近学生的生……
这一周参加了义乌的高中美术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以“美术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在现代的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已经慢慢融入我们的课堂,成了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我们现在这批的新教师,缺少了多媒体就似乎无法上课了。因此,对于美术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十分重要,具有时代性的一个主题。 第一节课是蒋华剑老师的《托物寄情》。在听这节课之前,我的指导老师让我上了一下这节课,这节课十分具有诗意,十分感性。我是选取了中国山水画中植物与动物的一些表现形式和姿态来讲解。蒋华剑老师选取了《秋风纨扇图》来上这堂课,通过这幅画来了解唐伯虎的情感。对一幅画的具体分析是我十分欠缺的一部分,蒋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课堂中运动了课件教学,也运用了直观的教具(扇子),其中一个用微信朋友圈评论回答的环节十分新颖有趣。整节课最大的特色就是运用了诗文画结合,具有意境,真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中的托物寄情。 第二节课是龚冬景老师的《美术家眼中的自己》。龚老师也做了十分充分的准备,她由用拍立得给学生拍自拍照进行导入,然后讲解了《听琴图》、丢勒、梵高、伦勃朗的自画像,从他们的自画像中看他们的身份背景性格,整节课条理清晰。在“为自己作一副自画像”这个活动环节,龚老师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让同学们勇于下笔,画出自己眼……
从实习地回到校园再回到实习学校,感触更为强烈。这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跨度上的转变。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听了老师的课之后,同样的内容,却远远比我上的好很多,这就是十几年的积累,是我需要学习和补足的。所以我现在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在课程上,我编排内容过多,而且与生活中联系过少,或者说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远,学生的感同身受自然就减弱了。尽管是课堂热闹,但是比较的乱糟糟,没有秩序。而另一方面来说我的课件在知识点没有抓紧,课堂比较松散。另外一点就是课堂要做到与时事政治相结合,贴切生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dushubiji/1217532.html
相关阅读:读《巴黎圣母院》有感读书笔记800字
《植物妈妈有办法》读书笔记
《十二盛夏》读书笔记
《战胜华尔街》读书笔记
《春宴》读书笔记